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是怎麼來的?

濁酒論談


說起普通話,我想起讀大學時候考普通話級別證書,我86分滿分一百。

哈哈哈哈~~

其實吧,據我查閱相關資料瞭解到“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朝末期就出現了!

當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其中日本學者建議中國應該推行一套國語來統一語言,在這次學術交流中就提到“普通話”這個詞。

最後在1955年10月召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在這次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定為“普通話”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在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推廣普通話的指示。

優質回答這麼難嗎?我甚是不解!



青年作者一道


前身:1909年滿清政府棄用舊官話改立北京官話為國語,後來民國沿用。清末北京話與現代的北京話差別還是有點大的,但還是能聽的懂。

定型:1932年民國政府頒佈《國音常用字彙》規定新國音發音標準。相比老國音,去掉了入聲,以及尖音,所有尖音併入鄂化後的團音,同時也導致了二十世紀全國各地的官話方言尖團大合流。

改進:1953年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採集地,灤平方言的優勢在於保留北京話的聲調,同時兒化音、土詞以及文白異讀情況優於北京話。最終於1955年推廣全國

說到底普通話還是人造語言,根據需要去修改發音規則。普通話的變化也倒過來影響了北京話和周邊的河北地區口音的京官,現代已經漸漸與普通話趨同


舊城舊夢舊時光369


普通話的來歷和定義在網上和辭典中都有解釋,這裡不再贅述,不過那些說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的人不是不學無術就是居心叵測!古漢語的典型特徵就是“平翹精準,尖團音對立”,古韻書中的知組莊組就是翹舌音,整個東亞地區只有華北大平原地區大量存在翹舌音,華北平原周圍的北胡阿爾泰語系(滿語蒙古語朝鮮語突厥語)、晉語、西南官話、雜南方言(吳贛湘客閩粵語)、日語都沒有翹舌音(或者極少),也就是說,翹舌音是古漢語區別於東亞地區其它方言語言的最大特點。科學實驗也證明:翹舌音在向遠處傳播發展時很容易變成平舌音,但是平舌音變不成翹舌音。華北平原地區一脈相承了古漢語的平翹對立尖團音對立,但是現代普通話雖然保留了平翹對立卻拋棄了尖團音對立,使得同音字增多。在華北平原地區如果發不出翹舌音會被說成大舌頭,舌頭翹不起來嘛。


老較瘦55


普通話,最早是北方遊牧民族所學說的不標準漢語,是伴隨著漢族的恥辱歷史而產生的蹩腳漢語。1956年以後,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才全面推廣開來的。





用戶2824282


這個問題要問專家學者




沒有煙總有花


過去官方通用語言民間稱官話,這是普通話的前身,是以北方為基礎。解放後將此話定名普通話,並以北京音為標準,為祖國語言統一而推廣全國。


1號老爺子


河北某村方言


用戶447358621267


普通話就是以北方遊牧民族的語音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只有四個音調,而古漢語則有六個音調甚至八個,如粵語。所以說讀唐詩宋詞只有用粵語才能讀出其韻味。


安靜馮


粵吹帶節奏,怎麼不問問鳥語夷面是怎麼回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