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兩首富砸50億做電商“對抗”阿里,大敗而歸後今再次聯手

今日,馬化騰和王健林,這兩位中國前首富攜手逛了個街,共同到萬達工廠走了一圈,馬化騰還用微信支付買了一杯奶茶。實際上,這是萬達和騰訊合作推出的第一個智慧零售廣場,這兩位大佬是來體驗的,也算是為雙方的合作成果做個考察。

5年前,兩首富砸50億做電商“對抗”阿里,大敗而歸後今再次聯手

其實,早在2018年,萬達就聯合騰訊、高朋成立一家網絡科技公司,萬達佔股51%,騰訊佔股42.48%,高朋佔股份6.52%。這家的公司目的是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模式,萬達旗下100多家廣場投入進來;騰訊負責導流,生態賦能,旗下的微信、視頻、QQ等等都做了廣告,另外,微信支付、王者榮耀等等對廣場直接賦能。這是王健林和馬化騰的第二次合作,早在2014年,雙方就聯手成立了電商公司,共同對抗阿里,只不過最後失敗了。這次合作也可以理解為是與阿里的競爭,這兩年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業務搞的紅紅火火,聲勢浩大,大有成為線下零售之王的氣勢。此次的智慧零售只不過是換了個叫法而已,與阿里的新零售必定有衝突。因此,可以理解為兩大首富第二次攜手對抗馬雲。

5年前,兩首富砸50億做電商“對抗”阿里,大敗而歸後今再次聯手

在2012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對話中,王健林和馬雲有一個賭約:到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50%,我給他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目前這個賭約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到底誰能贏,其實結果已經出來了。2018年中國零售總額達38萬億,而電商零售總額是9萬億,佔比為23%,遠不到一半,馬雲輸定了。

但馬雲其實早就看到了這點,當線上紅利逐漸消失時,他就在2016年提出了新零售,大舉向線下進攻,搶佔線下零售市場,畢竟中國地大物博,無論電商如何發展,線下才是最大的市場。

5年前,兩首富砸50億做電商“對抗”阿里,大敗而歸後今再次聯手

說回王健林和馬化騰,2014年,萬達、騰訊、百度三家出資50億,聯手成立了一家叫“飛凡”的電商公司,萬達集團他持有股權70%,李彥宏與馬化騰各自佔著15%的股權,這場合作被稱為騰百萬。據說,當時王健林是先找的馬雲,但是馬雲卻很冷淡,於是轉而找了另外兩位大佬。自此後,萬達和阿里就沒有過合作,據說雙方是競爭關係,不能合作。

騰百萬當時成立的時候可以說是聲勢浩大,來勢兇猛,畢竟三家都是當下最牛逼的公司之一。但往往叫的響亮,失敗的也快,到2016年,三家基本上沒人提“騰百萬”了,算是失敗了。不過,萬達依舊在做著自己的電商,雖然也是一路坎坷,幾乎每年都換一個CEO,至今也還在摸索。三家這麼有實力的企業合作,本來是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可是為什麼沒鬧出什麼動靜呢?

5年前,兩首富砸50億做電商“對抗”阿里,大敗而歸後今再次聯手

首先,三家都沒有電商基因,萬達是做線下實體起家的,也是做房地產的,沒有任何的電商經驗。騰訊和百度都自己做過電商,算是有失敗的經驗,但都是因為沒有電商基因而失敗的,而且主導者是沒有電商經驗的萬達。

其次,電商人才的短缺,雖然也花重金請了一些有經驗的電商人過來操盤,但是卻與做實體出身的王健林很難達到意見一致,基本上都是一個執行者,沒有決策權利。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每個CEO都是走馬觀花,很快離職,團隊一直不穩定。

第三,三家不同的公司,都非常大,想要打通合作,就要協調各個部門。在頂層的理念都達成了一致,但是往下執行時,各個公司的各個部門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阻力很大,很難執行下去。最後大多隻做了一半,運營就沒有下文了。別說是誇三家公司的合作,就是同一個公司的不同業務部門間的合作,都可能很難達成一致。

5年前,兩首富砸50億做電商“對抗”阿里,大敗而歸後今再次聯手

最後,沒有真正的投入。從股份比例上來說,騰訊和百度實際上都只是簡單參與一下,把所有的事情丟給萬達來做,他們並沒有想做的多大,畢竟自己的核心業務是其他的,而不是電商。萬達可能對電商的渴望比較強,但是他們沒有。像騰訊都是投資其他電商平臺,來與阿里對抗。所有,不積極組合在一起,是很難成事的。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電商的環境,2014年,阿里和京東都上市了,實力和地位已經是無人能敵,根本就沒有多少機會給其他對手,雖然拼多多突襲成功了,但是當時的萬達電商,一直都沒有找到方向。應該來說,至今萬達電商都是一個失敗的案例,沒有找到好的模式。

面對三家強勢的合作,馬雲一點都不擔心,還曾說三個和尚沒水喝,沒想到最後給應驗了。如今,新零售如火如荼,王健林和馬化騰再次牽手,慢了馬雲近2年的合作,能否對阿里新零售造成衝擊呢?只能拭目以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