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1644年,李自成率領著大順政權的農民軍攻破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正統的大明王朝就此滅亡。

這個時候的紫禁城中,那些曾經做著高官、拿著厚祿的明朝官員們,正排著隊的向新君李自成投降。然而在與北京遠隔千山萬水的朝鮮,卻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當崇禎的死訊傳到朝鮮,整個國家都陷入到巨大的悲慟之中,上至王公宗室,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為明朝的滅亡而痛心疾首,“神州陸沉”、“萬世之痛”成為朝鮮民眾內心之中最為真實的寫照。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此時的朝鮮已經不再是明朝的藩屬國,早在清崇德元年(1636年)的時候,李氏朝鮮就已經公開宣佈與大明王朝斷絕關係,同時宣佈效忠於大清王朝,成為清朝的第一個藩屬國,明朝的榮辱興衰與朝鮮已經不再有任何的瓜葛。

然而,儘管兩次遭受清朝的沉重打擊,兩次被迫簽訂城下之盟,李氏朝鮮卻自始至終堅持著對於明朝的感恩與思念,也依然堅守著對於大明王朝的最後的忠誠,雖然已經不再是明朝的藩屬國,可他們卻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大明王朝對於李氏朝鮮,的確是“恩重如山”。

李氏朝鮮的建立實際上就是一場軍事政變的結果,史稱“威化島回軍事件”,與五代後周時期趙匡胤建立宋朝的“陳橋兵變”頗為相似。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要求當時的朝鮮,也就是王氏高麗政權交還被其佔領的遼東開元路地區,遭到了拒絕,明朝與王氏高麗的戰爭一觸即發。

此時,王氏高麗的權臣崔瑩要求大將李成桂去攻打明軍,然而李成桂深知王氏高麗與明朝實力相距甚遠,此次征戰必然是有去無回,於是主動班師回朝,用武力掌握了朝堂之上的實際控制權,進而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式建立了朝鮮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李氏朝鮮。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李成桂加冕為朝鮮國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大明王朝稱臣納貢,成為其藩屬國。而實際上,就連“朝鮮”的國名,都是朱元璋所賜予的。

當時李成桂就國號問題,專門上疏請求朱元璋定奪,他給朱元璋報備了兩個備選方案,一個是以商紂王的叔父箕子所建立的古朝鮮國的國名“朝鮮”命名,另一個是以李成桂的出生地“和寧”命名。

最終朱元璋,以“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為由,為其選擇了“朝鮮”的國號,並沿用至今。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李成桂正式定國號為朝鮮,史稱李氏朝鮮,而為了顯示對於明朝的尊崇,李氏朝鮮還有一個官方的全稱,即 “有明朝鮮國”。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而最讓李氏朝鮮對明朝感恩戴德的事情,便是“萬曆三大徵”之中的“徵朝鮮戰爭”。

萬曆二十年(1592),統御日本的豐臣秀吉率領大軍入侵朝鮮,短短五個月時間,即攻佔朝鮮兩京八道,朝鮮歷史上稱之為“壬辰倭亂”。

此時的朝鮮國王李昖嚮明朝求救,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派大將李如松率兵入朝,歷時七年時間,終於將入侵朝鮮的日本軍隊趕了出去,幫助朝鮮復國。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在此之後,朝鮮不僅是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藩屬國,更是成為了明朝軍隊重要的同盟力量。

隨著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政權在遼東地區的興起與發展壯大,明朝與後金之間的戰爭史愈演愈烈。在這一時期,李氏朝鮮堅定的站在了明朝一邊,不僅向大明王朝提供了糧食等戰略資源,更是協助明軍,牽制、掣肘努爾哈赤的八旗軍隊,甚至還直接派出軍隊參加了明朝與後金之間的薩爾滸戰役。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氏朝鮮成為了努爾哈赤及其繼任者皇太極的“眼中釘”,也就此拉開了李氏朝鮮屈辱的歷史序幕。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丁卯胡亂”,朝鮮第一次與皇太極簽訂城下之盟。

後金天命十一年(17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任後金大汗。此時的皇太極也迫切的需要一場勝仗來鞏固自己的權勢地位,而李氏朝鮮非常不幸的成為了皇太極拿來“祭旗”的對象。

後金天聰元年(1727年)皇太極任命“四大貝勒”之二貝勒阿敏為主帥,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嶽託、碩託等人協同,率八旗主力出征朝鮮。朝鮮軍隊在戰鬥力極強的八旗鐵騎面前可以說是一觸即潰,阿敏迅速橫掃大半個朝鮮,直接攻佔了平壤,此時朝鮮國王李倧只得逃往江華島暫避。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皇太極此次出征的目的並不是要直接滅掉朝鮮,他派遣八旗主力進攻朝鮮的實際目的有兩個:

