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出征的北伐軍為何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而不打其他軍閥?

程路峰


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較為混亂的一段時期,雖然民國政府名義上完成了對全中國的統一,但是實際上卻還是各方軍閥各自為政,佔山為王的時代。在東北有奉系,在山西有晉系,在廣西有桂系,在四川有川軍,在廣東有粵系。



不過在北伐之前,中國的主要軍閥還是集中在張作霖,孫傳芳,吳佩孚這三派。之所以只攻打這三個人,原因在於他們都是北洋軍閥的餘孽。張作霖的奉系軍閥是從袁世凱執政以後,就一直以北洋軍自居。雖然他遠在關外,但仍然受袁世凱的節制,袁世凱去世以後,張作霖幾次入關,也是想接管北洋軍政府的最高權力,而吳佩孚的直系,孫傳芳的直系都是如此。

國民革命軍從一開始所針對的主要目標就是北洋軍閥,正所謂“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只要把這三大軍閥打垮,中國歷史上赫赫一時的北洋軍閥就基本上宣告結束,而國民革命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取代北洋軍閥。


其二,也是地理位置的限制。廣東國民政府位於廣東,他的進攻目標只能是向北或者向西。而當時位於西邊的廣西李宗仁已經進入了國民政府,所以不可能發起進攻。而更遠的貴州和雲南雖然還有軍閥存在,但是國民革命軍進攻貴州和雲南所得到的回報當然沒有,直接進攻孫傳芳,張作霖,吳佩孚的高。因為那裡不僅地形複雜,不適合用兵,而且沒有進攻的價值。

其三,孫傳芳,張作霖,吳佩孚所掌握的地盤集中在長江流域和華北地區,這是自古這是中國的中原地帶,也是自古以來歷代王朝的核心區域。這裡不僅經濟發達,而且可以輻射四周,只有掌握了這三個人控制的地盤才能夠明正言順的成為正統。所以國民黨擊敗這三個軍閥以後,就宣佈完成了統一,而各地軍閥名義上也順從了國民政府政府的統治,原因就在這裡。


圍知歷史


為什麼北伐軍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而不打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馬步芳、劉湘、楊森、龍雲等軍閥?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的瞭解民國時期的軍閥!

軍閥其實都是來源於清末新軍,不同的在於中央和地方,中央就是北洋新軍,演變為北洋軍閥,而地方就是地方新軍,形成地方軍閥如桂系軍閥、滇系軍閥。

在袁世凱死前,孫中山就聯合蔡鍔等地方軍閥發起“護國”“護法”等反袁反北洋軍閥的鬥爭,後來袁世凱、蔡鍔他們這一輩的死了,北洋軍閥就分為三個派系,一個是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一個是以馮國璋(後被曹錕、吳佩孚蓋過勢頭)為首的直係軍閥,還有就是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可以說,誰主導了北洋政府,誰就是中國的老大,在這一時期,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張作霖等輪換執政,根本沒有南方革命軍什麼事,而且孫中山的自己的“北伐”(就是孫中山指揮的護國護法什麼的全失敗了)。

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通過國共合作,獲得了蘇聯的支持,趁著北洋軍閥戰亂,努力發展自己,到了1926年北伐前期,也正是奉系打敗直系(皖系之前已經被直系幹掉了)的時候。

如上圖,1926年北伐之前,可以說廣州國民政府是在桂系的地盤上建立的,也就是獲得了桂系的支持,這個桂系軍閥已經不是原來的桂系軍閥,而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在1927年滇系軍閥也由龍雲取代了唐繼堯,成為“新滇系”。

當時革命軍主要是進取中原,不願染指四川,這就解釋了題中,為什麼北伐不打李宗仁,不打龍雲的原因。


但是北伐軍為什麼不打馮玉祥和閻錫山呢?

