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新醫改釋放三大“轉向”積極信號

本報記者 李海楠

2019年是新醫改迎來的第十個年頭,有關醫改的風吹草動無不聚焦各界目光,其中,作為醫改的重頭戲,公立醫院改革更是焦點所在。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公開表示,要加強公立醫院管理,實現從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管理,從投資醫院發展建設轉向擴大分配。

顯然,對於外界而言,三大“轉向”的提出無疑明確了今後公立醫院改革的最新動向。按照馬曉偉的進一步解釋,三大“轉向”各具深意:公立醫院從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是為了提高醫療質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管理,是為了提高效率;從投資醫院發展建設轉向擴大分配,是為了提高待遇。

不難發現,這樣的“轉向”早有跡象可循,且從新醫改對改革目標的初衷判斷,這樣的“轉向”實屬必然。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這是自2009年開始推動的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所明確的最終目標,如今,距離兌現這一目標所剩時間不足一年。

可以肯定的是,歷經多年的改革經驗積累,新醫改累積了一系列可深入推廣的改革經驗。而這些源於實踐的經驗,正是推動新醫改不斷深入推進從而向兌現醫改目標,甚至進一步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向全面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逐步轉變的關鍵所在。

在2016年11月印發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中,彙集了建立強有力的領導體制和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工作機制;破除以藥補醫,建立健全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發揮醫保基礎性作用,加強對醫療服務的外部制約;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開,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療聯合體為重要抓手,加快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改善群眾就醫體驗;發展和規範社會辦醫,滿足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等八個方面共計24條具體改革經驗,堪稱我國今後醫改堅定邁向深水區和攻堅期的“行動指南”。

值此新醫改進入第十個年頭的關鍵時間節點,相關改革經驗和具體舉措正在持續推進。其中,圍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討論一直備受關注。在記者看來,在此背景下,公立醫院實現以上三大“轉向”,釋放出了公立醫院主導原則下進一步深化醫改的積極信號。畢竟,作為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的最重要主體,公立醫院改革不僅牽一髮動全身,更事關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首先,公立醫院從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提高醫療質量是醫療服務提升的核心和靈魂所在。長期以來,我國公立醫院建設曾出現規模擴張趨勢,未真正注重醫療質量提升,導致真正優質的醫療資源仍集中於少數大醫院,客觀上也導致了看病難現象的加劇。而緩解這一現象的根本手段,正是促使優質醫療資源向各級公立醫院傾斜和覆蓋,從而促進分級診療的真正實現。

其次,公立醫院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管理。提高效率是為更多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重要保障。比如,精細管理是確保“三醫”聯動的必然之舉。所謂“三醫”聯動,就是指醫保體制改革、衛生體制改革與藥品流通體制改革聯動,這對破解看病貴而言至關重要。其中,加強公立醫院管理向精細管理邁進至關重要。同時,還須輔以不斷完善藥品政策和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第三,公立醫院從投資醫院發展建設轉向擴大分配。提高待遇、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一直是醫療衛生系統內部的長期呼籲。在我國,有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重硬件設施建設、輕軟件內涵發展的長期狀況,一方面導致優秀醫療人才隊伍建設逐漸脫節,另一方面也導致大量醫學院學生棄醫現象的長期存在。這一點,顯然對提升醫療質量不利,更客觀加劇了看病難和看病貴現象。因此,從發展建設轉向擴大分配,既是應然之舉,更是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