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正值大蒜蒜薹收穫期,雞黍鎮侯樓村很多村民卻在忙著收穫油豆。在該村一座座蔬菜大棚裡,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一個個或長或短的油豆掩映在綠葉間,一派豐收景象。在大棚裡,不時能看見臉上洋溢著笑容、滿是致富喜悅的村民,麻利挑揀採摘著長大成熟的油豆。幾年來,侯樓村圍繞鄉村產業振興,因地制宜,號準市場脈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種植,摸索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大棚產業致富之路,而且走上了合作發展、振興鄉村的好路子。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新產業拓寬致富新路子

說起今年的收成,勞累不已的農民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們說目前每斤能賣到2.6元,4月中旬剛上市時,每斤最高達6.5元。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在收購點,記者遇見了正準備賣油豆的村民侯遵青,他今年種了17畝,當日找了8個村民幫助採摘油豆。“這幾年油豆價格平穩,不愁銷路,東北等地的客商直接來收,很方便,雖然辛苦,但是大家有一份付出也都有一份收穫,所以自從村裡發展起油豆種植後,我也就不再從外面打工了,在家一樣發家致富,老人孩子還都顧著,心裡踏實。”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他以2.6元每斤的價格賣了3000塊錢,他一邊數錢一邊眉開眼笑地告訴記者。侯遵青是得了實惠、嚐了甜頭的大棚種植戶之一,憑藉“家門口”種植的溫棚和露天蔬菜,他每年都有十餘萬元的收入。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除去成本一畝大棚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呢?在地頭,幾位菜農掐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農作物生長的“時間賬”和“經濟賬”:去年秋種時,大家先種上了菠菜或者甘藍、香菜等蔬菜,畝收入五六千元,春節前收穫完畢後,接著種這一季油豆,一般都能收入七八千元,油豆收完,大家就接著利用攀爬架,種上同是攀爬作物的豆角,畝收入又是幾千元,一畝棚保守說一年收入也要在1.5萬元。這樣一年三種三收或四種四收,讓大棚、土地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從2015年起,侯樓村開始發展大棚蔬菜種植,至今已過了5個年頭。談起種植蔬菜帶來的收益,村民們一個個喜上眉梢。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說起村裡如何調整種植結構,走上致富之路,貧困戶侯志濤更是感慨萬分,頗有感觸。他說:“多虧村支部書記和其他村幹部領著大家趟出這條致富路!前幾年,大蒜價格起落不定,為帶領村民破解單一的大蒜種植風險、探索富民產業,村兩委想方設法轉變村民落後觀念,多次帶領村民去單縣、成武等地去考察學習,經多次開會討論後確定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油豆種植,走綠色致富路。這條路是走對了,我們這些貧困戶也跟著脫貧了,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村支部書記侯福良說,當年剛一發展時有七八十畝,由於種植戶當年就見到了效益,曾經寧願守著一畝三分地種著收益微薄的傳統農業的家庭,也逐步轉變了固有的思維模式,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大棚種植產業中來,有的村民甚至種植了30餘畝,目前全村已達400餘畝,並帶動了周邊張衚衕村、單海村等村的蔬菜種植,形成了規模效益和示範帶動作用。由於本地油豆種植面積成了規模,而且質量又非常好,收購商天天來村裡收,不僅不愁銷路,還節省了去外地銷售的時間和運費,讓菜農更方便了。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成立合作社抱團促發展

十九大報告提出,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創業就業。這讓大家很受鼓舞。2017年,為提高蔬菜質量,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讓村民降本增效富起來,侯福良又引導種植戶成立了豪沃農業合作社,肥料、鋼結構棚、塑料薄膜、蔬菜種子等全都統一採購,保證了蔬菜質量,也極大降低了農戶的種植成本。此外,合作社按照自願原則,讓種植戶自由結合分成3個組,一起掀棚、上棚等,相互幫持管理大棚,克服了一家一戶人手少的窘況,不需要事事僱零工,又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為降低村民種植風險,村兩委還引導村民們投保了種植保險,謹防極端天氣。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土地流轉壯規模

作為侯樓村支部書記,侯福良一直致力於帶領村裡百姓奔小康,在他看來,只有通過擴大設施蔬菜規模,釋放土地產能,向每一寸土地要更高的產出,才能讓村民增收致富。為此,他引導村民進行土地流轉,讓想種地的人有更多土地去發揮,讓不想種地或不能種地的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村裡一些老弱病殘戶,土地沒流轉之前,一年種小麥、玉米剩不到1000塊錢,土地流轉出去之後,單土地每畝就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有勞動能力的空閒時間還可去大棚內幫著種菜、收菜,或去蔬菜收購點打工裝菜、裝車等,每天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算下來,土地流轉以後反而比之前收入更高了。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侯樓村大棚蔬菜產業的發展不僅響應了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優化了農業種植結構,還通過輻射帶動解決了農民就業問題,成為了村民增收致富和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兩年來,該村有40餘戶村民在縣城買了樓房,而且富裕起來的村民還積極捐資,踴躍參與村內路面硬化、路燈安裝等建設。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農業興則根底強,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盛。現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大村民也深切感受到了溫棚蔬菜產業給大家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感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村民們更加堅定了他們種植蔬菜發家致富的信心,一個個幹勁十足。侯福良說,他們將要進一步通過土地流轉,擴大大棚種植面積,通過綠色種植提高市場競爭力,讓溫棚油豆等產業繼續增產增收,讓村民日子紅紅火火旺起來。


【鄉村振興看金鄉】2年城裡買樓40套!金鄉這個村種下致富果


(劉雪華 陳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