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很節儉總是偷偷吃剩飯剩菜,該怎麼辦?

大聲叫我董先生


這個簡直戳中所有人的淚點吧。

那讓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媽媽他們總是很節儉?

我是90後,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的爸爸媽媽應該都不會是獨生子女,應該都是在改革開放左右的大環境下,越窮越生的家庭吧,爸爸媽媽那一輩都有兄弟姐妹吧。

那個大環境下,誰家都是幾個孩子連吃飽都是不錯的了,就不要想吃好了。

記得媽媽曾經給我說過他們小的時候,家裡面三個姐姐一個弟弟,最窮的一個月,姥爺只拿了幾毛錢還是幾分錢回家,姥姥沒有讀過書也不會認字,自然也沒有工作平時有時間就去做做臨工,幫被人手工打石子或是幫人抬東西,姥爺那個月拿的錢,姥姥默默的接過手,一個月大家都吃泡菜,家裡研了幾個泡菜罈子,姥姥都還捨不得泡菜全部拿出來,每次就拿一些,吃到月底泡菜都沒有了,姥姥就拿勺舀泡菜水 澆在米飯上給大家吃。

他們小時候只有過年的才有新衣服,而且還不是每人都有,老大才有,老大再把自己的衣服給老二,老二的給老三,老三的給老四........過生日的時候姥姥會給過生日的那個人煮一個雞蛋,給他一毛錢當禮物,他們都會把錢當寶貝一樣存起來捨不得用......

有一次小舅舅生病了,燒成了肺炎,住院打點滴,身為老大的媽媽,就照顧弟弟,記得她給我說姥姥給小舅舅做了個蒸雞蛋羹,媽媽那個時候也是小孩啊,怎麼會不饞嘴呢,她一邊喂舅舅吃飯的時候假裝飯菜太燙試試溫度,就用嘴吃掉湯匙裡面的一半

當時笑聽到媽媽講這些故事的時候只是覺得媽媽怎麼可以這麼壞,好笑而已,現在想想只是覺得淚水在眼裡打轉。

身為老大,家裡的生活重擔自然是要承擔起來的,早早的讀完高中就開始工作,好分擔家裡的重擔,家裡的老二老三老四都在讀書,我知道她何嘗不想讀書呢?就算是參加工作了,工資也是不能支撐家裡的開銷,當時十幾歲的母親揹著竹揹簍 沿著礦車出來的鐵軌一路揀煤渣去賣......

所以當了解到他們的這些故事後,我真的是非常理解他們為什麼節儉的原因,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節下,想讓她享福,她都會渾身的不自在。

現在我也結了婚有了寶寶,和老公也算過的小康,總是想著把父母接過來,在城市裡面,我也能照顧他們,讓他們享享輕福。

結果卻是剩菜剩飯、過期食品捨不得扔;一件衣服穿很多年,即使舊了、不合身了也一直收在衣櫃裡;蔬菜水果都等打折了再買,日用品都買最便宜的;空調、冰箱和取暖器等家用電器捨不得用,怕費電,喝過的礦泉水瓶子飲料瓶子,快遞盒子全部收起來堆在陽臺上準備賣掉……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也是老一輩人的生活習慣。但是對我現在的我來說這一些節儉的習慣,似乎有些“過頭”了。

“過度節儉”,他們的這些習慣真的很難改。

有時候勸他們幾句,過夜的菜不能吃,會產生硝酸鹽,反而會被父母嘮叨,看不慣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天天下館子吃飯,亂買東西,這個時候我就讓他們看新聞,比如看頭條,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進行勸解,因為太多的事情從我們的口中說出來他們是不會相信的,反而別人說新聞說他們會深信不疑,所以其實只需要我們耐心的勸導,多和老人在一起生活,在生活上多磨合,慢慢引導他們,畢竟老人節儉了幾十年,現在想讓他們一朝一夕就改過來,是很困難的。


