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每當提及日系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兩田一產(豐田、本田和日產),而其它品牌經常被忽略了,比如有著“東瀛寶馬”之稱的馬自達。

馬自達一直崇尚以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其創馳藍天的技術令人敬佩。然而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最近的銷量卻並不如人意。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4月份,馬自達在華總銷量為16919輛,其中長安馬自達貢獻了10540輛的銷量,同比下滑28%;一汽馬自達銷量為6379輛,同比下滑35%。今年1-4月,馬自達的累計銷量為69385輛,較去年下滑32%,這已經是其連續12個月銷量下滑了。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問題出在哪兒?

每日車訊認為,馬自達雖然是日系技術派中的一股清流,但孤芳自賞不接地氣的風格影響了其銷量。

車型數量少。目前馬自達在中國的兩家合資車企長安馬自達和一汽馬自達,共有CX-4、阿特茲、昂克賽拉、CX-5和去年上市的CX-8等為數不多的幾款車型,其它純進口車型,因銷量太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比本田豐田數十款車型幾乎涵蓋各個細分市場領域的佈局,馬自達的存在感實在太弱。在消費者選擇多元化的今天,產品稀少無疑讓消費者選擇範圍小了許多,自然成交機會就更少了。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產品更新較慢。自馬自達提出創馳藍天技術以來,其量產車型上市後一度助力馬自達迎來一個銷量豐收期,然而,第一代創馳藍天技術已經問世快10年了,而新一代創馳藍天技術何時引進中國還沒有具體日程表。遠的不說,就是全新一代昂克塞拉的上市都要下半年去了,現款昂克塞拉上市多年,其競爭力已經較弱了,在新品上市之前,拿什麼有競爭力的產品來銷售呢?在市場選擇如此豐富的時代,誰又會願意僅僅為了一項技術而苦苦等候?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價值營銷”導向失策。今年四月上海國際車展期間,馬自達(中國)董事長渡部宣彥在馬自達展臺上表示“我們還會繼續堅持‘價值銷售’”。然而,在每日車訊看來,堅持價值營銷沒錯,但是這不接地氣的價格,是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被市場認可啊。

以CX-8為例,其25.88-33.08萬元的指導價,比漢蘭達、銳界高出不少,消費者只能用腳投票了。其結果就是今年前三月CX-8的市場銷量僅有502臺,直接啪啪打臉馬自達的“價值營銷”。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此外,近日,一汽內部員工購車價透露出來的車型中,只有一汽馬自達的優惠幅度是最少的,部分車型僅有3000元的優惠幅度,如果選定顏色還要加價2000元,這樣的優惠,還不如直接去外面經銷商那兒拿優惠呢!

出路在哪裡?

品牌自帶運動基因,確實是馬自達的一張好牌,但如今,打著年輕運動基因的車型可多了去了,今年湧現的一眾轎跑SUV,以及自主品牌的領克、WEY,甚至豪華品牌緊湊級車型等,哪家不是標榜年輕和運動。WEY VV7上市一年左右就推新款,更有奇瑞瑞虎8上市一年直接就推換代車型了。相比之下,更新產品慢的馬自達自然會被淹沒在市場中。

說到底,是優秀的對手太多了,馬自達已經不入消費者的法眼。

可是,出路在哪裡?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馬自達首先想到了換帥。今年2月情人節這天,馬自達宣佈其中國市場支援部部長及川尚人正式出任長安馬自達副總裁兼銷售分公司總經理,負責銷售、營銷及服務領域。緊接著5月5日,五一假期後第一個工作日,長安馬自達宣佈,馬自達全球商品市場營銷部部長、北美公司副總裁中島徹取代田中英明,擔任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自達希望通過長安馬自達的換帥,帶來新的市場策略,應對銷量不斷下滑的中國市場。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加強新品投放也是一步好棋。渡部宣彥此前已表示,將通過全新一代馬自達3(中國市場稱昂克塞拉)的投放,加上已經投放市場的CX-8,此外,還有未來有望引入中國的CX-30,力求以更豐富的車型,提振旗下產品的銷量。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另外,馬自達還將進一步強化其宣導的“價值營銷”,充分展示馬自達產品的優勢,讓消費者對品牌、技術和造車理念更加認同。不過,理想固然美好,但現在激烈的市場環境和馬自達的現狀,是否允許其從容佈局,我們持保留態度。更何況,比起降價等簡單粗暴的市場營銷手段來說,其對銷量提升的效果有待觀察。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寫在最後

馬自達已經連續12個月出現銷量下滑,冰凍三尺,自然非一日之寒,就算換帥,也不能對銷量起到“打雞血”的提振作用。馬自達依然堅持著對汽車技術的理解和執著,但在解決消費者痛點方面,卻沒有做到更有競爭優勢。


馬自達在華陷入瓶頸,連續12個月下滑,降價才是“解藥”?



這個市場上,堅持不降價的品牌,大多已被消費者遺忘了,那麼馬自達還要不要再繼續固執下去?在我們看來,更多的銷量才是對價值營銷最好的詮釋,我們不希望一個有技術的馬自達,只留下一個失落的背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