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資訊:國內專家齊聚冰城“支招”老舊小區宜居改造

龍頭新聞27日訊(記者張立)房屋漏水、牆體長毛、樓院設施損壞……今日,2019年(第五屆)既有宜居改造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現場來自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國家PPP研究中心、國家住建部、東北振興研究院、國家十三五重點課題研究組、省內高校等部門的專家為哈爾濱的老舊小區問診把脈,支招老舊小區的宜居改造。

物業資訊:國內專家齊聚冰城“支招”老舊小區宜居改造


會上專家支招老舊小區改造。

冰城2000年以前住宅達7400萬平方米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一大批新區住宅項目拔地而起,然而對於位於城市主城區,建成年份平均在2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來說,卻遭遇像人一樣日益衰老的尷尬境地,像哈市道里區安字片、南崗的紅旗、閩江、宣西宣慶、香坊的安埠等一大批昔日的重點安居工程甚至明星小區,如今這裡的居民都被房頂漏水、牆體滲水、樓道破損、庭院廢棄、沒有安防、車輛亂停亂放、上下樓難等問題困擾。據不完全統計,哈市2000年以前建成住宅面積大約7400萬平方米,而其中的近1/4,還存在物業服務管理缺失的現象,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報告,哈爾濱市常住居民多達1063萬,近半數的居民居住在這些老小區,種種的表象直接折射出城市結構功能失調、發展不均衡的現狀,也日益成為困擾老舊小區居民甚至是阻礙城市化發展進程的"頑疾"。居民期盼老舊小區能夠進行改造,變成宜居小區。

物業資訊:國內專家齊聚冰城“支招”老舊小區宜居改造


圖為髒亂的老舊小區。

老舊小區咋改牆體改造 建地下車位閒置鍋爐房建社區幼兒園食堂

老舊小區如何改造, 專家提出首先改造老舊小區基礎設施:不僅通過一般性節能改造的樓體保溫和屋面防水解決老舊城區牆體透寒、頂層漏水的頑疾,通過宜居改造的環境綜合整治、基礎設施配套、環境適老化改造等提升老舊城區節能性、功能性、宜居性的改造內容徹底解決老舊小區停車混亂、違章搭建、消防隱患、上下樓難等問題。還將在此基礎上,結合城市風貌、歷史、文化、特色出發,延續發展脈絡進行設計,統一規劃佈局,分區、塊、片進行改造,形成完整的街區效果, 使老舊小區從內而外均與現代城市整體規劃相匹配。

其次,通過地下空間再挖掘、增建停車設施等建設項目,徹底解決老舊小區的交通難、停車難等問題;通過增建小區電梯,解決老舊小區居民上下樓難題;通過拆除私建違建,實現老舊小區的生命救援通道的暢通。同時,對接群眾需求,將老舊小區閒置的鍋爐用房、閒置經營性社區服務用房變廢為寶,賦予其新的內涵,重點發展社區的養老托幼服務,使其化身為社區食堂、社區超市、社區醫療、社區養老、社區托幼、社區菜場、社區活動的經營性用房,做到就近可及的為社區服務,讓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們有幸福的童年。

長效管理杜絕老舊小區物業扯皮問題

如何將改造好的成果能夠保持下去,如果改造成果的反饋和保障機制不完善, 就會存在重改造、輕管理的現象, 長此以往不僅將使改造成果損耗殆盡,還將造成資源浪費,致使老舊小區進入一年新、二年舊、三年回老路的循環怪圈,不能徹底根除老舊小區疑難問題。

專家們提出,在老舊小區宜居改造過程中,應秉承"誰改造、誰維護、誰運營、誰負責"的理念,將多重責任主體明確在一方身上,徹底杜絕了推諉扯皮和不作為等現象,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及PPP模式,用改得好促進建得好、用建得好實現管得好、用管得好倒逼改得好,達到"有安全防範、有清掃保潔、有綠化養化、有設施維修、有停車管理、有智能配套"的物業服務,構建服務於老舊小區居民的社區生態系統。

同時,將物業服務項目及收費清晰化、合理化,在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物業服務的同時,實現對社區居民需求的滿足,將無形的服務有形化,引導居民自覺維護改造成效, 逐步提高有償服務意識, 讓業主真正體會到服務效果的提升,推進小區後續管理專業化、常態化。

公開公正透明,是溝通的最好良方

物業資訊:國內專家齊聚冰城“支招”老舊小區宜居改造

物業資訊:國內專家齊聚冰城“支招”老舊小區宜居改造

張海濤認為:

安居則樂業,關於社區的思考和實踐是多方面的,實踐經驗,制度建設必不可少,就身邊的宜昌長江瑞景小區,民悅家園小區,問題至今仍待解決,看似複雜其實簡單的問題,無不考驗職能部門及基層的智慧和決心。高效、廉潔的來服務於民、取信於民,造福於民。

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體系中最基礎的環節,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嚐盡人生百味,方知人間冷暖。從街頭巷尾到百姓人家,從衣食住行到治安物業,生活中那些看似雞毛蒜皮的事情,卻是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事。

正所謂群眾利益無小事,基層治理水平高低,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基層治理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呢?

民生“小事”必須“大辦”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小區物業管理與每一位小區居民息息相關。要明確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和組織性質,將其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三方聯動工作機制。對居民們比較關心的公共用房、公共收益等問題,要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公開信息平臺。

區區小事關民生、利在長遠,要以敬民之心,革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守法規之底線,實事求是,溯本清源,小事管好、服務到位,也是功德一件。

(免責申明,文章內容系轉載的,轉載內容為原作者觀點或資料整理而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你有什麼物業鬧心事及更多物業資訊與業委會資料及維權交流,關注後私信微信聯繫

郵箱:[email protected]

宜昌民悅家園百萬公共收益哪去了?

宜昌民悅家園業主深感不悅,小區背後的基層治理問題

宜昌民悅家園本屆業委會不行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