因為,他們也是自己人!馮玉祥和閻錫山按理說都應該算是北洋老人,但是他們都處在北洋軍閥的邊緣,閻錫山幾次想進軍北京都被打回來了,而馮玉祥前後幾次倒戈,把北洋中的皖系、直系、奉系得罪了個遍,因此,在北伐之前應李大釗的邀請回陝西策應北伐。

馮玉祥和閻錫山也是北伐的軍隊,只不過他們不是蔣介石直接領導的北伐軍,而是在北洋政府的西部與北伐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而北洋軍閥到北伐時期,經過近十年的鬥爭,皖系徹底從被打敗了,北洋政府形成了以奉系軍閥為主導,直系為輔的局面,北伐開始的時候,北洋軍閥內鬥還沒停止,吳佩孚在二次直奉戰爭中大敗,還沒喘過氣;孫傳芳也是通過兩年剛興起,腳跟還沒站穩,就趕上北伐了,所以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時機剛剛好!

北伐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國民革命打擊北洋北洋,而是一次新軍閥取代老軍閥,地方軍閥取代中央軍閥,是蔣介石、聯合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打擊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的一次最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北伐過後,軍閥割據煥然一新,但只是老人換新人,從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派系林立的問題,這也是國民黨後來敗北的主要原因。


史論縱橫


一九二六年春,廣東國民政府在先後肅清廣東內部反動軍閥,完成軍權、財權的統一,根據地更加鞏固,這就為進行北伐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九二六年六月,直、奉軍閥吳佩孚、張作霖在北京密謀策劃,企圖聯合起來向南方的國民政府發動進攻。在這種形勢下,廣東國民政府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進行北伐。七月九日,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這時的國民革命軍有八個軍約十萬人。以蔣介石為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何應欽、譚延闓、朱培德、李濟深、李福林、程潛、李宗仁、唐生智為一至八軍軍長。除了第五軍留守廣東外,其餘七個軍都揮師北上。

當時北洋軍閥有直系吳佩孚二十萬人,佔踞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及陝西、河北的一部分,控制著貫穿南北的京漢(武漢)鐵路。奉系張作霖擁兵三十餘萬,佔踞東北各省以及京、津兩地,控制著津浦路北段。直系孫傳芳兵力二十萬人,佔踞著江西、江蘇、安徽、福建、浙江五省。

廣東國民政府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和對方內部矛盾,確定北伐戰爭先打吳佩孚,後打孫傳芳,最後消滅張作霖。吳佩孚在北洋軍閥中比較薄弱的一環,由於受到馮玉祥軍隊的牽制,已經處於南北夾擊的狀態中,湖南內部正在發生分化。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國民革命軍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主力,由原來八軍十萬人,擴大到二十軍二十五萬人。之後各地的中小軍閥紛紛倒向南方的革命政府。不久後張學良易幟,國家形式上得到了統一。



行雲流水1437995


因為其他能阻擋北伐軍的北洋軍閥在北洋軍閥們自己的內戰中都被消滅了。

從袁世凱建立北洋軍之後,北洋大致分為兩大派系:直系和皖系。而張作霖的奉系只能算旁支。

所謂皖系還真不是說領軍將領都是安徽人,而是這個派系的首領是安徽人段祺瑞,說實話,段祺瑞和後來的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甚至蔣介石都不一樣,他不單純的依靠軍隊,或者說他還真沒有東北軍之於張作霖、中央軍之於蔣介石、北洋第三師之於吳佩孚那樣的嫡系部隊,他更多是靠他主政北洋政府中央以及多年以來在北洋系統內的威望。

可以說段祺瑞還算是舊中國最後一個政治家色彩比較濃厚的軍閥。

當然,皖系最後被直系打垮原因也在於此:和軍隊關係沒有直系緊密。

說完皖系再說直系,直系第一代大佬是馮國璋,他和段祺瑞很像,他們都是做官而不是做軍閥,所以段祺瑞憑藉政治手腕屢次戰勝馮國璋。

但是等曹錕和吳佩孚上臺就不一樣了,他們和軍隊的關係比段祺瑞可緊密多了,說實話,老說北洋軍閥,北洋軍閥,北洋要到曹錕和吳佩孚、張作霖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北洋軍閥。

直皖大戰以直系勝利而告終,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忠於皖系的北洋軍閥或被消滅,或被架空,或被迫下野,總之北洋軍閥數量在直皖大戰過後已經大大減少了。

