高房價帶不來高科技,也不會創造財富,只會發生財富大轉移。你怎麼看呢?

手機用戶15853247176


看了很多對高房價的負面評論,我不否認,因為任何事都有利弊,我只是說了其中一個角度而已

而且我評判標準是,不論大家對國家大事怎麼評論,起碼中國這幾十年來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一直都在提高

人們生活改善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房價漲了(不能說房價漲就是好事)

說說社會治安吧,除了國家的努力,我所知道的不少混混就是因為房價漲了,突然發現自己好歹也是百萬富翁了才退出江湖的,大家都是有錢人就少了很多惡性事件(窮人氣大,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什麼可以失去的人最牛)

再說說消費,70後及以前的,都是儘量存錢,不敢消費,現在人為何敢消費?月入三千敢月消費一萬,因為家裡有房。而經濟就是這樣,要不惡性循環,要不良性循環,大家都敢用,大家才能賺錢

隨口說說,其實這個話題要嚴謹分析,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太多了

看了一下很多朋友的觀點,決定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問題

其實財富這個詞是很虛假的,價值五萬億的玉石在饑荒時可能價值還不如一個饅頭,美元硬通貨吧?你賺了一億美元,美國跨了,你還是窮光蛋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學會獨善其身就是功德圓滿,知識,思想,精神,思維,邏輯……不是財富,也是真正的財富

任何事過猶不及,房價肯定要控制,但是全盤否定現狀的人顯然都是隱藏在民間的大師,不妨給點建設性意見出來(有人說高房價掏空了人民的財富,我想問人民本來很富有因為高房價變窮了?但是實際上人民不論是飲食交通還是其他整體來說是越來越豐富啊,起碼車越來越多搞得到處都堵車。完全同意所謂高房價掏空人民財富這種理論的人要不就是沒有自己的邏輯,要麼就是看到別人生活越來越好自己跟不上節奏了)


遺策tuyice


這事情,對民間和官方的看法或許不太一致,從中央和地方來說,各自的看法也不會太一致。題目一點也沒有錯,高房價的確不會創造財富,只會發生財富大轉移。問題就在財富大轉移上。我們很多人掙來的錢,積累起來的財富,跑到土地收益上去了。開發商已經說了,高房價這鍋我們不背。因為開發商的利潤已經很薄了,再少的話,開發商說是要虧損了。而實際上的情況是開發商的確已經有巨大的債務出現了。

可怕的是我們很多人的財富和掙來的錢是通過高科技行業所獲得的,最終都進了房地產市場,因為現在來說,最大可能有錢買房子的就是這些行業的人。

國家富裕了,人民富裕了,並不是房價有多高了。房子這樣的一種財富只能算是紙上富貴。前段時間有人估計中國的房地產總價值已經是450萬億人民幣了。好玩的是這450萬億人民幣的財富也成為了家庭資產的70%以上。更好玩的是,很多人因為能成為房奴而感到自豪。


大舟財經觀


別買房不就完了嗎?睡大街?睡洞穴,睡茅草屋都可以啊。實在不行鑽下水道里呀!為什麼非要睡房子呢誰拿槍逼你去買房了嗎?國家拼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建了這麼多房子,在評論中好像是罪大惡極了。你買不起是你買不起的事。買得起的,都改善了居住條件。過去三四代人擠在一間房子裡的情況,下雨外面大下屋裡小下的情況不是少多了嗎?買不起房的,國家不是搞限價房,公租房,廉租房,拆遷房,甚至共有產權房,想方設法解決了嗎?噴什麼呢噴?買不起就一邊站著看著。別耽誤別人買。有錢買房有錯嗎!沒錢買就看著,等白菜價時馬雲送你一套!


散淡山人丁德芳


這是謬論。為什麼我們什麼都與高科技掛鉤?我們天天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有多少是高科技?人的衣食住行是頭等大事,難道因為它們不是高科技,你就可以忽略?對,除了衣食住行我們離不了,現在手機我們也離不了,我們用的手機是高科技。但是,是不是手機可以代替吃飯,晚上住?

我們當然要高科技,可是高科技是社會創造物的塔尖,我們用的大多數物品是低科技甚至無科技含量。從工作上看,在高科技工作的也只是勞動力的精英,代表不了為千萬個家庭養兒護老流血流汗的農民工。高科技是財富,可是那不是我們尋常老百姓享有的,我們的財富只有房子。你有知識產權在獲得收入嗎?你有工作在高科技行業的子弟嗎?

