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考研英語閱讀題?

sjfsong


英語學習的基本技能一般分為六種“聽、說、讀、寫、譯、校”,一般考試的出題模式是“基礎知識+X”,而這個“X”是六種能力中的3種左右,但是無論是考研英語、四六級、專四專八、還是雅思、託福等考試,“讀”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而且佔據的比重和分值都很高。因此,有“得閱讀者得天下”一說。

根據我自身學習和教學經驗,對於提高閱讀水平,尤其是考研英語的閱讀能力,提出如下建議供參考。

一、詞彙量需要5500(保底)+30%(提升)作為保障。

詞彙量是閱讀提升“基礎的基礎”,雖然考研大綱的規定詞彙時5500個,但是這個詞彙量是“下限”而不是“上限”,意味著低於5500會影響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能力,是“及格線”而不是“優秀標準”。當然,在備考中考生大多在大綱詞的基礎上或多或少積累了一部分“綱外詞”,但是詞彙範圍和數量參差不齊,對閱讀所起的作用也大小不一。

1、如果能對閱讀起到明顯幫助的話,需要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要求詞彙數量:5500(大綱詞彙→保底)+30%(綱外詞→提升)≈7200詞彙。那麼對於這兩部分詞彙的要求是什麼呢?大綱詞需要按照要求進行“三會”或“四會”的掌握,綱外詞的標準就比較低了,一般以“兩會”甚至“一會”(識別)為標準就可以,因此,雖然看似增加了30%的數量,所付出的時間僅僅增加了10%左右。

2、綱外詞的來源是很重要的因素,同樣是30%的綱外詞,有的考生準備和記憶的大多是“低效低能”詞,不僅連外圍詞的都不是,很多已經是生僻詞了。那麼效能較高的綱外詞主要來源應該是試題(真題、模擬題)中的“高頻詞”或試題素材中的“高頻詞”。

二、多讀“素材文章”→→適應文風,熟悉背景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來源70%以上是原版外文報刊,主要有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Business Week(《商業週刊》)等財經雜誌,這兩種是考研英語閱讀真題的主要來源;Nature(《自然》、Scientific American(《科學美國人》)等是科普類文章的主要來源;Newsweek(《新聞週刊》)、Time(《時代週刊》)和The Guardian(《衛報》)等是綜合類文章的理想素材,還有U.S.News and World Repor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較高聲譽的讀物。

內容既包羅萬象又具有時效性,包括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各個領域。其中,社會科學題材涵蓋了經濟、心理、教育、傳播、家庭、人口、交通、環境、能源、法律、體育等各個方面;自然科學囊括了醫學、生物、大氣、地質、海洋、遺傳、空間、信息、工程、農業等方面;人文科學包括了語言學、哲學、文化、歷史、藝術、文學評論、散文等方面。這些考研英語的素材庫中,有大量的長難句和複雜句、地道的表達方式以及不同類型的語言風格,這需要在7200詞彙量的基礎上,培養長難句的拆分、組合和分析能力,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熟悉和學習英語思維(這是非常關鍵和難得的),才可以比較順暢地閱讀考研英語水平的文章。反過來說,在閱讀過程中,所學的詞彙(包括單詞、短語、搭配和句型)和語法規則循環出現,加深和鞏固了基礎知識的掌握。

三、“套路”和“反套路”的鬥爭

閱讀理解的素材庫非常豐富,幾乎涉及到了各個主領域以及子領域,但是無論題材和內容如何變化,出題的思路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根據教學分析和學習實踐,每10-15套考研真題(或高質量模擬題)的閱讀理解(40-60篇)就可以涵蓋85-95%的出題“套路”。因此,在對考研素材庫的文章進行“泛讀”的前提下,要對歷屆的真題進行“精讀”乃至“解剖”,仔細揣摩、總結、整理出題人所用的規律性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出題套路”,從而在新題目中做到有的放矢和有跡可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同樣適用於閱讀理解題目的剖析和預測。

四、學會利用“上帝的視角”

在閱讀過程中,如果遇到閱讀障礙,不要過於糾結“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要過於糾結“一詞一句”的取捨。要記住,作者所寫的文章,尤其是已發表在重要報刊上,並精挑細選作為考試材料的文章,每一句話都是有用的,但是每一句話都不孤立存在的,肯定有其他語句作為支撐或補充,也就是說,“缺了哪一句都不行,缺了哪一句也都行”。

因此,在遇到障礙時,無論是單詞障礙、語句障礙、主旨障礙還是脈絡障礙,要學會跳出文章,以上帝的視角思考這篇文章,只有從“宏觀”上俯視文章,才能既看到主動脈又看到毛細血管,才能思考作者的整體佈局和寫作目的,才會思考“如果要表達某個主旨,作者會怎樣敘述”“作者這樣敘述,是想表達什麼”,才不至於“跑偏”也不至於“鑽牛角尖”,從而大幅度提升文章掌控力和得分增長點。


Hello翻譯官


考研英語整體來說難度不小,但並不意味著就不能戰勝。首先了解一下自己要報考學校近3-5年的分數線,然後給自己制定英語的學習目標,把任務拆解到每個題型。

閱讀這種題型是提分最快、分值較大的。那麼怎樣提升閱讀能力呢?

首先就是你的詞彙量,詞彙是基礎中的基礎,如果大綱詞彙達不到要求,就更別說破解長難句了。很遺憾的告訴各位,詞彙沒有捷徑,死記硬背是必經階段,但是各位大部分都有中學英語的基礎,所以在背單詞的時候要調動曾經的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以及近義詞的辨析;其次問還可以通過題目中的例句去深刻的理解單詞;最後就是反覆回顧!最後一步非常重要,回顧的習慣堅持七天,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做題目的時候遇到生詞也不要馬上查閱,先做出標記再繼續讀,昨晚整篇文章了,我們也有可能借助上下文理解,這樣記憶會非常深刻,這些生詞也有注意積累和整理。

其次就是破解長難句的能力,這就需要語法基礎,語法這個東西也是基本靠中學的基礎,也不需要太深奧的理論。考研的閱讀長難句比高考的長很多,一般都是三行以上,首先要劃分句子成分把握主幹,這個過程中謂語動詞非常重要哦。主幹找到之後就是修飾的部分。形容詞、動詞非常關鍵,務必牢牢把握。

最後就是做題技巧,拿到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先看問題,對文章有個大致把握,然後回到文章中去,看段首段尾,最後看細節(定位細節題目答案)我個人感覺However、because後面經常會有問題的答案。

大家在翻閱文章答案解讀的時候 會發現考研文章都有逐字翻譯,這就是讓我們知道在備考中每一個單詞都要弄懂(和高考文章不同)。在考試中,我們大多數通過明顯的標誌詞定位答案,也要養成檢驗答案的好習慣。

最後祝大家美夢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