而這個時候不被直皖放在眼睛裡的張作霖已經悄然在日本人幫助下完成了東北的“一統”,緊接著就是直奉爭霸。

兩次直奉戰爭的結果就是北洋嫡系被旁支徹底打垮,直系最核心武力,號稱天下第一的北洋第三師完全被打垮。

這個時候孫傳芳都還沒有出現呢。

張作霖打垮曹錕和孫傳芳後志得意滿,還任命楊宇霆做江蘇督軍(直接導致郭松齡反奉),但是奉軍軍紀實在太壞,具體不展開,總而言之,惹惱了孫傳芳,起兵驅逐了奉軍。

也就是說1925年孫傳芳才登上歷史舞臺,別看孫傳芳號稱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其實軍隊勢力很差,畢竟之前才是旅長。軍隊軍服都破破爛爛,被稱為“漁網裝”。

而奉系這邊剛好也經歷了郭松齡反奉事件,奉系新軍元氣大傷。

也就是說等到北伐軍北伐的時候,北洋只剩下聚攏殘兵敗將的吳佩孚,元氣大傷的張作霖和根基淺薄的孫傳芳。

所以不是北伐軍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而是隻有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給北伐軍打。


蘭臺


整個民國,幾乎就是軍閥混戰的時代,從1912年民國肇始,到1949年結束,38年的時間內可謂是城頭變換大王旗,大大小小的軍閥難以計數。

籠統地說,民國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是1912年到1928年的北洋軍閥時期,二是1928年到1949年的國民黨新軍閥時期。

在北洋軍閥時期,中國政府是北洋政府,在國內則是北洋軍閥和地方軍閥並立。北洋軍閥組織上由李鴻章的淮軍孕育而來,但其形成是由北洋大臣袁世凱天津小站編練新軍,而地方軍閥則是由清末編練的地方新軍形成。

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閥混戰最主要的就算北洋軍閥皖系、直系和奉系的爭鬥,地方軍閥除了南北對峙的時候露露臉,其他時候也互掐,但並不能影響到北洋政府。

當時間來到1924年,地方軍閥逐漸開始輪換,各方首領大多換人,即便不換,地方軍閥的站隊也發生了變化,最主要的就是他們都名義上或者實際上跟廣州政府有所關聯。

比如閻錫山,他是從辛亥革命走過來的老油條了,奉行“保境安民”政策,拒絕參加軍閥混戰。屬於國民黨和北洋軍閥共同拉攏的對象,再者他的地盤山西離廣州政府還遠著呢,必須要打敗吳佩孚才能跟山西相接壤。

馮玉祥不用說,倒戈將軍,1926年9月率部在五原誓師,聲援國民政府的北伐,決定“固甘援陝,聯晉圖豫。”是廣州政府的盟友,當時肯定不打。

李宗仁是新桂系首領,新桂系和舊桂系的交替是最典型的地方軍閥換人,李宗仁更是非常擁護三民主義,力主策動北伐,北伐軍的主力就是兩廣軍閥的部隊。

馬步芳是後起之秀,當時還沒起來,還是馮玉祥的馬仔,北伐軍也不會去動他。

劉湘和楊森都是川系軍閥,當時四川軍閥數量不少,都是在互相傾軋或者跟滇軍死磕,龍雲正是滇軍唐繼堯手下的軍長,所以這三人都無暇他顧,再加上他們的地盤在西南,廣州政府志在問鼎中原,在他們不搞事的情況下不會先去搞他們,只是留下第5軍鎮守廣州防備滇軍入侵。

其實一句話說明,廣州政府畢竟實力有限,1926年7月9日誓師北伐時,北伐軍共八個軍,約10萬人,加上廣東的留守部隊和預備隊,也才15萬人左右。

而在對面,北洋軍閥三位大佬,吳佩孚盤踞在兩湖、河南,擁有25萬軍隊;張作霖控制東北、華北的熱河、直隸和山東,左右北京政府,擁有35萬部隊;孫傳芳佔據東南五省,擁兵20萬,每一個實力都遠大於北伐軍。

