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谢大脚”携弟赴宁感恩

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谢大脚”携弟赴宁感恩

本报通讯员 张可欣 摄

今天(5月1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感恩之旅”媒体见面会在南京鼓楼医院举行。这是一段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是患者生死较量的重生见证,也是医学奇迹的岁月回响。

对见面会的主角是著名演员、《乡村爱情》谢大脚扮演者于月仙和她的弟弟于英杰。“我原以为自己活不过18岁,再也不能走下病床去看看这个世界了,是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邱勇教授在19年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于英杰说,这一次感恩之旅。此行,他还带着自己刚出版的《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以及印有“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的锦旗。

“19年前的那场手术,既是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脊柱畸形矫形事业初始阶段的重要代表性技术成果,说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邱勇教授看到于英杰如今生活得很好,甚是开心。

此次会面的缘起,是 “谢大脚”在今日头条《头条故事会》节目中动情讲述了带弟弟于英杰治疗脊柱侧弯的故事,并得到了邱勇教授的互动回应。

“谢大脚”回忆着告诉记者,于英杰8岁时脊椎开始侧弯,到了18岁那年,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脊柱侧弯高达174度,形成了一个C形。内脏器官被严重挤压变了形,呼吸异常困难。当时有医生判定:两年内即使不死也很可能高位截瘫。 她带着弟弟到处求医,但毫无进展。直到有一天,她丈夫张学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医疗报道,说南京鼓楼医院的邱勇医生特别擅长做脊柱侧弯手术。她们迅速来到南京鼓楼医院。

找到邱勇教授后,于英杰对大姐于月仙说:“我可以赌命!手术台下不来的话,大不了少活两年;但如果成功了,说不定未来就特别美好。”于月仙看到弟弟的坚强,克服万难全力支持他。

邱勇告诉记者,那时他刚从法国学习回来不久,把最新的脊柱畸形矫形技术带回国,并在临床实践中对该技术做了改进,使其更符合中国病人的特点。“我们对病情评估发现,确实非常严重,他的脊柱侧弯度高达174度,相当于脊柱被对折了,而我当时做过最大度数是128度,挑战显而易见。”邱勇说,更大的问题在于导致他侧凸的病因是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这种病会导致脊柱发育不良,骨骼变细、变薄、变脆,进而影响钢钉、钢构等矫形金属植入物的“矫形力”,导致手术成功率下降。

“于月仙姐弟及家人完全的信任、极度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敢于承担极大的风险为他手术,这才有了患者重生的可能。”邱勇教授介绍,当时的手术分了几步走:先为于英杰做双向骨牵引治疗,用秤砣将脊柱向头尾两侧拉开,从而达到松解脊柱,增加柔韧性的目的;然后从后背手术植入矫形用的螺钉和钩,并用矫形棒撑开,达到矫正脊柱畸形的目的;第三步,进入脊柱前方植骨做进一步支撑脊柱,降低远期断钉断棒脱钩的风险。术后,还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石膏外固定治疗,最终支撑起了这个即将塌陷的脊柱。

18岁的那场生死较量,于英杰赢了。10年后,他结婚了,还有了两个健康可爱女儿。重生后的于英杰在2013年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并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一书。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00万青少年和当年的于英杰一样,患有脊柱侧弯。邱勇教授作为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不仅医术精湛,在研究领域也有诸多创新。在世界医学团队已经找出的约20个脊柱侧弯致病突变基因中,有12个由邱勇教授团队贡献。他表示,这个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扭曲的脊柱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更会危及生命。

南报网记者 顾小萍 南报网通讯员 柳辉艳 王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