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導讀: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你有認真地思考過幸福這個詞的含義嗎?你有努力去追求過真正的幸福嗎?威爾(劇中克里斯),人稱“上帝派來的演員”,讓我們來看看上帝的演員是如何演繹一個“追幸福的人”吧!

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當幸福來敲門》初看這部電影時,由於電影名的原因,我們把它當成一部歡樂劇情片來看,認為這是一部講述主人翁幸福故事的歡樂電影。其實不然,它是循序漸進的,看到不同的階段他都會表達出不一樣的內涵,這是一部地道的奮鬥電影。不幸的開始有了一個幸福的結局。男主角威爾從一個囤貨的推銷員到一名股票經紀人的蛻變,期間經歷無數艱難險阻,很典型的“美國夢”!

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電影看到一半時,這部電影給人的印象變了,它讓觀眾以為這是一部描寫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艱辛,揭露社會階級財富分化的政治諷刺片。從克里斯家生活的窘困對比集團老總大宅豪車的優渥,從富人家庭豪車出行對比收容所門前排起長隊等待救濟的人群,從房東催租的苦苦相逼對比克里斯的無助與隱忍,從克里斯的身兼雙職的妻子無法忍受窮苦而離威爾而去,從克里斯被銀行強制收稅而導致破產,從克里斯的所謂朋友欠錢不還對比克里斯的無奈與憤怒以及這件事導致的克里斯父子無奈夜宿廁所。這反映出了太多的社會高低階層對比與社會道德問題。

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這些明顯地有些赤裸裸的片段無不讓我們內心燃起一股嫉惡如仇的火焰,我們的情緒被導演成功地引導到了對資本家即富人階層的不滿甚至是憤恨,以及對以克里斯為代表的窮人階層的同情。如果影片就以這個基調一直進行下去的話,它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還算好的政治諷刺片。但是隨著影片的不斷推進,那些強烈的不滿情緒在教堂合唱班的吟唱下慢慢化解,在全場人彷彿感受到上帝關愛一般的神情中逐漸消散(西方電影基本套路,畢竟是基督教國家嘛,可以理解)。而且,片中也沒有能夠繼續出現能夠接著提升階級矛盾的刺激點,所以也無法再拉高觀眾們的憤怒值。

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這部電影的調子從頭到尾都是比較平和的,相較於其他描寫社會底層的電影來說,它幾乎沒有什麼衝動過激行為與情緒,甚至連一句“shit”、“fuck”都沒有出現過。妻子出走,剛賺來的錢卻被銀行強制收走導致破產的黑色幽默。

在廁所,克里斯哭了,淚水不斷劃過他粗糙的臉龐。他想不明白,為什麼他已經這麼努力,可是幸福卻還是離他這麼遙遠?

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實習中,克里斯一次次忍受著被客戶拒絕的失落,卻要強地在同事面前保持著自信與微笑。種種的一切不幸也沒有讓威爾失去對生活的信心,也沒有失去對生活的方向。哪怕是在生活用黑色幽默來作弄他的時候,他也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他一直把兒子帶在身邊。兒子克里斯托弗就是驅使著他不斷拼博奮鬥的動力源泉。

即使全世界都不為你喝彩,你也要給自己鼓掌

最後,被告知獲得正式工作的克里斯喜極而泣。他走在街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激動地為自己鼓起了掌,這一切來得太艱難!

他奔向幼兒園,激動地抱起兒子,久久抱著,久久不語。

影片所表達的幸福的含義就是:你能有一個願意為了他而不斷拼搏奮鬥的人,並且還能與那個人一起享受奮鬥成功的喜悅!

影片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劇中的父子倆戲外也是父子。片子充滿了美式幽默與美式樂觀。整體上很好地輸出了美式文化,從這點上來說,它很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