北伐之初,不僅北洋軍閥不認為北伐軍能夠幹掉他們,北伐軍自己也覺得不能同時搞掉三大軍閥。所以北伐軍初期的口號就是隻打吳佩孚,不理孫傳芳,聯合張作霖。

三大軍閥跟上面那些地方軍閥不同,他們是北洋軍閥的嫡系,手裡握有明面上的中央政府北京政府(北洋政府),而且個個實力雄厚,都有武力統一之心,是廣州政府的大敵。

其中,吳佩孚佔據的湖南是北伐軍跟北洋軍閥首席爆發劇烈衝突的地方,圍繞著湖南的爭奪,北伐戰爭正式開始,而湖南是北上通道,北伐軍是一定要拿下的。

相比之下,孫傳芳態度沒有吳佩孚那麼堅決,而且在等著坐收漁利,態度很是曖昧,北伐軍就將其暫放一邊,等收拾了吳佩孚再回來對付孫傳芳。

而張作霖太遠,能夠利用他與吳佩孚的矛盾聯合進攻吳佩孚更好,就算不能,給張作霖一些許諾讓他坐著看,那對北伐軍也很有利。

當然,當相繼消滅吳佩孚和孫傳芳以後,北伐軍還是跟張作霖槓上了,奉軍戰敗,張作霖退回東北,在路上被日本人炸死。

此後國共兩黨決裂,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並開始對其他地方軍閥進行收編和消滅。各地方軍閥紛紛表示擁護國民政府,直到東北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東北,國民政府在形式上一統全國,接過北洋政府中央政府的名號。

但軍閥依然存在,新的軍閥混戰一觸即發,不過這事國民黨新軍閥時期的事了。


平沙趣說歷史


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雖然歷經挫折,但是孫中山始終矢志北伐,意圖推翻北洋軍閥,建立國民政府。孫中山去世後,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繼承遺志,誓師北伐。北伐的目標,則是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當時全國各地遍佈軍閥,為什麼北伐軍單單以這三個軍閥為目標呢?



第一,北伐的主要目標是推翻北洋軍閥把持的北洋政府,建立新的國民政府。無論是直系吳佩孚,還是“東南王”孫傳芳,亦或是奉系的張作霖,三個人都是實力最為強大的北洋軍閥。因此,毫不意外的,他們也成為革命黨最主要的敵人。

辛亥革命勝利以來,雖然歷經多次戰爭,軍閥割據現象更是遍佈全國,但是,中國最主要的兩大集團,仍然是北洋軍閥把持的北洋政府和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北洋軍閥時期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戰爭,如直奉戰爭、直皖戰爭、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不是北洋軍閥之間的混戰,就是北洋軍閥和革命黨之間的戰爭。



除此之外,遍佈全國的大小軍閥,都不具備左右時局的力量。因此,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為首的三大北洋軍閥,才是革命的主要敵人,其他各地的小軍閥,不過是疥癬之疾。

第二,當時北伐軍的三大目標,吳佩孚佔據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省,孫傳芳佔據了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東南五省,而張作霖則佔據了東北三省、山東及平津地區。


從這三大北洋軍閥佔據的地盤也可以看出,他們佔據了當時中國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因此,只要北伐軍能夠擊敗這三大軍閥,就相當於控制了中國最精華的地區,完成自古以來佔據天下的核心任務——定鼎中原。而一旦中原定鼎,邊疆各省不過傳檄而定。

第三,廣州國民政府誓師北伐時,北伐軍的總人數只有10萬人,而面對的敵人孫傳芳有20萬大軍,吳佩孚有20萬大軍,張作霖更坐擁40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可以說,北伐軍面對的敵人在兵力上擁有壓倒性優勢。因此,北伐軍既沒有足夠的兵力和實力,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向其他軍閥發動進攻。



更何況,在兵力不足的前提下,向所有軍閥發動進攻,將包括地方軍閥在內的中國軍閥們,推到自己的對立面,無疑是十分愚蠢的。而能夠以少勝多,僅用半年時間就飲馬長江,取代北洋軍閥的北伐軍領導人們,當然不會如此不智。

