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寫完上一篇《2500年前的一個大冤案,千古流傳的一段絕美傳奇》一文後,總覺得意猶未盡。

以前所寫的文章都是在閱讀了大量的史料後,由我再以自己的方式來敘說。而上一篇,基本上是沿著司馬老先生一個人的路徑,我試圖再用現代的、時尚一些的語言重新講述。無論其中的矛盾之處,還是與其他史料的相抵,統統忽略不計。

理由只有一個:故事太好了,實在不忍去破壞。

但我既然已經搞清楚了,有的話就不能不說。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算是對前文的一個補充,說說“趙氏孤兒”的“真實版”吧。

在歷史上,趙氏家族的覆滅是存在的,但絕非把九族殺得一個都不剩,而是趙家暫時進入了一個“低谷”,眯著了。

譬如趙穿一族就過得很滋潤,後來還改為邯鄲氏另成一支。特別是作為當時晉國的第一大卿族,其政敵的主要目的是讓它退出政治舞臺,而並非必須落實於肉體的消滅,一個喪失了話語權的宗族是掀不起風浪的。

歷史上的趙朔也沒有死於“下宮之難”。

在《左傳》裡查不到趙朔的具體故去年份及原因,但通過前後對照,可以肯定他死於家族倒黴之前,而且是正常死亡。因為在他死後,他的兩個叔叔趙同、趙括還放逐了他的小叔叔趙嬰齊。據前後推論,他可能是因病故去,而且30餘歲正當盛年。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然後是“下宮之難”的起因。

在司馬遷老先生的故事中,趙家的災難緣於權臣屠岸賈的讒言,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

趙朔死後,留下了守寡的妻子趙莊姬(晉景公的姐姐,司馬遷誤為晉景公的姑姑)。他故去時正當而立之年,出身於頂級貴族家庭的莊姬自然也應是風華絕代。

趙朔有個最小的叔叔比他大不了幾歲,叫趙嬰齊,是個非常有思想、也酷斃帥呆的傑出青年。

趙嬰齊同志非常關心這個正值妙齡卻孀居在家的侄媳婦,於是要經常盡一盡叔叔的責任去下宮看望。

看來看去就看出了一些問題,兩人的關係就變得有些曖昧起來。

隨著時間的進展,他們逐漸彌合了輩分的落差,而徹底的成為一對情人。(在《左傳》中只一句話:“

晉趙嬰通於趙莊姬。”)

這樣的發生在高層的“桃色新聞”傳播起來是非常迅速的,用句成語形容叫“不脛而走”。一時間,成了全首都茶餘飯後的最有看點的談資。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趙嬰齊的兩個哥哥趙同、趙括不幹了。

這哥倆雖然脾氣不好,水平也不太高,但好歹也是副總理級別的幹部(),特別是,他們是一柱擎天的趙盾的弟弟,不能讓這種給家族和領導威信帶來汙點的事情發生。

他們把小弟弟找來,非常憤怒地指出他的行為的嚴重性,並給了他一條路:離開。

這個離開不是搬到外縣或者郊區,而是離開晉國。在當時,“放逐”是一種比較流行的處分。一般不夠級別的人還享受不到。

我說過趙嬰齊是很有思想的,他很善於思考。他已經看出他的兩個哥哥與各大卿族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而且在聯合誰疏遠誰打擊誰的重大謀略上,沒有與時俱進做出科學的決策。

趙家,正在朝著一個危險的方向越滑越快。

於是他要求把他留下。他認為現在的家族需要他。但他的哥哥們不這樣認為,最後他還是被送到了齊國。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趙嬰齊的出走,最痛苦的人是莊姬。只要相愛過的人都能理解這種撕心裂肺、生離死別的感受。

一個女人如果瘋狂起來是很難理喻的。

她恨透了趙同和趙括,於是到她的弟弟晉景公面前狠狠地告了這哥倆一狀。

這個罪名是致命的。她說趙同趙括要謀反(“晉趙莊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於晉侯,曰:'原(趙同)、屏(趙括)將為亂’。”)。

趙盾在生前已經為他的兩個弟弟作了最好的鋪墊,但這哥倆的情商實在有限,沒有幾年,人給得罪得就都差不多了,幾大卿族都磨刀霍霍,就等著一個契機。

誰也沒想到,竟是趙家的人自己點的這把火。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於是,“下宮之難”爆發。

《史記》為什麼沒有這麼寫呢?估計司馬遷是“為尊者諱”,考慮到這樣的“緋聞”畢竟影響不太好,站在趙氏後代的角度上想,換個說法吧。

司馬老爺子的故事裡,一箇中心的人物是屠岸賈。但查遍史料,除了《史記》之外,哪兒都找不到老屠這個人。

況且,在晉國當時的政治框架中,八大卿族分治朝政,裡面根本沒有屠氏一族。以趙家首屈一指的地位,也不可能有卿族之外的人呼風喚雨,讓這個百年望族一朝覆滅。

由此推論,這極有可能是個虛構的人物,或者是具體辦事的中層幹部。那公孫杵臼和程嬰及他們的光輝事蹟呢?不知道,也說不清楚,因為沒有別的典籍給以記載,它的來源還是《史記》。

所以說,這個悲劇絕不是一個由壞人而起的到後世司空見慣的“狗血”情節,而是政治傾軋的結果。

當時晉國的行政一把手(中軍帥)是欒書,欒家跟趙家並不和。其他的幾個卿族也同樣如此,給莊姬的誣告打證明的就是老欒家和老郤(音:細)家。趙同、趙括本來就不懂怎麼搞統一戰線,平時再牛掰得很,趙朔雖是家主可管不了兩個叔叔,趙家的被收拾就自是情理之中了。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趙同、趙括被滅了,趙家總體其實受波及並不大,身為“趙氏孤兒”的趙武也沒有九死一生的經歷。

據《左傳》記載,後來趙武確實跟著他的母親莊姬住在他舅舅晉景公的宮裡。景公想把趙家的田邑分給一個叫祁奚的官員,當時任副總理之一的韓厥就勸阻,說趙氏的先祖趙衰、趙盾都是有大功於國的人, 如果他們沒有後代來繼承,就會讓好人寒心。再賢明的家族也會有一兩個邪惡。《周書》上也說:“不要欺辱鰥夫寡婦。”這才是講道德的嘛。

晉景公也非常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就把趙家的財產又還了回來,由趙武來繼承(“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後來的趙家也沒受歷史問題的影響,又重新進入卿族的行列。輪到趙武時,還當了好多年的國務院總理(中軍帥)。不過他大概童年時畢竟有陰影,一輩子過得小心謹慎,不老的時候就沒了“少年狂”,很老成地走完了一生。

2500年前“大冤案”的真實內幕,原來“正版”故事是這樣

他的後人非常出息,趙簡子、趙襄子都是出了名的強人,直至他們的後代創立了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這樣看來,廣泛流傳的“趙氏孤兒”的故事就很難說是歷史而只能說是創作了。

司馬老爺子的一支筆,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千古傳奇,也留下了一堆似真似假、若隱若現的歷史“謎團”。

這老頭兒倒是盡興了,可讓後人,使挺大勁兒才能捋清楚。

倒應了當下流傳的一句網絡流行語: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