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豆瓣醬對於四川人很特殊?

罐子裡的豆瓣醬只剩最後一勺了。

口朝下,拿著勺子轉兩圈,把最後的豆瓣醬都倒進鍋裡,一滴也不剩。四川人做菜,從來是離不了豆瓣醬的。

在四川,豆瓣醬一直有著特殊的地位。

01 四川人的胃,是豆瓣醬慣出來的


只有吃過豆瓣醬,才能體會什麼是四川人口中的“紅味”。對於我們來說,菜裡沒有“紅味”,那是不行的。清淡的口味、甜鹹的口味都不是我們的選擇。


為什麼豆瓣醬對於四川人很特殊?



儘管湖南菜和四川菜看上去很像,但湖南菜辣得過於清爽,沒有豆瓣那股醇厚的醬氣,也不是我們的心中所選。

四川人的胃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豆瓣醬給慣出來的。在所有的川菜裡,我們都會把豆瓣醬放進去。就連家裡自己炒火鍋底料,都一定要用豆瓣醬做底子,這樣出來的味道才醬香醇厚。


為什麼豆瓣醬對於四川人很特殊?



豆瓣醬還能讓所有炒菜和燒菜的味道變得層次豐富,水煮肉、乾鍋排骨、麻婆豆腐,或者肝腰合炒這種只要“十八鏟”就能完成的菜,因為加了豆瓣醬,味道都變得跳躍、醇厚和香濃了。

02 豆瓣醬誕生在四川,是上天的恩賜


四川郫縣的豆瓣醬是豆瓣醬之首,它之所以能擁有這樣的地位,是因為裡面所用到的辣椒“二荊條”是四川獨有的品種,而郫縣人做豆瓣的時間剛好是二荊條盛產的時節。以前人們也嘗試過用朝天椒、小米辣還有其他很多品種的辣椒,但做出來的豆瓣醬都不如二荊條。


為什麼豆瓣醬對於四川人很特殊?



豆瓣醬裡的胡豆是當地取材,豆子都是選用當季的新鮮胡豆。胡豆和傳統豆油的配合,讓大多數川味的菜都出不了豆瓣香的圈。

正月剛過,新鮮的胡豆就上市了,曬豆子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一直曬到仲夏的五、六月。豆子發酵會發出臭味,白天需要翻豆子,讓它們曬得均勻,晚上豆子則吸收露水來淨化自己。

豆瓣醬用的二荊條是七、八月產出的,正好是豆子曬好的時節。郫縣豆瓣最初是用仁壽的陶缸來做的,後來陶缸越來越貴,漸漸被榮縣的瓦缸取代了,一般陳化個兩年半,郫縣豆瓣的味道就固定下來了。


為什麼豆瓣醬對於四川人很特殊?



二荊條是一種細長細長,尾部帶彎鉤的紅色辣椒。它自身油分很重,在油鍋裡,辣椒的紅油會自動沿著鍋邊向上翻滾,這種油脂還有一種醬酯香味。除此之外,二荊條的辣椒素含量也比一般辣椒豐富,且口味帶有回甜,吃過的人都會被這種甜辣的味道征服。


03 四川人對家鄉的記憶,總有一瓶豆瓣醬

在外地的時候,最依賴的就是家鄉的豆瓣醬。甜而稠的甜麵醬、鹹香的麻醬和沙茶醬總是不如豆瓣醬的醬香有味道。雖然偶爾也會被日本櫻花醋和意大利黑胡椒醬等舶來品“收買”,但陪伴最長的還是家鄉的豆瓣醬。


為什麼豆瓣醬對於四川人很特殊?


關於豆瓣醬的記憶,對大多數四川人來說是從記事起就有的事了。

小時候,一到夏天,就想著要吃外婆做的豆瓣醬,只要想起那個濃香的味道就已經開始流口水了。好像四川的外婆都是做豆瓣醬的行家,剝豆、煮豆、做豆餅、刷毛、曬醬手到擒來,曬好的豆瓣醬再放到陶罐裡,繃好綠紗網,接著就是難熬的等待了。

小孩子的注意力總是經不住時間的誘惑,不過幾天就把這事給忘了,直到聞到那股突然襲來的醬香味,接著看到外婆在廚房做飯的身影,就立馬站到飯桌前開始乖乖的等待了。那時候的飯菜,每一頓都簡簡單單,又充滿滿足。即使菜吃光了,盤子裡還有醬汁,沾著飯也很好吃。


為什麼豆瓣醬對於四川人很特殊?



豆瓣醬的記憶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和家鄉、外婆有分不開的關係了。

04 在四川,人人都和豆瓣有段情


對於每一個四川人來說,豆瓣醬都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層意義可能是味蕾對川菜的依戀,也可能是長大離家後,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就連二荊條偏偏選擇了紮根四川,這都是一種緣分。

要說豆瓣醬對四川人到底有多重要?

記得有一次過年回老家,走的時候帶了很多外婆準備的大包小包的食物。走到半路,媽媽突然想起來豆瓣醬忘了拿,還專門趕回去拿,走之前對我說了一句,“啥子都可以忘,豆瓣不得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