第四,除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這三個北伐軍的主要目標之外,中國當時存在的其他軍閥,並非都站在那廣州國民政府的對立面。如西北軍首領馮玉祥和山西王閻錫山,在審時度勢之後直接加入了北伐軍。



其他如“雲南王”龍雲,四川諸多軍閥,西北諸馬等,面對北伐軍的節節勝利,都先後主動或被動的加入了國民政府。如“雲南王”龍雲,他在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之後,才奠定了他雲南王的地位。而西北諸馬,則大部投入了西北軍馮玉祥的麾下。其他各路軍閥在看到北伐軍席捲天下的大勢之後,也紛紛投入了國民政府的懷抱。


鳶飛九天2018


做事情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打仗更是,講究的是戰略戰術。經過連年的你爭我奪,當時的國內局勢大體如下。先說說提到的那些軍閥們的狀況。

馬步芳(1903~1975),1926年的馬步芳剛剛23歲,羽翼未豐,剛剛投入馮玉祥麾下不久,北伐時他還稱不上軍閥。

龍雲(1884~1962),那時是滇軍唐繼堯手下的軍長,1927年才發動政變推翻唐繼堯,此後他接受南京政府委任,任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後被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主政雲南18年。北伐時第5軍大部留守廣州,李濟深坐鎮指揮,防備滇軍唐繼堯的入侵。

劉湘(1888~1938),楊森(1884~1975),這兩位川軍大佬,一直忙著和滇軍鬥法,相互之間也時有傾軋。1926年6月,劉湘派代表會晤唐生智,表示要參加北伐。11月,劉湘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21軍軍長。楊森屬於騎牆派,一面響應北伐,一面和吳佩孚暗通款曲。1928年,因為庇護兵敗入川的吳佩孚被南京政府免職。

閻錫山(1883~1960),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脫離改組後的國民黨。支持袁世凱,支持段祺瑞,相繼失敗後,奉行“保境安民”政策,拒絕參加軍閥混戰。為保護自己地盤不被馮玉祥的西北軍侵佔,1926年初聯合吳佩孚、張作霖共同對馮作戰。屬於國民黨和北洋軍閥共同拉攏的對象。1927年,閻錫山宣佈服從三民主義,改稱國民革命軍晉綏聯軍總司令。

李宗仁(1891~1969),1926年之所以能以恰當的時機誓師北伐,就是李宗仁力主策動的。經過多年混戰,李宗仁、沈紹竑、白崇禧後起之秀率部打跑了盤踞廣西多年的陸榮廷、沈鴻英等舊軍閥。1923年,白崇禧作為代表去粵面見孫中山,表示不要糧、不要餉、不要槍,只要三民主義。1926年1月26日,桂系第一次和汪精衛會面。後來雙方正式提出統一兩廣的方案,以圖問鼎中原。而觸發北伐的源頭,是當時湖南省長趙恆惕(1880~1971)和唐生智(1890~1970)

爭權,吳佩孚藉機征討趕走趙恆惕的唐生智,李宗仁派第7軍派1旅入湘協助,才守住衡陽一線。成騎虎難下之勢,李宗仁認為此時是北伐最好時機,在廣州到處遊說,終得第4軍軍長李濟深大力支持,北伐計劃自此展開。所以北伐伊始老蔣是總司令,唐生智是前敵總指揮。

馮玉祥(1882~1948),幾次倒戈後通電下野出國,1926年8月從莫斯科回國,1926年9月率部在五原誓師,聲援國民政府的北伐,決定“固甘援陝,聯晉圖豫。”

分析下來,需要打的北洋軍閥就是佔據湖北、河南、直隸的保定、大名一帶,掌控京漢線的吳佩孚;以閩、浙、贛、蘇、皖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名義統治長江中下游的孫傳芳;以及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的熱河、直隸和山東的張作霖。他們有野心、有實力,對革命是堅決反對,一旦停止內部爭鬥,必會揮師南下,以湘鄂為基地威脅兩廣。


