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晟。當我脫下道袍穿上儒服時,我在五代十國的亂世裡享盡富貴

孫晟,初名鳳,密州(今山東諸城)人。他很好學, 有文采,尤其擅長寫詩。他不僅喜歡寫詩,而且對詩人有一種如宗教般的狂熱崇敬之情。

他年輕時在廬山的簡寂宮做過道士。

在那裡,他畫了一幅唐代詩人賈島的像, 掛在牆壁上,每天早晚都要行朝拜和供奉之禮。簡寂宮的其他道士因此討厭孫晟,認為他是個妖怪。於是,孫晟就被掌教用柺杖趕了出來,並因此遭到時人的譏笑。

孫晟。當我脫下道袍穿上儒服時,我在五代十國的亂世裡享盡富貴

五代人大多不喜歡道士和僧人。比如晉王李克用的部下李罕之,年輕時出家做了和尚,但他“所至不容,曾乞食於滑州酸棗縣,自旦至晡,無與之者,擲缽於地,毀僧衣,投河陽諸葛爽為卒”。

做和尚連飯都要不到,也真夠窩囊,想來其中的原因,大概是與五代武人專橫的現實有關。

類似的例子我們還可以看到,如楊吳大將柴再用與吳越國交兵,兵敗船沒,僅靠幾裉木棒浮水而保全了性命。家人知道後,就準備宴請當地僧人。

但柴再用卻把原本準備用來施齋的飯食贅給他的部卒吃,還說了一句挺有分量的話:“此輩(指跟他去打仗的士兵〉濟我,佛何力之有?”

佛僧無能,這不僅僅是柴再用的親身體會,也代表了當時大部分武人對待這些不事生產的僧人態度。

孫晟以道士的身份闢崇賈島並逍到驅逐,正是那個時代釋道與懦學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相容的事實的反映。


於是他棄道從儒,改穿儒服,轉而以儒士自居。

改穿儒服後的孫晟,在拜見過唐莊宗一次之後,便得到了一個非常適合儒士做的官職——著作佐郎。要不是後來他支持朱守殷為叛,他的仕途本來會順利些。

朱守殷鎮汴州,孫晟被闢為判官。朱守殷在汴州反叛,孫晟極力支持朱守殷反叛,結果朱守殷失敗被殺。於是孫晟拋棄家小,隱姓埋名,四處逃命。

大臣安重誨厭惡孫晟,認為是他教唆朱守殷反叛的,下令四處張榜通緝逮捕。最後捉拿未得,安重誨怒下令屠孫晟滿門。

孫晟。當我脫下道袍穿上儒服時,我在五代十國的亂世裡享盡富貴

孫晟又逃到了南方的吳國。這時李昪正想篡楊氏位, 因而廣為收羅四方逃亡之士。

李昪欣賞孫晟的文學才華, 讓他負責朝廷制誥的撰寫。李昪偽尊楊溥為讓皇的冊文,就是孫晟寫成的,江南士人由此而更加看重他。

不久,他便升為宰相,地位顯赫也意味著榮華富貴的擁有。


在南唐二十年間,他享盡富貴。

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這一點。

孫晟擁有眾多的家妓,他吃飯時不設飯桌,而是叫眾妓各端一盤菜,環繞在自己周圍。他把這種用餐的方式稱做“肉檯盤”。

孫晟。當我脫下道袍穿上儒服時,我在五代十國的亂世裡享盡富貴

孫晟從改穿懦服起到身居宰相,位極人臣,顯赫已極,但他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周世宗柴榮南征,南唐中主李璟感到恐懼。

先派泗州牙將王知朗奉書以求和, 柴榮不同意;

又派翰林學士鍾漠、文理院學士李德明奉表稱臣,柴榮也不答應;

又派禮部尚書王崇質和孫晟奉表求和,柴滎仍不同意。

李璟初時答應割讓淮北諸州,後又改變主意,不肯割地。柴榮因連遇暴雨而班師回朝,留下李重進、張永德兩人分別攻打廬州和壽州。李、張兩人不和,李璟遂以蠟丸通書李重進,勸其歸降。李重進將李璟的蠟丸書上交柴榮。

柴榮發怒說:“(孫)晟來使我,言璟畏吾神武,願得北面稱臣,保無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指蠟丸書稱周過惡之言)?”

於是,柴榮想繼續攻打南唐國。他把孫晟召來,打聽南唐國各地軍情,但孫晟堅持不說。 孫晟拒不合作,是因為他很感激李昪的知遇之恩。

他曾經發誓要以死來報答南唐給他的一切,在出使後周的途中,他曾對同去的王崇質說:“吾行必不免,然吾終不負永陵一杯土也。”

“永陵' 是南唐烈祖李昪的陵墓。

柴榮痛恨南唐中主李璟反覆多變的言行, 遂問罪於李璟的忠臣孫晟。柴榮下令把孫晟逮捕人獄。這樣,孫晟及其隨從二百餘人都被殺了。

孫晟。當我脫下道袍穿上儒服時,我在五代十國的亂世裡享盡富貴

周世宗柴榮

孫晟臨死前,柴榮仍派人去向他打聽江南之事,孫晟終究還是不答。

臨刑之際,孫晟整理好自己身穿的衣服和所戴的帽子,臉朝南方的金陵,拜了兩拜,說:“臣惟以死報國爾。”遂從容就死。

孫晟被殺後,柴榮為他的忠誠所感動,後悔殺了他。而李璟聽到孫晟的死訊後,也追贈他魯國公的爵位。


人的生存,是與外界壓力的逼迫緊密相關的。正是因為有了外界壓力的緊逼,生存才成為人類最為永恆與最為深刻的主題。

而五代亂世之人所遭遇到的外界壓力更是非同尋常。

道路選擇的艱難,便是五代亂世之人在遭遇到外界壓力之時的外在表現。孫晟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人物。

他先是做道士。雖然做了道士,但詩情和才華卻促使他去羨慕和崇敬詩人賈島。然而,孫晟的這一選擇,既使他不容於同道之士,又使他在同輩人面前出了洋相。

做道士未成,便轉而穿儒服成為一名儒士。但這一轉變又使他陷入儒家崇尚忠義的困境之中,為此,他不得不以自己的性命來換取忠義的虛名。

最終孫晟擁有了虛名,但他的性命卻丟了,代價不能說不大。

孫晟。當我脫下道袍穿上儒服時,我在五代十國的亂世裡享盡富貴

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孫晟所遇到的社會壓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無論他如何選擇自己的道路,而等待他的終將是一個無情的悲劇,但願廷續至今的人類能夠努力使自己避免成為社會壓力的犧牲品。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今日頭條2019年3月份月度優質賬號獲得者、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歷史中簡堂寫手團隊中的“食指點江山”,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立志弘揚傳統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