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鄉八景詩

平鄉縣西部屬山洪沖積平原、偏東部屬黑龍港流域。遠古太行山東麓是一片汪洋,歷經億萬年的地理變遷,古黃河水夾帶著來自黃土高原的泥沙,衝滯著太行山東麓,從而形成了湖泊遍地,河流縱橫的古地理環境,《邢臺通史》:“據考古資料分析,直到春秋時期,古黃河當時從平鄉縣東部南北穿過,流經平鄉縣613年。古平鄉由於河流與山洪交叉沖積形成的肥沃之地,水源豐富,氣候溫和,非常適於農牧漁獵。 每當初春,林木蔥鬱,風光綺麗;時至盛夏,古木參天,翠綠如畫;深秋來臨,飛禽走獸,雲蒸霞蔚;秋去冬來,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古平鄉一帶景觀斑斕,風水上善,花草成陣,樹木參天,珍禽翔於碧空,異獸藏於幽林,景色迷人猶如人間仙境,吸引歷朝歷代皇王將相在此建行宮,構園囿,走馬行獵。後又經歷朝歷代文人騷客賦詩作詞言景抒情,成就“平鄉八景”留存史冊,今有幸讓我們神往一番。

一、滏陽柳蔭

滏陽河綿延貫穿於平鄉縣境內。舊時沿河兩岸,多植樹護堤。河堤上的樹以柳樹為最,灘裡堤上數十里交枝疊葉,遮天蔽日,接連不斷。每當盛夏,柳樹碧幹參天,河水清泛,人遊憩其中,在濃濃的柳蔭下,吹著清爽的河風,野鳥時鳴,蟬聲彗彗。直不知是赤日的夏天。沿堤徐行,曲水良田,農事漁情,宛如進入桃源仙境,信步徜徉,竟然忘記了行走路程之遠近。

別有清涼界,桃源漫遠尋,一挽河似帶,兩岸柳成蔭。

風拂煙波淡,波涵日色沉。紅塵遮斷處,時聽水禽吟。

平鄉八景詩


二、漢城晨霧

東漢桓帝時,改置南(luan )城於城東十五里的艾村,至今古城遺址尚有所存。在古城遺址上,早晨望去,常有霧氣環繞,起形狀像城牆上的齒行垛口,隱隱約約好象一座城堡,直到太陽出來時,才逐漸散去。有日呢說這種奇異的現象,是漢代古城的魂魄。這種說法那城的存毀比做迷信中人的生死,也未免有些附會,但這種現象的出現,即使按現代的科學道理進行解釋,也不一定與古城無關,漢城晨霧雖然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景象,但是它折射了平鄉縣厚重的人文歷史。 能欣賞導致喝一奇觀,也是一種難得的機緣。有詩讚曰:

城堞依稀曉霧蒙,蜃樓海市本虛空,

女樓低映銜山月,盡在行人指點中。

平鄉八景詩


三、西池秋漲

平鄉縣舊城周圍原來有水池環繞,其整體地勢以西北方為最低,每到秋天河水盛漲,人們便開挖溝渠將滏陽河水引入城邊的水池,使其終年積存,以護城利民。水引入池後,水勢逐漸趨於平緩,而城西門橋以北的池水此時便漲溢而出,一直漫延至護城西堤,水面達數百畝之廣,水邊長滿蘆葦和荻蓼一類的水草,野鴨和白鷺出沒嬉戲其間。蓼紅荻黃,蘆花似雪,人們在水邊或小船上垂釣撒網,悠然自得。此景次情宛如江南水鄉也。古人吳增榮有詩讚曰:

西郭人家傍水居,粼粼秋水乍添初,

蘆花晴撲半天雪,小立溪橋看打魚。

平鄉八景詩


四、奎樓晚霞

奎樓建於舊縣城東部,在奎樓上供奉著奎星的神位,奎樓建造的四面玲瓏,閣身雄偉華麗,高高的聳立於縣學宮的南面。奎樓即風水說中的()峰。迷信中說它關係著一縣的文風文運的興衰。每到日落之時,天空中彩映霞蒸。天上的奎星運行到奎樓上方,光輝照射在奎樓之上,此時便覺滿目絢麗燦爛,此景象變是平鄉縣人物、文章興旺昌盛的預兆。這種說法雖頗帶迷信色彩,但就奎樓玲瓏的造型,雄偉華麗的身資,變充滿了靈秀和雄毅之氣,莘辛學子晨夕登臨,迎朝暉而送晚霞,憑遙空而瞰遼原,也是以豁胸襟而長膽識,壯豪氣亦毓靈秀。有詩讚曰:

晚眺樓頭立,人如到赤城。

奎光瞻福廕,霞彩著文明。

桃杏春常在,桑榆景更榮。

騖飛同落影,滏水遠澄清。

平鄉八景詩


五、沙丘樹色

商代紂王修築撒沙丘平臺,大聚樂戲。戰國時,趙武靈王被其子和李堆圍困餓死沙丘宮中。秦始皇東巡死於沙丘臺。考沙丘遺址在平鄉縣就城東北30裡,即現今的王固崗。環繞王固崗數里,棗樹杏樹連片成林,花有很多的椿樹槐樹,挺拔高聳遮天蔽日。登上王固崗向四方望去,只見鬱鬱蔥蔥連綿數里之外。秋天,天高氣爽,每當晚間吹起清涼的風,林間肅然做響,或淅瀝以蕭颯,或奔騰而澎湃。如波濤之夜驚,似風雨驟至,好象是在訴說沙丘臺不平凡的歷史經歷,大詩人李白到此做《沙丘城下寄杜甫》詩曰: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性。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平鄉八景詩


六、北閣遠山

在舊縣城北部有玉皇閣,古人建造此閣的目的在於培蘊本縣的風水,玉皇閣便是風水之說中的乾峰。天氣晴明之時,煙消霧淨,碧空萬里,登上城頭向西眺望,遠遠望見百里之外的太行山脈,諸峰青青層巒迭翠,橫亙在西邊天際連綿不斷,此景此情真令人開心悅目。每當此時,望著高聳雲天的玉皇閣,便使人產生無限遐想,如果登上玉皇閣的最高層,打開西北面的窗子,憑欄遠眺,一定能更好的欣賞太行山的 雄姿秀色。清人蘇性曾登臨賦詩曰:

層巒何處覓,高閣踞城巔。

地勢千尋壯,山光百里連。

半規銜落日,一碧補遙天。

長願煙鹿淨,登臥訂後緣。

平鄉八景詩


七、枯洚夜濤

枯洚渠舊時傳說在信都就是現在的邢臺市,按這種說法好象離平鄉縣境稍遠一些,但是,洚水歲大方向是自南而北的流向,但蜿蜒曲折所流經的絕非一個地方。在舊縣城東北距縣城四十里的地方有流渠村,即今日的流渠村。這個村四周沒有河流溪渠,但在夜深人靜時經常聽到水流的聲音,流渠村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據說這裡就是枯洚渠舊跡。渠雖不復存在,但地下仍有水伏流。所以夜靜時能聽到水流 的聲音。結合村名和這種現象,說這裡是枯洚渠的舊跡是有一定道理的。詩曰:

古洚波濤昔怒號,枯時如夜尚聞濤。

開門看水不知處,星月滿天河漢高。

平鄉八景詩


八、長堤春曉

明代弘治年間,知縣唐澤組織縣民先後修起均長達幾十裡的安東堤,鎮西堤,奠中堤以防水患。離縣城一里多地有護城堤,圍繞縣城十餘里,每當春日堤上百草叢生,濛濛茸茸,翠綠如茵,接地連天。踏青之侶三五為伴流連堤上,舊時是人們春遊的必去之地。這些堤即是平鄉縣利縣護民的水利設施,也是平鄉縣的一大名勝。知縣唐澤也隨之青史留名。詩讚曰:

長堤如帶草如茵,碧色芊綿幾度春。

我欲尋芳勞屐水,一年一作踏青人。

平鄉八景詩


平鄉八景詩



平鄉八景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