“遠交近攻”的戰略自春秋戰國以來,常用不衰。國民革命軍制定的也是各個擊破、分化瓦解的策略。第一進攻目標是吳佩孚,不僅因為他佔據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上,更是因為孫傳芳因吳佩孚和張作霖不計前嫌的合流憤然不已,如果攻打吳佩孚,孫傳芳不會援手。吳佩孚的兵力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受到重創,還沒有完全恢復。當時還分兵在北京的南口和馮玉祥部交手,首尾難顧,回師南下後被北伐軍連連打敗。可是又忌憚張作霖會藉著出兵的機會吞地盤,不敢讓奉軍跨界幫忙。直至慘敗才入川躲避。第二進攻目標是孫傳芳,張作霖擔心孫傳芳倒戈遂前去拉攏,不敵北伐軍時,孫傳芳轉而投靠張作霖。

張作霖本來是打算與老蔣和談的,可惜雙方的後臺利益不同,只好在武力上見真章。奉軍不敵,意圖退守東北。未成想張作霖返奉途中在皇姑屯遭日本人暗算身亡,張學良不久後通電易幟,全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今安在的文史情緣


因為國民黨是要和北洋政府爭奪政權,北伐軍針對的只是北洋系的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其他地方軍閥皆是合作的對象。

自從1912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戰亂的大格局,就是國民黨系統與北洋系統的對抗(當然,其中也有不少兩個系統內部的戰爭),如二次革命、護國戰爭、護法戰爭等。雙方征戰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奪取中央政權。孫中山想要成為中央政府的控制者,北洋軍閥要保持北洋政府的權威。

這裡面,從二次革命失敗到黃埔軍校建立的十餘年時間裡面,國民黨是沒有自己的軍隊的。所以,孫中山能依仗的武裝,就是各地方軍閥,尤其是南方的滇系(唐繼堯)、老桂系(陸榮廷)、粵系(陳炯明、許崇智)等。

這就造成了國民黨長期戰略的特點,即儘可能爭取和聯合地方軍閥,對抗北洋軍閥。甚至對於北洋軍閥內部的派系,也是儘可能分化瓦解,拉一個打一個。

1924年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後,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軍隊,由此開始對過去只能一味籠絡的地方軍閥實行恩威並舉,打垮了不聽話的陳炯明、劉震寰等人。但即使如此,國民黨的戰略依然很明顯,就是要直搗腹心,專打與國民黨苦大仇深的北洋系軍閥。對於其他地方軍方,還是儘可能籠絡,如果能成為同盟最好,否則能中立也是不錯的。

至於題主列舉的這些地方軍閥,雲南是孫中山的老合作對象,龍雲基本上還是傾向於支持國民黨政府的,朱培德是北伐軍的第三軍軍長。廣西的李宗仁傾向進步,在1926年消滅老桂系統一廣西后,宣佈支持廣東革命政府,李宗仁擔任第七軍軍長。湖南的譚延闓、唐生智彼此內亂,遭到吳佩孚趁機強佔,因此都加入了北伐軍,分別擔任第二軍、第八軍軍長。另一位湘軍元老程潛則擔任第六軍軍長。此外第四軍李濟深、第五軍李福林是粵軍。

山西的閻錫山和陝西的馮玉祥,雖然位於北方,和北洋系矛盾重重。在北伐開始後不久,馮玉祥的國民軍就宣佈響應北伐。閻錫山後來也一起反對北洋軍閥。

川軍當時還在繼續打內戰,整體來說,屬於既不幫助北伐軍,也不阻礙北伐軍,所以也沒必要去招惹。至於西北馬家軍,就是割據一方的土霸王,只要北伐軍打垮北洋政權,他們自然傳檄而定,何必分散兵力去千里征服呢?