第一,對朝鮮形成軍事威懾,迫使朝鮮斷絕同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往來,特別是要朝鮮不再支持明朝在遼東地區針對後金政權的軍事行動。

第二,皇太極看重的是朝鮮充沛的糧食及農產品資源,希望藉助朝鮮的糧食以度過眼下的國內饑荒,並緩解軍需上的壓力。

起初,皇太極與躲避在江華島的李倧談判還算順利,朝鮮也接受了皇太極提出了的部分不平等條件,雙方也已經相約“以兄弟之國相稱”,事實上,這是李氏朝鮮客觀上已經承認了後金政權的合法地位。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但是後金軍隊的主將阿敏卻在這時候跳了出來,將皇太極的全部計劃就此打破。

阿敏先是妄圖在朝鮮自立為王,實現“武裝割據”,在被其弟濟爾哈朗勸阻之後,放棄了稱王的打算,但是卻縱兵在朝鮮大肆劫掠三日後,率兵撤出了朝鮮,揚長而去。

面對此情此景,朝鮮國王李倧隨即斷然拒絕履行此前與皇太極達成的所有承諾,並且公開的表示:

“貴國既欲議和息兵,甚為美意。故孤亦喜而許之。但念敝邦之於明朝,君臣分義甚重,若貴國要我負明,則寧以國斃,斷不敢從。”

由此可見,李倧已經是鐵了心的同明朝站在一起,共同抗擊後金,哪怕是國破家亡也在所不惜。

儘管皇太極對於李倧的“出爾反爾”是非常的氣憤,但是這個時候他還需要面對明朝和漠南蒙古察哈爾部這兩個更為強大的對手,朝鮮問題也就此擱淺。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丙子胡亂”,李氏朝鮮終究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改元稱帝,正式建立大清王朝。此時的皇太極已經打敗了林丹汗,徹底征服了漠南蒙古,同時還在與明朝的戰事中節節勝利,在遼東地區已經佔有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全然沒有後顧之憂的皇太極再一次將倒黴的朝鮮作為了自己拿來“祭旗”的對象。於是,剛剛登基不久的皇太極,以朝鮮“傲慢無禮、拒不朝賀”為由,親率大軍征討朝鮮,朝鮮史稱“丙子胡亂”。

皇太極迅速佔領朝鮮全境,並且將李倧所在漢城團團包圍,此時的李倧只能選擇開城投降,接受了皇太極提出的全部不平等條約,就此簽訂了城下之盟。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雙方約定:

“當去明國之年號,絕明國之往來,獻納明國所與之誥命冊印,躬來朝謁。”

“從此一切文移,奉大清國之正朔。”

“仁祖(李倧)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世子李溰長居瀋陽,另外一質子則由鳳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輪流擔任。”

“新舊城垣,不許擅築。”

“每年進貢一次,黃金百兩、白銀千兩、水牛角二百對、貂皮百張、鹿皮百張、茶千包、水獺皮四百張、青黍皮三百張、胡椒十鬥、腰刀二十六口、順刀二十口、蘇木二百斤、大紙千卷、小紙千五百卷、五爪龍席四領、花席四十領、白苧布二百疋、綿綢二千疋、細麻布四百疋、細布萬疋、布四千疋、米萬包。”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就這樣,朝鮮被迫斷絕了與明朝的關係,成為了大清王朝的藩屬國。

心滿意足的皇太極也就此開拔撤兵,臨行前,不僅將朝鮮全國洗劫一空,還將朝鮮幾十萬人帶至遼東,成為了清朝的奴役。

皇太極此次出征朝鮮,對於李氏朝鮮的打擊是極為沉重的,甚至可以說是對朝鮮整個國家的一場空前的浩劫,由此形成了朝鮮歷史上一道無法抹去的傷疤。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在歷代朝鮮國王內心,與明朝的關聯並沒有就此斷絕。

清崇德二年(1637年),朝鮮即將成為大清王朝的藩屬國,而朝鮮國王李倧則與皇太極商議將宣佈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併成清朝為宗主國的日期訂在農曆的二月初一。

“自正月三十日以前則為明朝之臣子,正月三十日以後則為大清之臣子。”

李倧這樣安排的目的也是非常的單純,就是為了讓當時明朝的崇禎皇帝過一個好年而已。

與此同時,李倧還向皇太極明確表示:

