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備的惠陵為何歷經千年而沒有被盜掘呢?

密探零零發


惠陵只是劉備的衣冠冢,也就是說惠陵中只有劉備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遺體下葬,劉備真正的陵墓不在惠陵。

劉備是在公元223年6月10日病逝於白帝城(現重慶奉節縣),劉備死的時候是夏天,天氣炎熱,而白帝城離成都有600多公里,以三國時期船的速度,而且是逆流而上,從白帝城到成都至少得一個月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劉備的屍體不腐爛發臭嗎?



古人講究的是入土為安,何況是帝王之家,不可能長時間的將遺體不下葬,於情於理都說不通,況且又不是秦始皇去世時期的大臣搞陰謀,沒有必要將劉備的遺體運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去下葬。

雖然《三國志 先主傳》中記載了劉備的靈柩由永安運到成都,並葬在惠陵,從運靈柩到下葬整整用了三個月,這麼長的時間,劉備的靈柩都沒有下葬,想想也不太可能,書上只說是劉備的靈柩,並未說劉備的遺體也在其中。



很可能就是劉備為了防止盜墓和遺體腐爛發臭,就地安葬,然後運著劉備的靈柩到成都惠陵下葬,所以成都的惠陵只是一座衣冠冢。

那麼劉備的遺體可能葬在哪裡哪裡呢?

有幾個可能,一是當時的白帝城附近,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奉節;另一個可能是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當然也可能是我們都不知道的某處地方,畢竟帝王的陵墓要保密。



因為劉備是在白帝城去世的,當時正值夏天,天氣炎熱,就是安葬的可能性極大,有說法是說劉備的陵墓就在現在的奉節造船廠下面,還有當地的村民要求發掘劉備陵墓,但沒有確鑿的證據,由於種種原因,也未能發掘劉備陵墓,如果劉備陵墓真在奉節,等於是掩蓋了天下人的耳目,沒人知道,也就沒有盜墓賊知道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劉備陵墓在四川眉山市彭山的蓮花壩,持這種說法的理由主要是說彭山當地風水較好,又是劉備養馬場,離成都又近,只需半日時間,而且彭山歷來是皇陵的所在地,當然也只是傳說了,沒有確鑿的證據。



但是彭山的蓮花壩之說,也有一個硬傷,就是離白帝城太遠,也差不多有600多公里的路程,和成都到白帝城的距離是差不多遠的,這和成都的惠陵都是一樣有個毛病,離白帝城太遠,無法保存遺體。

而且彭山的蓮花壩所謂的劉備墓並沒有準確的位置,只是傳說有一座山是劉備墓所在地,如果要發掘,則要探測整座山才能找,連現在人都無法找到,那麼古代的盜墓賊更不會找到陵墓入口了,也就不可能盜墓了。



而成都的惠陵是寫入史書的劉備陵墓,既然寫入了史書,肯定是一般人都知道,而且惠陵是劉備與甘夫人、穆皇后合葬的陵墓,既然都知道劉備的陵墓在惠陵,近1800年來,為什麼沒有人盜掘劉備陵墓呢?

問題還是出在武候祠身上。

惠陵雖然是寫入史書的劉備陵墓,但是惠陵同時也有供奉諸葛亮的武候祠,劉備的陵墓與諸葛亮的武候祠是建在一起的,劉備為帝,諸葛亮為臣,君臣死後仍在一起,足可看出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是多麼和諧。



但是正由於建在一起,就有這麼一個問題,諸葛亮在民間的威望和名聲遠遠大於劉備,也就是武候祠的名聲比劉備的照烈廟和陵墓的名聲都要大,而且在後世,諸葛亮不斷得到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將諸葛亮列入武廟,並不斷的神化,諸葛亮的廟祠直到今天還一直紅火。

時間一長,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人們來成都惠陵都知道諸葛亮的武候祠在這,而不知道劉備的陵墓也在這,久而久知,都以為惠陵就是武候祠,而不知道有劉備,就這樣一直流傳下去,就沒人再動劉備陵墓的念頭,而正由於諸葛亮在民間的崇高威望,也更沒有人敢動惠陵,哪怕是盜墓賊也不敢動,因此反而讓劉備的陵墓完整的保存了下來,當然也有可能是衣冠冢。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劉備的惠陵位於四川成都市武侯祠諸葛亮殿的西南部,是劉備和甘夫人、穆皇后的合葬墓。

甘夫人是劉備的小妾,是劉禪的親生母親,後來因病去世。當時劉備東征西討還沒建立蜀國,於是就把甘夫人安葬在了當時佔據的南郡了(今湖北江陵縣北)。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后,追諡甘夫人為“皇思夫人”,下旨將甘夫人的靈柩遷葬於成都。甘夫人的靈柩尚未運到成都,劉備卻因“伐吳”失敗,於223年6月氣病交加而死。

丞相諸葛亮請示後主劉禪,追諡甘夫人為“昭烈皇后”,同年8月,甘夫人的靈柩與劉備合葬於惠陵。



穆皇后是甘夫人死後劉備續娶的老婆,她是車騎將軍吳懿的妹妹。劉備平定益州時迎娶了吳氏。劉備稱帝后,立吳氏為皇后。

延熙八年(245年)八月,吳氏去世,諡號穆皇后,葬入劉備的惠陵,換言之,吳氏是在劉備死後22年下葬惠陵的。

帝后的陵墓按常理來說陪葬品應該不少,但是,劉備的惠陵到現在已有1780多年的歷史了,上千年的歷史卻沒被盜過。這就令人奇怪了,歷史上的帝后陵墓十室九空,比如慈禧、乾隆、康熙、漢武帝等陵墓無一倖免。

劉備的惠陵為何沒被盜呢?

