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首提“收縮型城市”,釋放什麼信號?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重點建設任務》,其中首次提出“收縮型城市”概念。

該文件明確指出,“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對於城市的人口增長、規模擴張,以及由此帶來的“城市病”,許多人有深切體會。而對於城市的“收縮”,感覺相對陌生。


國家發改委首提“收縮型城市”,釋放什麼信號?



“收縮型城市”這個新概念,提醒我們走出傳統觀念誤區和路徑依賴,必須全面、客觀地看待城市發展問題,因地制宜開展城市規劃和城市治理。

與“收縮型城市”相近的概念,是“收縮城市”。它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德國,是指那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區域,在超過2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內,經歷人口流失及以某種結構性危機為特徵的經濟轉型現象。這顯然是具有衝擊性的,但從世界範圍來看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19世紀以來,人口向城市集聚及城市的繁榮,使得城市化和城市經濟崛起成為發展的“標準路徑”,“增長”和“擴張”成為主流城市發展理論與規劃政策的基調。但20世紀70年代以來,因產業轉移、人口老齡化等交疊影響,全球約有超過1/4城市出現了明顯的人口流失、經濟衰退以及隨之而起的“城市收縮”過程。

例如,美國的東北部——五大湖一帶曾經集聚著不少鋼鐵製造業為主的城市,當完成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轉型後,這些城市的工廠紛紛關門,被稱為“鐵鏽地帶”。

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吳康介紹,歐美對城市收縮的認知經歷了“輕視—對抗—接受—利用”的變化。

在一段時期內,由於傳統城市增長理念的根深蒂固,人口流失等收縮現象被認為是暫時偏離主流的“少數派”。之後雖然得到了普遍關注,但主流觀點仍將“收縮”視為城市發展歷程中短暫可逆的局部現象,因此主要著眼於恢復再增長並實現未來的繁榮。

城市收縮治理效果的不明顯,部分學者開始探討城市“變小”的好處,並探索在慢增長或逆增長(收縮)的情境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在我國,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收縮型城市現象。吳康副教授選擇了694個城市樣本研究顯示,2007至2016年間,中國有84座城市出現了“收縮”。這些城市都經歷了連續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減少。

這些收縮型的城市有不少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也有專家分析發現,一些以製造業為主的中小城市,也發展緩慢,甚至出現收縮。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很多中小城市人口在向一二線大城市轉移。

那麼,中小城市如何應對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城市收縮”?

專家認為,應將“收縮”看作一箇中性詞,而非貶義詞。當前部分城市出現的局部收縮或人口流失,不等同於城市衰退。

城市規劃不能一味地沿循擴張的思路來做,這不僅違反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且容易造成資源配置的錯位和浪費。

要適時調整“做大規模”“極力擴張”等傳統思路,追求內涵發展、精明發展。這也就是國家發改委文件提出的“瘦身強體”,通過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切實增強市民的幸福感。

從這個角度看,正視並且重視“收縮型城市”,是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

國家發改委首提“收縮型城市”,釋放什麼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