誰說房屋不是財富?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說,房屋是財富倉庫,就是說,房屋不僅僅是財富,它還是裝財富的倉庫。這道理不僅現在對,以前也正確。我們老一輩一輩子的財富,往往都變成房子,土地。張藝謀拍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記得嗎,看歷史上哪些富可敵國的人財富去哪裡了?哪些在外發財的山西商人最後都把他獲得的財富變成了大宅院,你就知道我沒有說假話。

最近長期唱空房地產的經濟學家謝國忠說,人類的財富有三分之一是基礎設施,三分之一是房屋,剩下的是其它財富。連謝國忠都承認房屋是財富,還有什麼好說的。


洋子146465305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劃破蒼穹的呼喊,響徹千年。今天聽來依然是胸懷天下的大音希聲,是精神高度的慈悲,是情懷之下的悲憫。

衣~食~住~行,本是人類生活的基本保障和權益,在當下,房子卻成了人們窮其一生的負重。以房地產拉動消費,是對人們勞動的變相剝削和壓榨。安居方能樂業,無居又如何能樂業?

有一個德國人早年到上海來做紅酒生意,幾年後生意賠本,回國時,把以前買的房子賣了,沒想到居然賺了一兩千萬。在生意上沒有賺到錢,沒想到在房子上讓這個德國人賺到盆滿缽滿。在登機那一刻,這個德國人搖搖頭說道: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

當人類的基本需求被置於基本生活之外,勞動的價值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生存。而生存,讓人成了螻蟻,苟且而活。

當你駐足路邊,舉目注視,房子不過是別人的牆,他人的屋頂和地面。只有那幾扇窗戶才是你的,世界與你是如此之近,又是如此之遠。

中華民族不是遊牧民族,不是吉普賽人,也不是西方社會價值觀的認同者。中國人對於房子的認知是家,是情感的歸屬地,是家族承載的心靈之所。正是利用中國人特有的民族屬性,房子在扭曲中成了經濟的幫兇。摧毀一個又一個關於青春和夢想的詩意生活,是人生頹廢和麻木的罪魁禍首,是生活滿目狼藉的無情殺手。

在房子的殘忍碾壓下,凡夫俗子的生活已是一片廢墟。人在房子裡,心卻在疲憊中流浪,心若流浪,必為悲傷。


在塵埃裡相遇


房產只是物理變化,不是化學變化。適度房產可以防止通貨膨脹,因為可以適度抑制過度消費;和增加財政,用於基礎設施配套。但房產很容易上癮,往往不理性的民族,尤其具象思維發達而抽象思維差的民族容易上癮,在房產而言,更是烏合之眾。房產去吸血鬼影響了股市、企業製造積極性,一旦到了經濟崩潰,全民對房產害怕,甚至一蹶不振。房產公司實質是皮包公司。其不同於製造業,不具備通過製造創造價值、稅收、甚至能直接或間接產生外匯;也不同於股市,資金流動快且大小皆有,也不能通過股市融資為進一步發展製造業研發和學術,支持該等領域金融。


漢斯hans


高科技保證強大綜合國力的強力前提:高端武器、高端戰鬥機與民航客機、高端汽車發動機、變速箱、汽車底盤、高端芯片製造、高端通信設備、高端芯片與軟件、國產操作系統、高端醫藥與醫療器械設備等。只有強大的綜合國力才不會被強敵侵犯與忽視,也才能保證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保證人民在世界舞臺上獲得應有的尊嚴,也才能避免被強國卡脖子剪羊毛、也才可以完全抵禦強國做空你的經濟,也可保證國人在產業鏈的中上游勞動而創造溢價比較高的財富從而避免國人處在產業鏈下游勞苦而不富,也可以保護髮展好自己的市場和佔領他人的市場。那種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不考慮因果關聯是一種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是非常消極與危險的!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你不夠強大又想小富即安地過日子是不可能的(因為強國要剪你羊毛要做空你經濟要控制你經濟要你永巨服在他控制之下)那些做地產經濟美夢就能富裕幸福的國人們醒醒吧!


citypeng214


確實,高房價加劇了社會財富和收入分配不均,高房價不但不能創造財富,不能帶來高科技,甚至對高科技發展和應用會起阻礙作用,還會導致社會經濟所能創造的財富減少。

高房價讓許多年輕人揹負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在沉重的經濟負擔下不得不長期忍受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所謂“今天996,明天ICU”,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會扼殺許多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因為這會導致他們嚴重缺少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思考。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創新力下降,對高科技的發展自然是不利的。這種不利影響也許現在還不會顯現出來,十幾年後、二十幾年後必定顯現。

