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洋县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陕西省汉中市八一村,地处洋县磨子桥镇政府以西12公里汉江南岸的丘陵地区,全村236户848人7个村民小组。

耕地960亩(其中水田555亩)、林地面积3176亩,水面积80多亩,自然资源匮乏,缺乏主导产业,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以种地为生,不足千人的小村,就有贫困户82户268人,平均3户当中就有一家贫困户,是洋县扶贫攻坚中的硬骨头铁蒺藜。

洋县移民办驻村工作队,在洋县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紧紧团结基层干部群众,在全体帮扶干部及“四支力量”成员的共同拼搏下,因户置宜,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按照“户五条”“村七条”的标准,除10户20人的政府兜底户不脱贫外,其余72户248人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实现了整村脱贫。

部分群众不仅脱了贫,而且达到了小康水平。

真抓实干!洋县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7月,洋县移民办驻村扶贫工作队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感情,走上扶贫攻坚的第一线。洋县移民办主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武新建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雍建华、王乐群,袁军。

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群众,逐户调研,在了解到贫困学生龚峰峰、张世平两名大一新生因家庭困难为学费发愁之时,县移民办立即号召机关全体干部为这两名大学生捐款,并于2015年8月30日将捐到的8000元分别送到两名大学生手中,两个大学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为了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早见成效,他们根据各扶贫户实际情况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群众不脱贫,任务不脱肩。

洋县县移民办主任冯远华包扶4户、副主任包3户、科长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的原则,县移民办19名同志,第一批共包扶58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子、认亲戚,原则要求每人帮扶贫困户落实1至2个致富项目,确保他们在一年后能够脱贫。

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排查摸底,驻村工作队召开村两委、群众代表大会,最终确定先从基础建设入手,要想富,先修路。县移民办不让群众掏一分钱,节约开支从办公经费中省出18万元,只让群众投入了部分义务工。

先给八一村三、四组拓宽硬化道路1公里,彻底解决这两个组群众出行难的问题。2017年8月,驻村工作队又从县财政争取“一事一议”资金,分别在二组、五组移民点硬化道路1100米。

截止目前,全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实施完工,同时在路边新修了水渠及路沿,搞了培土。

同年12月中旬,驻村工作队又筹划4万元资金,在新修的道路两边安装20盏路灯,还通过在县电力局争取农业灌溉用电优惠政策。2018年3月中旬,县移民办从县财政局争取“财政一事一议”资金20万元,给一、二组安装路灯41盏,拓宽二组道路2公里。

2019年2月份,争取财政“一事一议”资金18万元,给六组安装路灯31盏。至此,全村共安装路灯131盏,覆盖了7个村民小组。昔日天黑路上少行人,如今夜晚灯火辉煌如白昼。

真抓实干!洋县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驻村工作队通过细致入微的调研,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刚开始,习惯了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村民普遍怀疑这些“城里人”能否会种地?种的东西能否挣到钱?面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队积极动员党员干部率先种植,认真总结经验找方法,让观望群众亲眼目睹种经济作物和庄稼的效益对比,打消了他们的担心和顾虑。

他们针对特殊民情没有简单说教,而是实干加巧干,引导加帮扶。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村民对致富技能知识的需求,及时与县扶贫办联系,对全体村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魔芋、乌药、元胡、白芨等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

目前,八一村发展起药材种植400余亩,其中元胡面积240余亩,乌药160余亩。种植烤烟140亩上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村土地面积的65%,完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仅药材种植一项该村年均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贫困户蒙冬、翟永涛等人去年仅烤烟一项毛收入就有9万多元。

2016年10月初,驻村工作队通过县扶贫办牵线搭桥到帮扶的航天四院,从航天四院争取资金31万元,联系志强苗木合作社发展本村椴木香菇栽培。通过召开群众大会,逐户签订合同,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市场”的模式,对全村82户268名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每户贫困户认领10架椴木香菇,单凭这一项目就可以让全村的贫困户基本脱贫。

2018年9月,驻村工作队又从航天四院争取资金13万元,发展袋料香菇及椴木香菇烘干深加工项目,提升合作社的品质,贫困户每户认领310袋袋料香菇。在做好产业的同时,积极实施了贫困村专项资金30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彻底解决了八一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真抓实干!洋县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驻村以来,他们还注重长线目标和短期问题并重,不断加强对贫困户急迫紧急困难的解决帮扶力度。

2016年4曰日,驻村工作队联系云南陌百科技公司总经理马伟东理利用回乡的机会到村里慰问了龚新强、龚杰、刘应明3户在册贫困户,给每户送去3000元慰问金。

4月18日,县移民办又发动机关全体同志个人出资,筹集4550元,为第一批帮扶对子35户贫困户每户购买尿素、磷肥和碳铵各一袋,支持群众利用春耕时机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搞好产业发展。

同年8月31日县移民办再一次发动机关全体干部捐款5000元,慰问了贫困孤儿和贫困大学生。其中给孤儿蒙杰2000元,给大学生金娜、郑乐、李嘉丽每人捐助了1000元。

2018年2月8日,洋县县移民办从经费中节约资金5100元,购买大米、面粉、菜籽油共51份(3样一份),对2017年在册的51户贫困户进行了春节慰问,没遗忘漏掉一户。

村里有8户人家房屋破烂不堪,居住在里面十分危险,一见下雨,他们就分头行动去查看通知组织群众避险,还帮村民从屋内向屋外舀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实施危房改造。他们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分析,制定思路认真负责,给危房户提供帮助。

四组村民李某某夫妇上了年纪,两个儿子均给到外地且生活困难,自身没有能力也缺乏意愿重修房屋,驻村工作队工作队多次上门做工作,洋县移民办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冯远华亲自现场给宅基地放线,村主任韩志强开上自己的挖掘机无偿开挖了长600米、3米多宽的道路,平整地基,带领村组干部帮忙砍树运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设备的出设备,同时争取县扶贫办两吨水泥,大家齐心协力给老两口新修了三间大瓦房。

村里其余7家危房户,其中1户,村两委给协调好房地基异地新建,另外6户异地安置在磨子桥移民新村,全部兴高采烈拿到了新房钥匙。

真抓实干!洋县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洋县移民办驻村工作队从2015年进驻八一村的五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和个人捐款累计达到21..16万元,争取部门配套资金100万元,共计121.16万元,贫困户户均1.25万元.驻村工作队以党建领航扶贫为抓手,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及换届选举,促进了八一村脱贫步伐。

2018年村党支部换届中,刘开彦同志成功当选为八一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5月份村委换届选举中,由于宣传到位,群众思想意识提高,原村主任韩志强同志成功连任。

这几位同志的当选,使八一村干部未出现断层,为八一村2019年的整村脱贫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人才基础,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实现。

驻村工作第一书记武建新是洋县移民办选拔考察的一位年富力强,工作认真踏实负责,勇于奉献的年轻干部。从2015年下村开始就勤勤恳恳地在这个岗位上,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

他白天忙工作,晚上写坚持把每天所干的工作及发生的事情简要记下来,从周一到周五,从当第一书记的那天起,一直记到今天,期间从未间断,积累下扶贫工作的一笔宝贵经验和财富。他和洋县移民办驻村工作队的其他干部一道走遍了八一村的沟沟坎坎,把辛勤的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在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救助、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18年底八一村全村实现整体脱贫,把党的温暖和光明送给了贫困户,送给了人民群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