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西街初级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肖朝超

记者 向章

学生在中考复习中有诸多困惑,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不会做的题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想弥补却又无从下手。以至于有的老师在复习课上蜻蜓点水,学生走马观花,收效甚微。

针对这些现象,近日,记者专访了西街初级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肖朝超。他认为,中考前复习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老师要为学生树立信心

肖朝超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渴求中考成功。因此,在复习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怎么做、给学生满满的希望。以中考物理为例,试题难度系数只有0.75左右,理论上学生平均分都能达到60分。

有了教师的辅导和信心鼓舞,学生在复习阶段要打好题海战术,深刻领会考题的变与不变。要分析总结不同试卷的考题呈现方式在变而考点基本不变、考试难度基本不变、解题方法不变。学生一定要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变化无穷的题海中获胜。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试卷第八题第十二题第二问、第十七题最后一问,二十题第三问永远都是最难的。很多学生也困惑,难题花的时间最多,但是得分能力没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对于成绩普通的学生来说,高难度试题丢分是必然,但基础题、中档题又大量丢分,复习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

常说的基础题得满分、中档题不失分,高档题多得分,往往是愿望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肖朝超表示,问题的根源还是学科核心素养没有形成,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导致的。

学生要积极思考,上课时,老师给学生提出一系列有挑战的问题串,问题本身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问答,而是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复习章节中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去理清知识的建立过程,去发现知识的应用,去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同时,学生要有意识的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以及探究中的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等。更多的侧重于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去发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能洞察出的新知识、新应用。要把复习课上出新课的感觉,切忌简单炒冷饭。整个复习的全过程,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悟,通过复习解决了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复习分主次善于归纳总结

复习之前,学生要做好课前的自主知识归纳,课中的积极思辨和发言,课后高度重视作业质量。然后将老师讲的试题进行归类,知识性较强、难度较低的要记牢;综合程度比较高的听老师讲后,要做到学会一道题尽量能“一带一串”“一带一片”避开题海战术。

学生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肖朝超介绍,物理中的两大板块力学、电学,学生一定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对一般学生失分严重的是基础题,所以要特别重视基础,只要做好面的复习,最后一定能得到点的突破。学生也不能沉溺于题海战术,一定保持对物理的兴趣和好感,大训练量不会提高得分率。要让每一课有切实的整体规划,细节落实到位。切记,对主干知识的复习,专题训练往往很有作用,主要是起到归类和强化的作用。在专题复习的时候要注重物理建模训练,学生务必加强解题流程的塑造。

很多学生考试失败总归结为审题粗心或者做快了。肖朝超认为,所谓粗心是审题粗糙、惯性思维导致的。学生做题一定要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答题要用证据去支撑你的判断。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接受压力测试,复习期间要多布置定时作业,有意压缩作业时间,提高学生思维速度和思维品质。

肖朝超表示,把中考物理复习之剑指向知识的死记硬背、指向题海大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要把中考复习作为对已学知识的串联和升华,复习要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精心组织,注重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希望学生能以梦为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