實際上就連對北洋系三大軍閥,1926年的北伐戰爭都採取了很明顯的各個擊破策略:先打和國民黨矛盾最深,又直接在和國民政府爭奪湖南省的吳佩孚,而對孫傳芳暫時保持中立,對曾經和孫中山聯合反吳佩孚的張作霖,更是虛以委蛇。等到把吳佩孚打得差不多了,再東向對付孫傳芳。等吳佩孚已經完全覆滅,孫傳芳也兵敗如山倒之際,張作霖才參加進來。等於是將三個敵人一一擊破,取得了戰略上的最大有利格局。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更多精彩歷史話題共享,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


巴山夜雨涮鍋


北伐是當時龜縮在南方的革命軍籌劃已久的一場必然要打的戰爭,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組建軍隊的目的也是為了北伐,只是他在1925年突然病逝,後來廖仲愷又慘遭暗殺,所以北伐的重任便落到了蔣介石的頭上。

孫中山的突然去世,著實讓蔣撿了個大便宜。

首先,我們應該要弄清楚為什麼是“北伐”,不是西伐、南伐?

因為當時國民政府所要討伐的目標對象主要是處於北方的軍閥,所以稱之為北伐。北方的軍閥是什麼軍閥?自然是北洋軍閥,袁世凱病逝後北洋系統逐漸分裂,主要形成了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馮國璋、曹錕和吳佩孚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皖系在輸掉了1920年的直皖戰爭以後便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直系輸掉了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取得北京政府的控制權,但是直系並沒有徹底垮臺。

此時,北方數省仍然掌握在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等北洋軍閥的手裡,所以北伐的對象也以他們為主。

當然,晉系閻錫山也在國民革命軍的討伐之列,馮玉祥當時的情況則比較特殊。

龍雲是滇西軍閥首領,劉湘和楊森是川系軍閥,要麼是在西南,要麼是在西北,西北的馬家軍對局勢的影響更是微弱。中國自古有“定鼎中原”的說法,意即拿下了中原要地,便可憑藉中原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迫使邊緣地區向中央臣服。所以,蔣介石北伐只要拿下了由北洋軍閥佔據的中原地區,龍雲、劉湘等人也只能捏著鼻子承認國民政府的正統地位,如此便可完成統一,這也是蔣介石集中主要力量攻打北洋軍閥的原因。

不論是直系的吳佩孚、孫傳芳,還是奉系的張作霖,在充滿生命力和鬥志的北伐軍面前,統統崩潰了,張作霖也在1928年被迫返回老巢,意圖在東北老巢蟄伏,待勢而起,沒想要一場皇姑屯事件要了他的老命。

此時的馮玉祥和閻錫山將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當時的馮玉祥被奉系和直系逼得出走蘇聯避難,北伐成為了他回國並且重新登上權力的舞臺的一個契機,所以他想了想便回國響應北伐了。馮玉祥打著響應北伐的旗號在五原誓師,聚攏舊部、招兵買馬,組建了所謂的國民軍聯軍,然後加入國民黨,當上了國民政府的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是不是很馮玉祥?

閻錫山當然也不賴,眼見著北伐軍打敗吳佩孚、擊潰孫傳芳,直指奉系張作霖,閻老西也坐不住了,所以在城頭掛起了青天白日旗,投入了北伐軍的陣營,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出兵討奉。

馮玉祥和閻錫山不愧是民國兩隻狡猾的老狐狸!我進了你老將的陣營,表面上臣服於你,然後又幫著你打張作霖,你總不好意思打我了吧?當然了,打下來的地盤也不可能老老實實交給蔣介石,所以這也是他們趁機擴張勢力的好時候。

後來,又先後爆發了蔣桂戰爭和蔣馮閻戰爭,即是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幾方勢力聯合起來共同對抗蔣介石,不過最後都被蔣介石成功瓦解。雖然在此期間蔣介石曾被迫通電下野,但是經過這兩次戰爭,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幾乎再沒有人能夠撼動。

蔣介石只打北洋軍閥,是因為只要打下了北洋軍閥,便能夠藉此敲山震虎,讓其他軍閥低頭。當然,也是因為當時的蔣介石沒有兩線作戰的實力。


吾與吾國




北伐軍是國民黨組織的,以打倒北洋軍閥為目標的軍隊,這是由當時的中國政治軍事環境決定的。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華民國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和袁世凱的妥協下成立了,但之後的國民黨和袁世凱展開了明爭暗鬥,雙方的鬥爭讓建設中國的方向的偏離了原來的軌道。這之後,孫中山和袁世凱都走向了獨裁,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絕對忠誠於自己,袁世凱更是搞起了帝制。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內部爆發了激烈的鬥爭。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革命黨和北洋軍閥的鬥爭又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派別鬥爭,這就是發動北伐戰爭的原因。