首先我認為劉備的惠陵沒有被盜沒什麼特殊原因,無怪乎如下幾種原因。



一、惠陵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劉備的地宮入口在什麼地方呢?存放棺槨的地宮才有陪葬品,其他地方沒有。找不到入口等於白搭,盜墓賊總不能把2000多平方米的範圍挖個遍吧!

舉個例子,這好比武則天和李治合葬墓“乾陵”一樣,無數盜墓賊找不到地宮入口都是高興而來掃興而歸。國民黨將領孫連仲用機槍大炮都打不開乾陵,唐朝黃巢帶領四十萬大軍也無法打開,都是因為找不到入口。

假如盜墓賊知道惠陵地宮入口,估計十個惠陵也被盜光了。

二、有人說惠陵只是劉備的衣冠冢,即劉備的真身沒葬在這裡,下葬的只是劉備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衣物。理由是劉備死的季節是炎熱的四月(陰曆),劉備死在了白帝城(今重慶奉節縣城境內)。



奉節縣城離成都上千里路,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5月扶著靈柩回成都,到了8月才下葬了劉備。期間走了將近4個月。

否定劉備葬在惠陵的人認為,炎熱的夏季,劉備的屍體容易腐爛,要知道當時防腐除了冰塊沒有好辦法。所以這些人認為諸葛亮這麼聰明,他有可能把劉備真身葬到了奉節縣城某個地方了。

這些人還說,據說考古學家在奉節用探測儀探到過。真的假的還需要時間驗證。

三、即便劉備沒葬到惠陵,我認為不能成為盜墓賊沒盜墓的原因。劉備沒葬到惠陵,他的兩個皇后可實實在在葬到了惠陵,兩個皇后的陪葬品加起來也不少。



甘夫人從南郡遷葬的是屍骨,並不是活鮮的屍體,這不存在著防腐的問題,從南郡運到成都時間再長也不怕。

穆皇后一直生活在成都,她死後很快下葬,當時劉禪能為她少陪葬物品嗎?畢竟皇太后身份在哪裡的。

所以我說劉備即便不葬在惠陵,按照常理推測,兩個皇后的陪葬品也值得盜墓賊冒險,但是盜墓賊卻沒有盜墓,難道是諸葛亮施了妖法?惠陵裡面佈下了八卦陣和連弩?或者說盜墓賊改邪歸正,做了守法公民了?其他原因我真想不出來了。

四、所有的推斷都是想象出來的,也許開發惠陵的那一天才能真相大白,我們暫且耐心等待吧!


秉燭讀春秋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諸葛亮是何人。就憑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陰陽,懂的五行八卦。設計的諸葛連弩這種大型殺傷力武器。設計的惠陵,而且深知當時各種盜墓活動猖獗。其中已他們最大對手曹操所帶領的摸金校尉更是無人能擋。自然而然在陵墓機關設計上面更是煞費苦心。使曹操的摸金校尉都不敢打主意,千百年後的後來人怎麼敢動。

1964年,出土了一臺劉備時期的銅弩機。這東西和現代的機關槍很類似,而一般的盜賊根本無法抵抗銅弩機的殺伐——這是戰爭工具。諸葛亮在蜀漢時期也非常重視這種武器。而且諸葛連弩被稱為古代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一般人不敢,也不會輕易破解。現如今惠陵也未開放





搬講歷史


劉備陵指蜀漢昭烈帝劉備駕崩後的墳墓。目前已知有三處:一個是成都市武侯祠內的惠陵;另一處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還有一處在重慶奉節。最有名的是惠陵,但也最不可信,因系帝王,故去不可無陵。後人均知此陵非真墓,故無有盜賊也。

竊以為,較可信的是奉節,他死於此,又是大熱天,不可能不埋,但直至三峽大壩蓄水奉節老城被淹前,考古隊仍未找見劉備墓。由此推論,彭山蓮花壩劉備墓符合史實,因劉備屍身自奉節轉移途中已腐臭,實在不能不下葬矣。


三峽孬張


劉備(公元161年——223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人氏。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皇帝,政治家。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伐吳失敗,病逝於白帝城(現重慶奉節),終年63歲,諡號昭烈皇帝,葬於惠陵。

惠陵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號武侯祠風景區內。為劉備與甘夫人,吳夫人的夫妻三人合葬墓。惠陵距今已有1790多年了,仍完好無損,未有被盜的痕跡。

自古以來盜墓本是一件常見的事情,但劉備的惠陵為何無人敢盜呢?據說這跟諸葛亮的精巧設計有關。諸葛亮在陵墓中設置了很多防止盜墓的機關。傳說中的“伏弩”就是其中之一,據悉這是由諸葛亮所設計的,而伏弩通常是安裝在門外或者一些重要的必經之路上,有一些陵墓也會安裝在金剛牆的後側配合使用。通常,弩箭上會塗以劇毒,因此盜墓者只要被伏弩射中,不是流血身亡也必然中毒致死。這使得許多盜墓者望而生畏,不敢輕易去嘗試。也從側面看出諸葛亮為了劉備死後不被人打擾,可謂鞠躬盡瘁,盡心竭力,對陵墓的機關設計是何等的精心。

不過學術界關於劉備身葬何處有三種說法:成都武侯祠,四川彭山的蓮花壩,重慶奉節。

但根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劉備葬於武侯祠內,這種說法還是比較可信,因為陳壽當時擔任蜀國的史官。當然有部分學者對這個說法提出了質疑。

但不論劉備的真墓在那裡,起碼它是完好無損的,裡面保存了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和三國時期的文化。等到有一天我們的考古技術非常成熟的時候,一定會辨別出劉備究竟葬於何處。它將為我們研究和了解三國時期的社會文化提供寶貴的一手資料。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