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椭圆函数论的奠基人,他们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对椭圆函数又所研究的人都清楚,阿贝尔和雅可比是公认的椭圆函数论的奠基者,但他们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同为椭圆函数论的奠基人,他们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阿贝尔出身贫困,父亲只是挪威中一名小小的牧师,13岁才入教堂学习,但这必能未隐藏了他的数学才华,他看过不少的数学家的著作,多多少少他都能找到其中的瑕疵。

同为椭圆函数论的奠基人,他们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阿贝尔帅气的样子

18岁时,父亲突然逝世,全家七口人的压力统统压倒他的身上,但他从未放弃对数学的喜爱,面对重重困难,他艰难的完成了学业。他渴望得到数学界的肯定,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却也只是徒然。重病的他在挪威教学,他在这段期间写了大量的论文,主要是方程理论及椭圆函数,也就是有关阿贝尔方程和阿贝尔群的理论。此时,阿贝尔的名声经已响遍所有的数学中心,各方面的人也希望为他找到一个适当的教授席位,当中克列尔便希望为他在柏林找得一个教授席位。但这些却在年轻的他逝世之后才姗姗来迟,之后褒奖接踵而至。

怀才不遇是当时的常态吗?从拉马努金到笛卡尔,他们哪个不是为数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可结果却不尽人意,他们渴望得到肯定,但现实的一再打压,使他们喘不过气来,着实让人气恼!

雅可比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其父是银行家。只是这出身就比阿贝尔高了一截呢!雅可比自幼聪明,幼年随他舅舅学习数学。12岁进入波茨坦大学预科学习,他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他还自学了欧拉的《无穷小分析引论》。1825年,他获得柏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1825年到1826年冬季,他主讲关于三维空间曲线和曲面的解析理论课程。他在数学方面最主要的成就是和阿贝尔相互独立地奠定了椭圆函数论的基础,引入并研究了θ 函数和其他一些超越函数。

同为椭圆函数论的奠基人,他们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雅可比

他对阿贝尔函数也作了研究,还发现了超椭圆函数。他对椭圆函数理论的透彻研究在数学界引起轰动,从而与阿贝尔齐名。但阿贝尔比雅可比更快完全了椭圆函数的理论。在《纯粹和应用数学》杂志上,第一期刊登了阿贝尔在五次方程的研究成果,还有方程理论、泛函方程等。或许因为是因为发表次数不多,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之后雅可比在椭圆函数理论、数学分析、数论、几何学、力学方面的主要论文发表在其上,平均每期有三篇雅可比的文章。这使得他很快获得国际声誉。而阿贝尔却默默无闻。

1827年12月雅可比被任命为副教授,1832年7月为教授。1827年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他还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还是彼得堡、维也纳、巴黎、马德里等科学院院士。阿贝尔生前为人所知不多,同为椭圆方程论的奠基者,他的一生凄苦无比,怀才不遇之心之后才人尽皆知,一名伟大数学家就这样走了,这算是天意弄人吗?

坚持本心是阿贝尔告诉我们的,勤奋好学是雅可比向我们诉说的。即使拥有不同的命运,但他们的数学成果永远是值得我们身怀于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