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從「簡居」到「宜居」,揚州人均住房面積翻了10倍

從矮平房到高樓房、從福利房到商品房、從幾口人蝸居到一家人宜居……在全國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下,40年來,揚州人對自己的居住條件最有感觸,從滿足擋風遮雨到享受舒適溫馨,住房的變遷也“量化”為市民不斷上揚的幸福指數。

改革開放40年:從“簡居”到“宜居”,揚州人均住房面積翻了10倍

回憶起四十年前的住宅,家住翠崗小區的李湘仍歷歷在目,當時,她們家住的是父親單位的公房,那是東區大水灣附近的一排矮平房,不但沒有衛生間等配套,而且破舊不堪。李湘說,那是單位自建的房子,每年到了夏天就會淹大水,家裡面水漲到了大腿部位,出門都要淌水,家裡的東西全部浮起來,要用很多磚頭把東西都墊得高高的。

即便是這樣的房子,當年也是“奢侈品”。那時住房作為一種福利,實行單位“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以租養房”的制度。李湘說,單位分房的條件還是蠻苛刻的,要達到一定的工齡並且要對單位做出相應的貢獻。

改革開放40年:從“簡居”到“宜居”,揚州人均住房面積翻了10倍

1978年,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開啟,揚州市專門成立了房改辦,一系列改革措施開始實施。《揚州新聞》記者拿到了2001年出版的揚州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文件彙編,這是一個泛黃的小冊子,裡面收錄了揚州市實行房改以來的一系列政策法規,隨著這些政策的逐年實施,揚州老百姓的住房條件也日益改善。

改革開放40年:從“簡居”到“宜居”,揚州人均住房面積翻了10倍

1979年,揚州市頒佈《城市住宅統建試行辦法》,組建了市“六統一”辦公室,一批小區開始新建。揚州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原市經適房中心主任程毅介紹,“六統一”就是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徵地、統一施工、統一投資和統一分配,當時正是計劃經濟的末期,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階段,最早建設的,是揚州當時最大的住宅小區東花園。

改革開放40年:從“簡居”到“宜居”,揚州人均住房面積翻了10倍

作為揚州房改的第一批受益者,當時,李湘一家六口也搬入了東花園小區,和之前相比,這處住宅的配套設施有了大幅提升。李湘說,當時房子面積仍然不大,只有大約40幾個平方,兩個房間一個小客廳,但有衛生間和廚房,配套齊全,睡覺就在屋裡放幾張床,男生和女生用簾子拉起來隔開。

改革開放40年:從“簡居”到“宜居”,揚州人均住房面積翻了10倍

1989年至1999年,在“住房公積金”和“經濟適用房建設”雙輪驅動下,揚州市房地產開發規模快速增長,四季園、康樂、寶帶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小區紛紛建成。特別是1996年,翠崗小區開始建設,成為當時揚州最大的安居工程。李湘成家後,一家三口也在翠崗買下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居住條件得到根本改善。李湘說,翠崗小區的房子還是她婆婆在世的時候買下的,買下房子後婆婆很開心,說這個房子就像電視上看到的人家住的好房子,家人一定要愛護它。

改革開放40年:從“簡居”到“宜居”,揚州人均住房面積翻了10倍

程毅說,當時向國家申請了建設工程安居工程的計劃,那個時候全國只有88個試點城市,揚州就是其中之一。有兩個項目,一個是位於西區的翠崗小區,還有一個就是聯誼小區。

進入21世紀以後,一批資金雄厚、設計理念先進的外來開發企業紛紛登陸揚州,同時,本地房企也通過資產重組、資源整合,擴充了實力、集聚了人才,揚州的樓盤品味和人居環境再一次提升。2006年,揚州喜獲聯合國人居獎,居民幸福指數顯著提升。李湘說,她兒子現在住的房子就更好了,都是精裝修,住進去都不用操心,小區的環境也非常好。

從簡居到安居,再到優居、宜居,市民李湘家的住房史也反映著揚州市住房制度的變遷、住房改革的軌跡。改革開放40年來,揚州從市區人均住房面積不足4平方米到如今近50平方米,翻了10倍多,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住房的面積,更多的是人們的生活幸福感。

程毅感慨,縱觀改革開放40年來,住房建設和老百姓生活環境的變化和改善,歸根結底就是有一個好的政策,也就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還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

來源 |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