是番茄啊


兒時的記憶裡,家裡種了30多畝的田地,大哥參軍去了部隊,姊妹五人在家,勞動力只有大姐和母親,父親在區上當通訊員,(李先念總理)在五里界區上時手下的通訊員,父親時常談起的。我二姐,二哥上小學三年級,我一年級。成了家庭裡的小幫手。父親放棄了區裡的工作,當了村長,幫襯著家裡的擔子。家裡家裡六口人的生活可想而知就不贅述。父親主外耕作,母親主裡,大姐二姐洗衣農活的得力幫手,二哥主力量肩挑手抱,我自然不能閒賦加入行列。放放牛,揷插秧等輕鬆活兒。中午,母親勤勞的手為我們準備好了午飯,三餐唵(an)餐次都比較晚周圍農戶都知道的那種。每天三四碗菜,有時有湯的。(雞蛋)一個青菜,鹹蘿蔔,醃菜,腐乳成為家常,肉魚少得可憐,只有過年才會買回吃。母親的青菜做的比較多一點,滿滿一大碗的,我們吃飯時,母親忙活著豬食,要用大鍋煮熟的那種,滿滿一大鍋,舀2-3瓢化和著水,加2瓢糠就是一桶的午餐,忙活完了我們的飯也就吃完了,很少時間一起同桌吃的。我們也懂事理,青菜欠著吃,湯也留下來。等到母親享用時一般都收拾到灶臺上,母親吃著鹹菜腐乳,細細的吃些青菜和著飯,留下晚餐用。鹹菜比較方便吃,放在飯裡蒸著就好,天天少不了,我們也吃的膩了,不怎麼動筷。時間久了,發現了母親吃著罈子裡酸溜溜的籮卜頭下飯,我們都明白了,直到我們吃完飯了,二哥會把好點的菜倒在母親的飯碗裡放在鍋裡熱著,這就是我的母親 ,我們也繼承著他們的傳統,真的改不了……


歡顏156713795


勤儉節約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他們那個年代,習慣了吃苦耐勞,習慣了勤儉節約,想要一時改變觀念是很難的。作為子女,為了母親的身體健康不希望他們吃剩飯,這一點無可厚非。

我建議:

一、每次做飯的時候儘量少做一點,差一點都沒關係,這樣剩菜剩飯就相對少一些。

二、陪她一起吃剩飯,作為一個母親她潛意識裡是不希望你跟她一樣吃剩菜剩飯的,她總是把最新鮮可口的讓給子女吃。所以你多陪她一起吃,漸漸地她為了你也會盡量少吃剩菜剩飯的。

三、其實吃剩飯也沒有什麼,只要沒有發黴過期,存放時間不長,有很好的保鮮措施,也是可以吃的。

四、你可以試著去營造一個不讓她吃剩飯的環境。比如在農村養頭豬🐷啥的,剩菜剩飯就餵豬了,人不會覺得可惜;在城裡聯繫專門收剩菜剩飯的部門,每天來收,這樣相對就好些。

所以不管怎麼說,出發點絕對是好的。慢慢來,不用著急。


小友聊情感


😂😂說起來,媽媽剩菜這事,我家六兄妹唸了一輩子,最近幾年終於不怎麼看她吃了,偶爾也還吃剩菜,但是我媽可不是偷偷的吃,我媽是我們家大佬,😂😂即使我們不讓她吃剩菜,她一個眼神就能把我們一家子秒殺,我們有時候是吃完飯了,偷偷把剩菜倒了,等老媽問起來就說誰誰誰餓了,吃了!😂😂


1經過


我媽也是這樣的,這個習慣是媽媽年輕的時候留下來的。我們小時候家裡農活多,勞動力又少,為了忙雙搶,只能起早貪黑的去幹活,一大早做一頓就可以吃一天了,除了第一歺是新鮮的。所以炒菜做飯都是大盤大盤的煮。現在家裡就剩她兩老也照舊這樣,中午和晚上就熱下早上剩下的。一個幾十年的習慣!!並不好改的,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


週週131193797


我婆婆也是這樣,生活習慣不好,做飯恐怕不夠吃,做多了就吃不完,結果剩下來捨不得倒掉只能留著!導致我們家有吃不完的剩飯,現在婆婆得了胃癌,習慣還是沒能改掉,說也不聽,我也很苦惱,有時候我收拾桌子倒掉了她會心疼,我都偷偷的倒


你們的鼕鼕姐


你說的這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有很多的老人他們曾經過過苦日子,珍惜現在的生活,雖然現在的生活過得都好了,有些剩菜剩飯還是捨不得倒掉,自己吃了,避免以後媽媽再吃剩飯剩菜,你就讓她少做點飯,再給媽媽說吃剩菜剩飯的壞處,或者等媽媽晚上睡了你把剩菜剩飯倒掉,這樣如果她知道了,可能以後她也就不吃剩菜剩飯了。


梅奶奶7怎麼照啊


以前老媽這樣我總要大發脾氣,鬧的都不痛快,最近幾年一直想一個問題,吃剩飯爛水果危害大,還是為此生一肚子氣危害更大,所以現在不怎麼說了,看見就提前下手扔了倒了,一問就裝不知道,裝不過去就說自己餓了吃了,時間長了父母就明白了,也不那麼死乞白賴的鬧了


你說我聽唄


那就偷偷給母親倒掉……雖然可能會被罵,但為了老人健康……值得!


事實戰勝一切


要麼吃完,要麼少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