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名第一村醫助力鄉村振興

淄博新聞網訊(□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 記者 常旭 張銳)“這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村裡走出去的醫生,現在只要休息就回鄉義診,這才半個月時間,你看我這老寒腿真就不疼了,感謝第一村醫這項好政策!”4月27日,沂源縣中流泉村貧困戶王青友緊緊握著第一村醫伊庭海的手,滿是感動。

看病難的焦點在哪?農民、農民、還是農民!如何打通醫療服務最後一公里?第一村醫給出最好答案。

與以往“衛生下鄉”不同,淄博市發起的第一村醫是長期化、成批次的工作機制,是強化基層、健康扶貧的全國首創。所有第一村醫來自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每半年輪換一批次,服務內容涵蓋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政策實施等7大惠民服務。同時,採用“一託三”模式,到2020年,淄博市將有1800個村衛生室實現高水平、高質量全面提升。

村醫來了、設施新了、看病方便了。說起第一村醫帶來的變化,老百姓們紛紛翹起了大拇指。

桓臺縣果裡鎮沈家村貧困戶羅衛峰,在第一村醫莊士超幫助下,第一次走進了三甲醫院查看病情,重燃生活希望;

博山區域城鎮汪溪村罹患多年腰腿疼的張芳美,經第一村醫孫欣精心治療,親手扔掉了多年常放床邊的柺杖;

高青縣常家鎮大李西村獨居老人段玉真,經第一村醫田密密精心調養,天天笑顏常開,逢人就誇“共產黨送來個好閨女”;

……

自2017年11月啟動至今,淄博市選拔三批共307名第一村醫,派駐(覆蓋)920個村,組織衛生政策和健康知識宣講1.97萬次,門診接診14.76萬人次,上門服務3.18萬人次,轉診患者4217人次,參與老年人健康查體10.7萬人,慢性病患者隨訪6.1萬人,給予健康指導8.3萬人,受到一致讚譽。

2018年,淄博市委、市政府更是將“第一村醫”帶動醫療強基工作完成率列入區縣經濟發展考核,“第一村醫”自此實現了由單一健康幫扶到扶貧制度紅利的全面升級。

2019年1月,第一村醫工作寫入淄博政府工作報告。1月17日,在2019年全國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暨基層衛生綜合改革現場會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建議向全國推廣淄博市選派二級以上醫院年輕醫生下村擔任第一村醫的做法,助力鄉村振興。

4月25日,北京再次傳來喜訊,淄博市“第一村醫健康扶貧幫扶模式”榮獲2018年度中國扶貧(健康扶貧類)10大優秀案例,健康扶貧路上叫響淄博“第一村醫樣本”。

“第一村醫”下基層,是坐坐診看看病,三月來四月走沒戶口?還是真正紮下身子為群眾服務?隨著幫扶的深入,第一村醫在深受百姓讚譽的同時,也迎來了百姓的更高期盼。

為將第一村醫持續推向深入,淄博全面啟動“人人爭當第一村醫”活動,號召全市所有醫務工作工作者,利用休息時間返鄉提供不少於20小時的基層幫扶。截至目前,全市共報名17262人,佔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人員的94.33%。

“三年前,我們創新開展了第一村醫工作,實踐證明,農民小病久拖、怕看病等現象得到了有力改善。此次我們全面啟動‘人人爭當第一村醫活動’,就是要讓第一村醫更加有力地紮根基層、服務基層、提升基層,從源頭上真正徹底根除基層群眾的就醫‘煩心事’。”淄博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宋曉東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