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真正的槓桿不在民營企業,而在地方政府


吳曉求:真正的槓桿不在民營企業,而在地方政府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萬里智庫學術指導

去槓桿是供給側機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但如果是硬去槓桿,不顧條件的去槓桿,則會帶來很多問題。過度強調去槓桿會對整個金融政策造成一種比較深度的影響。在這種理念下,2018年出現強監管、過度監管趨勢,很多正常的金融創新被監管掉,使得流到實體經濟的資金渠道減少,很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感覺到流動性緊張、貸款難。

邱曉華:陽光資產首席戰略官、萬里智庫學術指導

2019年,中國經濟形勢概括起來為兩句話,第一,中國經濟的困難期還沒有結束,受國際國內多種因素的影響,當下的中國經濟依然還處在下行的通道。但與此同時,總體上是在挑戰中穩中求進。上半年經濟會受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問題、金融緊縮等影響,但下半年隨著穩增長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可以預期對沖經濟下行的力量會進一步增大,下半年中國經濟有可能趨於穩定,並在穩定中平穩的回升。

萬喆:萬里智庫首席研究員

我們說的市場經濟體制實際上跟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是相對的。在計劃經濟體系當中,是用計劃來配置資源的,而非市場,所以要素不能自由流動,也沒有價格機制來反映市場上的供需關係,競爭的個體之間也沒有優勝劣汰可言,對市場活力和動力也沒有有效的激勵,因此這種配置實際上是低效的,市場長期來說必然處於一個比較蕭條的態勢。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來進行市場化的配置,而不能再重返計劃經濟體制的思路。

趙悅: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萬里智庫秘書長

隨著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東南亞國家經濟和城市化迅速發展,當地的電力需求在2014年至2025年期間將翻一番,這意味著東南亞國家今後五年至少需要1000億美元用於電力投資,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動力需求。

考慮到目前東南亞國家的電網尚未實現互聯互通,甚至非常零散,中國可以藉助“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南方電網和部分東南亞國家的電網實現互聯互通,為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提供更多的動力。有幾個因素也有利於中國實現遠景目標和中國倡議一貫主張的雙贏格局:一是中國電價比不少東南亞國家的電價低。以2017年為例,綜合中國各發電類型佔比,中國發電平均成本約為0.38元/千瓦時,售電出口成本約為0.401元人民幣/千瓦時,而當前部分東南亞國家的電費則高出很多。二是中國有足夠電量可供出口。截至2017年底,中國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7.8億千瓦,年總可發電量為15593億千瓦時,可供出口電量為2116.9億千瓦時,而且還有相當大的出口潛力。三是中國電力此前已有“外送”部分東南亞國家的經驗,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之後,推動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打造電網互聯互通正當其時。

水皮:《華夏時報》總編輯、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

人造肉的生產只需要在實驗室的環境下進行,不需要使用飼料,用地和用水也會隨之減少,同時還從根本上防止了很多人畜共患病和動物疫病的傳播,如瘋牛病、口蹄疫、非洲豬瘟等。所以,人造肉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環保綠色,又是關乎數幾十億人生存的大生意,自然引起了許多投資者的關注和追捧。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

近年來針對綠色金融的激勵政策不斷推出,例如出臺綠色銀行評價制度、將綠色信貸和綠色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考核及MLF(中期借貸便利)合格擔保品範圍等,但未來還有進一步向前走的空間。一是針對綠色金融定向降準,二是降低綠色信貸風險權重,三是綠色債權優先受償,四是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豁免5%自留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