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的「一個例子」提醒我們:強國需要科技,娛樂不能興國!

7月6日,在山東大學“大師面前——與丁肇中一起尋找‘彩色雨滴’”見面會上,當記者問道“

現階段的中國很多核心技術並未掌握,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看待這種差距?該怎麼做?”時,已經82歲高齡的諾獎獲得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丁肇中回答說:二戰以後,日本和德國什麼都沒有了,教育系統也被破壞了,研究系統也被破壞了,可是政府非常支持科學。過了40年之後,現在日本的科學,德國的科學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我只能提這麼一個例子。

其實丁教授提的這個例子眾所周知,他也知道這兩個國家重視科技的程度世人皆知,但教授為什麼還要專門提出了呢?

丁肇中的“一個例子”提醒我們:強國需要科技,娛樂不能興國!

我想其原因不只是“提醒”我們做得還不夠,一些地方是很不夠,雖然我們也一直把“科技強國”的口號喊的天響,我們的科技事業的確也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在一些方面也確實站在了世界前沿,但在很多很多地方,我們也確實落在了後面,原因是什麼,問題在哪裡?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是呀,我們多麼多麼重視科技,但科技的高地位體現在什麼地方?喊了多少年尊重科學,尊重科學的的氛圍濃厚在哪裡?科學家受尊重的程度有多高?出了那麼多科技大師、科技巨星。但有多少人叫得上他們的名字?

而與其相反的是,“娛樂至死”“娛樂至上”卻大行其道。

丁肇中的“一個例子”提醒我們:強國需要科技,娛樂不能興國!

君不見一項重大科技發明成果公佈不如一個所謂的明星的“緋聞”吸引眼球,一位著名科學家的去世不如一個唱了幾首歌的歌手去世引入注目,一位科學家一輩子的收入不如“出道”沒幾天的演員幾天的收入。不信如果你問現在做什麼事情來錢快,那肯定是當演員,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都在那擺著呢,現實很現實。

“科技強國”需要氛圍,需要環境,但你看作為重要宣傳載體的熒屏,幾乎被那些無聊甚至低俗的東西充斥,所謂“明星們”的自娛自樂也佔據了電視的黃金時段,如果你問孩子們長大了幹什麼,那肯定是當演員。科學家是幹什麼的?為演員多受尊重?現實是這個職業沒有不讓人不崇尚的理由。

丁肇中的“一個例子”提醒我們:強國需要科技,娛樂不能興國!

當然,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需要科學,也需要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科學家和文藝工作者都需要有人去做,這不矛盾,但如果“娛樂至死”成為一種時尚,那就太可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