“臣之始祖康獻王,臣事明朝高皇帝,至於子孫,世世不替,於今二百四十餘年。而萬曆再造之恩,尤是小邦之所不敢忘也。此大朝之所熟悉也。……恩義猶重,豈容一朝便同路人?雖欲調聚兵馬,仰助大國,義有未安,必所不忍。”

就此嚴正提出了拒不協助清軍攻打明朝的原則。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順治六年(1649年),李倧在屈辱與自責之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儘管李氏朝鮮在他的手中脫離了明朝進而屈身於清朝之下,但是李倧和他的繼任者們,依然沒有忘記明朝,依然保持著對於明朝的感恩與懷念。

後來的朝鮮國王李焞就曾感慨說:

“神宗(萬曆)皇帝於我國,有萬世之功矣。苟非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則我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乎?皇朝(明朝)之速亡,未必不由於東征。而我國小力弱,既不能復讎雪恥,弘光南渡之後,亦漠然不知其存亡,每念至此,未嘗不慨恨也”。

實際上這也是在表明,朝鮮的統治者已經開始進行反思,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檢討自己對於明朝的滅亡所該復的責任,同時,更是用最為實際的行動,踐行著自己對於明朝保有的忠誠。為此,朝鮮專門修建了大報恩壇,用以祭祀三位明朝皇帝,即賜予朝鮮國號的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對朝鮮有再造之恩的名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以及讓朝鮮為之舉國哀悼的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而在臣服與清朝後,朝鮮依舊保留了明朝時期的裝束和服侍,以表達對於明朝的敬意和思念之情。與此同時,儘管在清朝的要求下,朝鮮要廢除明朝的年號,但是朝鮮只在對清朝的公文中使用清朝年號,內部依然使用明朝崇禎的年號,並且一直持續用到了李氏朝鮮滅亡的時候。而在日後與清朝的官方交流中,朝鮮也因為沒有避諱清朝皇室而遭到訓斥,特別是在康熙朝的時候,朝鮮因為沒有避諱當時的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多次以非常嚴厲的口吻進行書面斥責。

與此同時,朝鮮再被清朝征服後,一直寄希望於明朝能夠捲土重來,甚至在南明抵抗清朝以及後來的“三藩之亂”中,朝鮮也都在積極籌劃,希望為“反清復明”,迎請“大明正朔”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兩次“胡亂”給予朝鮮的打擊是致命的,再加上大清王朝日益穩固的統治根基,並非是弱小的李氏朝鮮所能撼動的。逐漸的,李氏朝鮮接受了這樣的現實,但是他們依然用自己的方式來感恩、懷念明朝,保有這對於明朝的那份“忠誠”。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兩次簽訂城下之盟朝鮮,背棄了原來的宗主國大明王朝,轉而奉大清王朝為正朔,尊其為宗主國,可是在清朝統治期間,朝鮮卻用自己的方式,贏得了後世的普遍“讚譽”。

這其中,除了對於明朝的懷念與感恩,以及對於大清王朝的仇視與憎惡外,歸根結底還是李氏對於朝鮮實施封建統治的需要。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一方面,朝鮮實力弱小,但是盤踞在東亞和東北亞地區的政權勢力,對於朝鮮來說都是無比強大的存在,有已經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清朝,有虎視眈眈的沙皇俄國,還有隔海相望、歷史上多次入侵朝鮮的日本,朝鮮想要在這幾大勢力的夾縫中生存,只能依附其一以求自保,當初歸順明朝如此,後來歸順與清朝亦是如此。

另一方面,朝鮮一直堅決奉行的是儒家思想,而最初的滿洲文化及女真文化與傳統的儒家文化並不相融合,李氏朝鮮需要繼續對於大明王朝,對於這個正統的、尊崇傳統儒家文化、並且是由漢民族建立的王朝,保有絕對的尊崇,才能保持朝鮮的儒家文化的思想根基,繼續維繫對於朝鮮統治的思想基礎。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就這樣,李氏朝鮮對於明朝的感恩與懷念持續到了二十世紀,直到1910年朝鮮正式為日本所吞併,這才真正放下了對於大明王朝的全部“忠誠”,也結束了在朝鮮了使用兩百多年的崇禎年號。

李氏朝鮮,儘管當年成為了大明王朝的“背叛者”,但確實“最為忠誠的背叛者”。

李氏朝鮮:兩次簽訂城下之盟,卻依然是“最忠誠”的“背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