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文第一次出現在諾貝爾獲獎舞臺上,美籍華人丁肇中

丁肇中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曾有網友責怪他為何不回國做貢獻,其實他也為我國培養過不少的人才,從他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拒絕美國總統要求堅持中文演講這一行為就可以斷定他心中還是有祖國的,他曾多次回到故鄉捧起黃沙感嘆根在哪裡心就在哪裡。今天我們聊一聊這位華裔科學家。

讓中文第一次出現在諾貝爾獲獎舞臺上,美籍華人丁肇中

丁肇中出生在美國,是父母赴美時早產,所以自出生以來就獲得了美國國籍。他的祖籍是山東日照,丁家在當地是有名的書香門第,祖上曾出過多次進士秀才,他的叔叔曾經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在他出生兩個月後就隨父母回國,此事的中國正在處於戰亂中,於是在家裡頭母親教他認字學習,7歲的時候嘉陵實驗小學念過兩年書。1948年其父任職臺灣台南工學院,全家跟隨搬遷至臺灣,在這裡才算開始接受傳統的教育,中學先後就讀於豐原大同小學、臺北市成功中學、建國中學,中學期間對數理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讓中文第一次出現在諾貝爾獲獎舞臺上,美籍華人丁肇中

高中畢業後考進臺南市的臺灣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次年年僅20歲的他帶著僅有的100美元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6年時間獲得數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到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一年後到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擔任講師,期間他測量了電子半徑,證實了與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相符合。1967年轉到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教授,1974年發現了一個長壽命中性粒子“J粒子”,並因此獲得1976年的諾貝為物理學獎。次年回國訪問曾建議我國科學院派遣物理學家參加他在德國漢堡進行的MARK-J實驗。

讓中文第一次出現在諾貝爾獲獎舞臺上,美籍華人丁肇中

他的研究成果除了上述提到的,還有發現反氘原子核、精確測量矢量粒子之輕子衰變的相位及分支比、證實光子與矢量介子間的相似性、發現膠子噴流、在正負電子對撞機PETRA上研究膠子的性質、在正負電子對撞機PETRA上研究膠子的性質、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尋找宇宙中的暗物質和反物質等等。在阿爾法磁譜儀的研究上就有二百人的中國科學家隊伍參與,他也熱心培養中國高能物理學人才,經常回國選拔年青科學工作者去他所領導的小組工作。

讓中文第一次出現在諾貝爾獲獎舞臺上,美籍華人丁肇中

評論出你最喜歡的科學家,關注收藏並分享,為科普教育貢獻你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