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農村的媽媽生病都不去大醫院看病,隨便找個小診所抓幾副藥應付一下,兒女該怎麼辦?

上岸的大鯊魚


住農村的媽媽生病都不去大醫院看病,隨便找個小診所抓幾服藥,應付一下,兒女該怎麼辦?

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說起母親,真是越老越小,越老越像小孩。小時候的我不太聽話,沒少捱打。現在的媽媽雖然也不聽話,但我已長大,就由著她,隨著她吧。不過,我的母親跟您母親正好相反,頭疼腦熱就往醫院跑,小則驗血驗尿,大則B超CT。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找到答案。

我的父親去年12月份剛剛去世,因為肝癌。我的母親也像變了個人一樣,變得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稍有不適就硬拉上我們子女去市裡的大醫院檢查,不論我們有沒有時間,時刻準備著來一次說檢查就檢查的旅程。

有時候還偷偷揹著我們去檢查,有一次,她自己去做胃鏡,因為是無痛的需要打麻藥,由於沒有家屬簽字,在醫生再三要求下,她才給我們打了電話,當時我在外地,一接到電話,就馬上趕回來,醫生診斷無病。

有一次她非要堅持再去做檢查,我沒有時間,當時手頭工作很多。說話有些激動,結果媽媽哽咽著說:“我怕!我怕!我怕自己得病,我更怕給你們添麻煩。你爸得病的這兩年,你們是怎麼過的,拋下小家小口,醫院家裡來回跑。我疼你爸,他走了,我更疼你們“,我聽後相擁而泣。自那以後更尊重她的選擇,只不過多了些耐心和解釋。

關於您的問題給您支兩招

把我的故事告訴她,平時媽媽生病的時候可以給一些“小嚇嚇”,比如就跟她說: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雖然是小病也有可能發展成大病,我們全家人合力照顧你是小事,您還得受罪不是,注意掌握分寸。

去大醫院給媽媽辦一張就診卡,告訴她這是給您辦的醫療保險卡。一年交好幾千塊錢呢,您啊有個小病小災一定得去大醫院瞧,要不然咱就吃虧啦!善意的謊言還是要有的,這兩招用起來,二坤感覺肯定會有用。記得全家統一口徑,不要露餡,去醫院子女陪著,手續全程不讓他接觸。

其實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疼著子女。看病是為了以後不給子女添麻煩,不看病是為了現在不給兒女添麻煩。真是“娘活一百歲,憂兒九十九”,可憐天下父母心,祝天下母親節日快樂吧!您的母親有什麼“淘氣”的行為嗎,不妨評論出來哦。

我是二坤,三農問題,為您刨根問底兒。歡迎關注,不迷路。本題“我們的淘氣用打,媽媽的‘淘氣’怎麼辦”?——圖片來源網絡侵刪3

農把式二坤


一般小病在農村沒必要去醫院看的,去一次醫院小則花幾百塊錢,多著上千塊錢,去本地小藥店看看,花個幾塊十幾塊錢就可以治好了,對於農村人,要賣多少青菜農作物,要賣多少天,才能賺個一兩百塊錢回來,去一趟大醫院就要花幾百塊錢,那麼父母辛苦一個月的勞動成果一下就沒了,父母省吃儉用了一輩子,已經習慣了,作為子女的我們,只有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陪父母去趕集賣點農作物,就能體會父母的辛酸了,只要父母開心就好,作子女的只能陪隨他們去做就可以了。


開著愛情摩托


我淺談下個人觀點,我認為大病必須進相對大醫院診療,普通一般小病沒必要進醫院,以前有句頭疼發燒阿司匹林一包,腹瀉拉肚子一般氟哌酸 瀉立停,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是慢性病,也就延緩 預防而已,平常飲食清淡 脈通 心腦康 阿司匹林預防下,這病即使住進大醫院也就控制病情而已,也沒特效,徹底治療的技術。國家衛生部副部長提到過,現在人太過相信醫院 大醫院,過度醫療很嚴重,現階段醫院人滿為患,不得不讓醫院拒收輕微患者入院,一般疾病基層完全可以處理,國人或許相對富有,非要拖關係找人進大醫院找名醫,一方面還說醫院要人情關係。就一個普通感冒有些人非要興師動眾不去醫院掛水靜脈他扭著不好,事實人心裡作怪而已。古代中醫就提出過是藥三分毒,大毒病去其七,小毒病去其六,藥補不如食補!父母有病確定要醫治,關鍵是治病,不一定是多大醫院的問題,如果小病去大醫院長途跋涉 勞圖奔波 並非利於疾病治療,孝順的心情可以理解,要經常電話溝通,回家看看,條件允許每年做下體檢,按大夫提示注意飲食起居 勞逸結合會更好!


鑫桂雜苑


我們村鄰居,男,今年七十歲了,每當病發風寒發熱,咳嗽,拉肚子總是回家躺床上七天就好了,村裡人都知道他這個習慣,就不奇怪了。他鄰居,五十多歲了,患上了高血壓,決定向他學習,不吃藥,但他不躺床上休息,繼續打工掙錢,五年後併發了尿毒症,國家每年補貼給他五萬五千塊,讓他去透折,他婦人經常去廟裡,神壇裡燒香磕頭。他們都不相信村醫,去醫院也怕花錢,就愛在那熬著。說是他們沒錢,他們一說買房子,買汽車都是大把票孑。


高丘寺吳醫生


現在的社會是金錢和勢力眼社會。沒有錢不努力沒有辦法成家。成家後上老下小吃不好穿不好人家罵沒出息。家裡只有老人獨守,四五十年代的老人節儉。不亂花錢,她們想的都是不要給兒女添加負擔,而國家的醫保也沒有辦法保。生病進醫院還沒有得到治療已經用了幾百上千的費用,有的老人到醫院看感冒病,首先是抽血,化驗血,尿,大便,照心電圖,CT等等的。住院什麼門檻費和雜費。到頭來病沒治好,有的還進了停屍間。所以農村老人寧願在小藥店或診所治病,也不原進醫院。


難以釋懷的痛搬運工


農村人窮,得個小病不敢去大醫院,老百姓都知道大醫院貴。到小診所拿藥便宜,又互相瞭解,放心。


常兆友


這可能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最好的詮釋!作為兒女的……你們知道後,心裡會咋想!一個“孝”字真的不好寫,那個“人”字看似簡單,做起來更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