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2000年前,洛阳这个人出行要26辆车,70匹马,独一无二!


在没有汽车的年代,人们主要乘马车甚至牛车出行。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乘车规格也是有着严格限制的, 说文解字专家许慎认为:“天子驾六,诸侯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

“驾六”是我国古代乘舆制度的一种规格,但是自汉朝以来的千年间,天子乘六驾还是乘四驾一直存在争论。《尚书》、《逸礼·王度记》、《易》、《春秋公羊》、《史记》都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毛诗》、《顾命》则认为天子乘车是“驾四”。这个争论一直到2002年洛阳出土周天子的“天子驾六”出土。

2002年洛阳进行河洛文化广场人防工程建设时,文物部门在这3万平米的区域内探得古墓600余座,车马坑、马坑29座,其中的“天子驾六”车马坑更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是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原地原址修建了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天子“驾六”遗存。


在经发掘的17座马坑、车马坑中,保存完整的车马坑5座,其中编号为五号车马坑大型车马坑,南北长42米,东西宽7.2米,深1.8米,坑内埋车26辆,马70匹。车子呈南北纵向双列摆放,车头、马头均向南,车辆中驭六匹马者1辆,驭四匹马者8辆,驭两匹马者17辆。

驭六匹马的车摆放在西列从北南数第二辆的的位置上,在车舆之前、车辕的两侧放置六具完整的马骨驾。车辕之东三具,头南尾北,侧卧向东;车辕之西三具,头南尾北,侧卧向西。排列整齐有序,清晰无疑地表示了这六匹马和这辆车组成了六马驾一车的关系。

在出土的车马坑内,驾二的车马和驾四的车马呈众星捧月之势排列在天子驾六的前后,烘托出周天子出行独一无二的王者气势,这些陪葬的车马就是周天子出行的仪仗队和护卫队。这座2000年前的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的出现,揭示了古代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疑案,印证了天子驾六的说法。


该车马坑的出土,还为研究东周时期的丧葬制度、乘舆制度,以及确定周王城的王陵区和东周都城的布局都提供了参考资料,成为我国21世纪东周考古的重要发现,被誉为“东周瑰宝,举世无数”。

周代以礼治国,周代的礼乐制度详细地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不同的待遇,涉及政治、军事、文化、个人生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例如,城的建设规模规定“天子之城九里,高九仞;公侯方七里、高七仞;侯伯方五里、高五仞;子男方三里,高三仞”。吃饭的器具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甚至对老婆的称谓也规定“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等等等等,面面俱到,是真正的

2000年前,周代天子,这么一个生活在洛阳的人,一次出行居然要26辆车,70匹马,是王者尊贵的体现,也彰显了独一无二的王者霸气【《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转载链接,敬请“关注”并查看前期内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