如果當年馬雲也不得不長期996,他可能創立阿里巴巴麼?“當年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當英語老師時,單位沒有給他洗腦“996”,在學校裡“混日子”的馬雲從1988年到1995年辭職成立“中國黃頁”這一段時間,又是忙著“英語角”,又是成立“翻譯社”,還揹著大麻袋到廣州倒賣鮮花、藥品……”。

工業革命最早是在英國發生的。在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長時間奴隸般地工作,並沒有讓英國經濟長期保持世界領先的地位,其它一些工業國家應用新技術很快後來居上。紡織機器和蒸氣機的改進等引發了技術革命,促使工業革命發生。然而,改進紡織機器和蒸汽機的紡織工和機械工在工業革命進行的過程中卻很快淪為機器的奴隸,而不再是充滿創造力的勞動者。

房價高說明實際工資就低,勞動力成本就低。勞動力成本過低會阻礙高科技的應用。據說在印度,即便是富人也都很少使用洗衣機,反倒叫人工來清洗,因為人工洗衣的成本更低。

高房價會加劇收入分配不均。社會貧富差距懸殊,貧富差距擴大,並不能使社會經濟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反而會使社會經濟所能創造的財富減少。貧富差距擴大意味著“富人產業”的相對擴張和民生產業的相對萎縮。“富人產業”提供的是奢侈品和一般性的勞務服務,生產效率很低。民生產業提供的主要是一般工業品,生產效率相對要高得多。“富人產業”相對擴張民生產業相對萎縮,也就意味著社會經濟生產效率的相對下降。


大方妹幾


高房價和高科技之間似乎聯繫不太大,德國工業發達,但是德國房價很少大起大落,美國的房價不算太高,但是美國的高科技引領世界,

房地產創造財富卻是板上釘釘的,中國經濟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也伴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值的膨脹,雖然許多中國人揹負著沉重的房貸壓力,但是不能否認中國經濟的進步,況且按照自然法則,經濟的進步必須要有付出,必然伴隨著競爭壓力,生活節奏變快壓力,對於個人來說就是生活壓力的加大,如果無法適應這些壓力,可以到中國的邊遠地區,那裡節奏慢,壓力小,比如西藏就可以放鬆心情,讓靈魂得到淨化,許多大都市的人喜歡抽空到西藏,洱海呆一段時間不是沒有原因的,

經濟發展就是投資,消費,淨出口,對於房地產來說,主要涉及投資和消費,對於開發商來說是投資,開發商從銀行借貸,購買土地,購買鋼鐵,水泥等建築材料,購買人工,這些行為都是創造財富,銀行借貸需要付利息給銀行增加財富,土地升值讓拆遷戶和整個城市價值提升,購買鋼鐵,水泥等建築材料是給相關廠家送去訂單,這些廠家又會增加就業和採購,這又是財富,蓋房子需要建築工人同樣是讓建築工人獲得收入,

對於居民來說買房屬於消費的範疇,從銀行貸款給銀行增加利息收入,裝修購買建材和僱傭工人同樣是創造財富,房地產升值又給居民創造了財富,

從這一系列產業鏈條的運轉,房地產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不能說是財富轉移,而是財富增量,


萬事皆空70


簡單的一個消費和創造的問題,被解讀代入了太多情感。

一個房子的意義在一生所創造的價值的佔比問題。

房子畢竟是一個消費品,伴隨一生,卻帶不走,可荒蕪(反駁眾去農村溜溜看看),可交易,可存儲,可炒作。

提問者的意思就在於:

科技強國,教育興國,實現復興夢,關注點在哪裡的問題。是不是房子佔了主視角的問題。

哀悼!

過度詮釋房子,房產,房市。

說起雷鋒,你想起什麼?

說起袁隆平,想起什麼?

說起路遙,又想起什麼?

人,被人提起,直接和房子掛鉤,那叫房叔房姐房東。。。。。。很無聊對不對?

沒有反對你找個金窩、銀窩對不對。但人生意義不能止於金窩銀窩對不對?

對房子的保值性很是懷疑。有房子的老人養不起老,有房子的人頂不住大病,有房子耐不住拆遷,有房子卻跟不上物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