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車型多加三萬買混動版的,真的值嗎?

曹政情


值不值取決於需求。家庭購買混動車型,年行駛里程不多,那麼多花的2-3w基本上就是提前支付了油費。經濟意義不大。但是混動的另一面是舒適性與動力,這點是燃油車不能比擬的。而多花2-3w買混動,從舒適性的角度來看,還是划算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舒適性有要求。所以汽車的配置要分好幾種,最起碼的基本型、舒適型、豪華型等,可以根據需求與預算去選擇不同配置車型。



如果都追求性價比,那麼豪華版要比基本型貴上幾w,性價比無疑是很低的。但是為什麼還會有人購買豪華版呢?就是因為需求的原因。每個人的需求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一樣,有的人對配置有需求,認為幾萬塊花的值,有的人對配置無感,幾萬塊就不值。因此油電混動汽車,可以看成是高配版車型。也是超越燃油車的一款車型。燃油車的配置及性能不能滿足要求時,混動車型就可以滿足。多花幾萬塊買的是舒適性、動力體驗、其次才是節油。


如果單純的考慮使用成本,混動車型油耗比同款燃油車低一些,百公里油耗低2-3L左右。普通家庭年行駛1-2萬公里,節油約200-400L,節約人民幣1500-3000元左右。可以看出來,年行駛2萬公里,需要十年才能收回購車時多花的錢。因此從經濟性的角度來看 ,混動車型省油不省錢。只有行駛里程多,才有賬算。例如公車、網約車、出租車等,這些車型年行駛里程多,算經濟帳是划算的。

關於駕駛感受。可能開過混動汽車的朋友,對燃油車的慾望就不是很強烈了!同款車貴2-3w,所說的混動車型就是油電混動汽車。例如豐田卡羅拉\\雷凌的雙擎系列,或者本田的銳系列。也是目前市場上最成熟的兩個油電混動系統。油電混動車型節油的原理就是採用高效率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本田熱效率達到41.6%,豐田的達到42%。這種發動機升功率小,並不適合用在汽車上,發動機初段扭矩小。但是用在混動汽車上恰恰能避開缺點。因為起步時可以採用電動機驅動。


除了發動機熱效率高只之外,混動車型可以回收動能,可以充分吸收發動機多餘功率。例如燃油車低速行駛時發動機會有一部能量浪費掉,而混動車型低速行駛可以採用電機驅動。即使電池電量不足時,啟用混動模式時,發動機多餘的能量也不會浪費,會轉化為電能。低速行駛、走走停停採用電機驅動車輛是最好的選擇,電機驅動不需要發動機怠速候機,也不會有電力消耗。因此城市內混動汽車油耗比燃油車低很多,而高速行駛油耗是接近的,高速行駛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效率更高。


而舒適性則來自市區工況。走走停停不需要發動機工作,發動機工作會帶來一定的噪音與震動,會影響車內乘客的舒適性。所以豪華車非常重視隔音,追求車內靜謐,成本自然升高。而混動直接把發動機熄火,噪音震動的根源直接PASS,雖然有原地發電的工況存在,但只是小部分時間。而空調製冷並不會停止,因為壓縮機是電動的。

除了舒適性值得一提的就是動力表現。混動車型中低速行駛時是電機驅動的,電機的特點就是低轉速也能輸出高轉矩,這點與發動機大大不同。如果騎過電動車的朋友都會有一種感覺,電動車起步加速要比輕便摩托車快太多太多,雖然很快就乏力了,這是因為電機功率小造成的,沒有後勁。發動機最大扭矩需要一定的轉速支持,例如增壓發動機轉速需要達到1300轉以上,自吸發動機甚至要3500轉以上。而電機則不一樣,幾十幾百轉扭矩輸出都不會低很多。所以混動車型動力表現好,就是電動機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