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乡村民宿是指利用农村、农林场居民的合法住宅,以及村集体用房、农林场房等闲置资源,为消费者体验乡村生活、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等提供住宿接待服务的经营场所。

目前,尽管很多地区乡村民宿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民宿资源开发层次低,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但也有一些穷山村整合当地资源,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华丽变身网红村,每到节假日便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海南扶持乡村民宿发展,到2030年建成6500家民宿

近日,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由厅牵头编制的《海南省乡村民宿发展规划(2018—2030)》印发,首次界定了海南乡村民宿的定义,并从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品规划、政策扶持等方面全面制定发展规划,通过乡村民宿为抓手振兴乡村发展,丰富海南旅游住宿产品体系和活化利用传统民居,传承和发展海南文化。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规划》提出,利用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民宿,有效盘活约500万平方米乡村闲置房屋,带动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相关行业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激发传统村落和空心村活力,实现海南乡村振兴。到2030年,预计海南短租型民宿数量为6500家,提供旅游床位数约11.7万张,可接待乡村过夜游客量2300万人次天。同时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约5.5万个,通过民宿产业让更多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中,增加农民收入,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红利。

浙江金华:民宿+旅游,穷山村变成网红村

2015年,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方前镇下村开始发展民宿产业,如今全村共有17家民宿在营业,每逢节假日一房难求。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在民宿经济的带动下,下村俨然成为村强民富的样板村。借助民宿的发展,村集体开发了公共酒吧、露天烧烤基地和钓鱼池,通过出租经营的方式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还吸引来更多游客。如今村子不仅成功消薄,还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旅游基础设施,形成了民宿+旅游的发展模式,穷山村成了网红村。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据了解,截至目前,方前镇共有民宿60余家,2018年全镇民宿直接收入超600万元,带动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

浙江丽水:农家乐和民宿迈入品牌化阶段

自2014年创立国内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和全产业链的地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之后,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市再度“拔得头筹”,成功注册“丽水山居”集体商标。据悉,“丽水山居”是浙江省首个地市级的农家乐、民宿区域公用品牌,标志着这一乡村业态正式迈入品牌化新阶段。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数据显示,目前丽水市共有430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已认定71家“丽水山居”农家乐综合体示范项目和83家精品民宿示范项目,形成了“协会+经营户”“村+合作社”“股份制+农户”“工商资本”四种经营模式,不断推动“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湖南邵阳:绥宁帐篷民宿节醉游人

五一小长假首日,“醉美姑娘”帐篷民宿节在绥宁县黄桑生态旅游区西大门正式启幕,活动吸引了来自邵阳、怀化、湘西等地1000多名户外爱好者参与。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绥宁黄桑生态旅游区既有十里幽谷、六鹅飞瀑、上堡古国、高坡云海、楠木秘境等以森林溪谷为主要特色的秀美自然风光,也有以极高的负氧离子浓度为重要标志的生态环境,还有以苗族四月八姑娘节为典型代表的多彩文化。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此次“醉美姑娘”帐篷民宿节是2019年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主办方将自驾游、住民宿、侗寨民俗体验、篝火晚会等与帐篷节相结合,让各地游客感受多样民俗风情。

云南省将建立专业协会促进民宿发展

2019年云南旅游工作重点是实施全域旅游发展工程和文旅品牌塑造工程,建设20个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全省650家精品酒店(民宿、客栈)和50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以示范创建和大项目建设支撑全省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因此成立民宿客栈分会势在必行。

城乡融合发展新规划,乡村旅游民宿成为具体落脚点

云南作为全国最大民宿集群之一,行业迅速发展,民宿、客栈数量不断增多,成为民宿高地,但云南民宿客栈产业也面临着发展规划滞后、环境承载压力大、消防及食品安全不到位等问题,具有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民宿企业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经营混乱、标准不一、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因此急需导入行业标准,增加服务,分会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