在孫中山統一廣東和創建黃埔軍校時,就決定了要組織北伐,打倒北洋軍閥。並且在蘇聯的支持下,這項工作一直都在準備中。



北伐軍一共有八個軍,李宗仁就是其中的第七軍的軍長,這就是北伐軍不會打他的重要原因,自己人打自己人那是多搞笑的事。閻錫山早在日本讀書的時候就是同盟會的成員,是孫中山的戰友,北伐軍向北打,他自然是北伐軍的盟友,他自然要支持北伐軍了,北伐軍更不可能打他了。

至於說馮玉祥是北洋系的舊軍官,但北伐是在蘇聯的支持下和共產黨的幫助下進行的。不管是蘇聯人、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給了馮玉祥不少好處。再加上馮玉祥這個人背叛北洋軍閥好多次,早就成了北洋軍閥共同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馮玉祥也和北伐軍是一夥的,北伐軍就也不會打他了。

至於說馬步芳、劉湘、楊森、龍雲這些地方軍閥,他們表面上有時會和北洋軍閥聯合,但和北伐軍比較起來,北洋軍閥還是強大不少的。北伐軍不超過10萬人,但當時的北洋軍閥加在一起約有70多萬人。相比較而言,對於這些地方軍閥來說,還是北洋軍閥更可怕。他們更希望能夠聯合北伐軍削弱一下北洋軍的實力,這樣北洋軍吞併他們的可能性就會小一點,對他們的威脅也會大大減弱。

當然這些地方上的小軍閥也不會直接支持北伐軍,他們沒有什麼大的志向,只求自保,能守住自己這個省的一畝三分地,就非常滿意了。不管是北伐軍還是北洋軍閥,都和自己的利益沒有多大關係,只要他們不來找自己的麻煩就夠了。



北伐戰爭的順利是全國人,包括北伐軍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同時這也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局勢。

上邊說了中國有大量的地方軍閥是兩面派,他們對北伐軍也好,北洋軍閥也好,都是沒有理想和思想態度的,他們更關注自己的利益。

當北伐軍進展順利,拿下湖南湖北和江西時,他們馬上就看出來了,北伐軍還是比較牛逼的,當兩面派是沒看清局勢。當局勢明朗時,他們自然就出兵幫助北伐軍了,以期在將來的政治格局中,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希望能夠成為新政府的元老。

牆倒眾人推,這才是北洋軍閥快速被消滅的根本原因。

當然在當時的中國歷史進程中,不過是在重複歷史的舊事。一開始群雄並起,然後是軍閥混戰,接下來是幾強並立,最後走向統一。

民國曆史也不例外,當北洋軍閥滅亡後,國民黨統一了中國的最關鍵的一些地盤,比如長江中下游這些財稅重地,就開始了真正統一全國的步伐。

統一的過程就是如此,要分主次,先打大的,再來慢慢收拾小的。中原大戰打倒了閻錫山、李宗仁,讓他們只能當一個地方小軍閥,再無挑戰蔣介石的實力。馮玉祥強大的西北軍因為他自己人品太差,直接瓦解。

在這之後,蔣介石曾讓孫殿英、石友三之流去西北和馬家軍搶地盤,失敗後又被閻錫山打擊。



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蔣介石成功的把自己的勢力推進到了四川,並再也不走了。抗戰爆發後,劉湘曾計劃聯合韓復渠對抗中央軍,確保四川是自己的,結果被蔣介石了,韓復渠被槍決,劉湘直接在恐懼中病死。至於楊森早就不成體系,根本沒有能力和蔣介石對抗。

龍雲則在抗戰結束後,被中央軍直接綁架,差一點被剝奪一切權力。後來因為輿論壓力太大,才把他放了回去。但中央軍已把勢力擴張到了雲南,這個地方已經不是龍雲一個人說了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