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一個小小百香果產值50個億,福建是怎麼做到的?

2018年福建百香果全產業鏈產值超50億,全省種植面積超15萬畝。預計到2020年,福建百香果全產業鏈產值可達60億元左右,約佔2020年福建水果全產業鏈新增產值的近30%,全省種植面積超20萬畝。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福建近年來是如何做到呢?以武平縣“武平百香果”為例,記錄福建百香果的產業發展之路。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也是武平百香果產業蓬勃發展的黃金之年,全縣種植面積達到10500畝,總產量達到9500噸,產值接近1.2億元,並創下多個第一:武平第一個登陸央視國家品牌計劃的農產品,全國第一家與阿里巴巴簽訂出海協議的百香果,全省第一家出口香港的百香果,同時也第一次成立了覆蓋全縣的百香果分揀中心,每日分揀量可高達5萬斤,帶動數百戶農民脫貧致富。

“武平百香果”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價格不菲,受到廣大城鄉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代言武平味道的國家品牌,關鍵在於“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因素。

“天時”趁東風

在2018年6月18日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省委書記于偉國、省長唐登傑等省領導參觀了由省農業農村廳承辦的現代農業館。在繽紛鮮果中心展臺前,于偉國書記等舉起福建百香果3號黃金果,為福建百香果“代言”。這是繼2017年“6·18”後,于偉國書記再次為福建百香果點贊代言,這也成了福建近年來高速重視和大力發展百香果產業的一個縮影。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2017年,在省農業農村廳倡導下,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在福州正式成立,標誌著福建百香果迎來產業發展黃金期。短短一年來,福建百香果在全國攻城掠地,碩果累累:

2017年9月,福建百香果參加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榮獲金獎;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12月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2018年6月,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與阿里巴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目前,全省百香果種植面積已從2016年的4萬畝增加到15萬畝,產值達30億元人民幣。作為福建百香果的優勢產區,武平縣緊抓機遇,以打造“中國黃金果之鄉”為戰略目標,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做大做強百香果特色產業。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於印發武平縣2018-2020年百香果和象洞雞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的通知》,成立了百香果產業發展扶持專項基金,註冊了武平百香果“林改第一果”商標,舉辦了百香果果王大賽等系列營銷宣傳活動。

2018年全縣百香果種植面積達到一萬多畝,其中黃金百香果種植面積達5000畝。縣委縣政府對百香果產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為武平百香果產業的騰飛,送上了政策東風。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在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下,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理事長單位--福建康達森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武平優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武平縣優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武平分揀中心,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為全縣果農提供質標、質檢、包裝、倉儲、物流等一站式服務,每年可收購、銷售百香果5000噸以上。

自2018年7月正式運營以來,已經與200多戶農戶(其中貧困戶130多戶)簽訂3000噸百香果收購協議,累計收購、分揀、銷售百香果2000多噸,成為武平百香果銷往全國的重要渠道。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地利”逢佳境

百香果對海拔、經度、產區有著嚴格要求,光照不足,雨量太多,都會影響百香果的水分與甜度。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氣候跨南亞與中亞熱帶兩氣候帶,境內山巒疊嶂,海拔垂直落差大,氣候多樣,為百香果生長的優勢區域。唯有在福建才能種植出水分最足、甜度最好的百香果。而生態環境在福建名列前茅的武平,更是培育黃金果的黃金寶地。

武平是中國林改第一縣,生態環境質量居福建省第二位,並被中國氣象服務協會評為“中國天然氧吧”。武平地處福建內陸海300-700M丘陵山地,≥10℃有效積溫5500-6000℃,夏秋季氣溫日較差≥10℃,夏秋季日較差是長江以南最高區域,種出來的百香果香味濃郁、口感細膩、果殼厚實,品質在國內首屈一指。武平的綠水青山,也為黃金果成為綠色安全農產品提供了優質生態環境。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2017年,武平黃金果作為廈門金磚會晤指定專用產品亮相國宴,擺上各國領導人餐桌,驚豔了全世界的味蕾。2018年6月,武平縣和阿里巴巴簽訂了百香果出海項目為依託,推動武平百香果對外出口。2018年12月,優達百香果正式出口香港,成為全省首家出口香港百香果的企業,再次印證了武平百香果的卓越品質。

2018年,武平百香果特色農產品正式入選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從9月1日在央視多個頻道滾動播出宣傳,每天播出頻次不低於20次,持續播出1個月,讓“武平百香果”再度成為吸引眾人眼球的熱銷產品,大大促進了武平果企增效果農增收。

“人和”結碩果

除了政策東風和地理優勢,農戶、經銷商、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媒體力量的良好互動,也是武平百香果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

“基地共建、產銷共贏、百姓共富,是我們經營百香果一貫秉持的原則”。優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秀珍介紹說。優達依託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技術支持,並承擔對接省農業農村廳育苗基地建設項目,建立了武平首家百香果標準化育苗基地。基地採用先進育苗基質配方,專家全程對接指導,種苗質量上好,年可培育百香果種苗100萬株以上,為6000畝百香果基地提供種苗,填補了武平縣無本地種苗的空白。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公司於2018年在民主、城廂等4個鄉鎮建立600畝百香果(黃金果)種植示範基地,2019年與民主、象洞鄉共建武平百香果出口基地130畝、120畝,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推廣高產、優質、無毒百香果種苗及標準化種植管理模式。同時,公司為全縣果農全程提供專家技術指導服務,定期開展種植技術培訓。

一條龍服務、全過程互動的產銷合作模式,改變了以往農戶盲目選苗、粗放種植、壓價銷售等固有頑疾,有效避免了種植產量低下、果品質量不一、銷售各自為戰等問題,實現了商家和農戶的共贏發展,帶動了果農共同致富。

“福果”是如何煉成的  |  脫穎而出的福建武平百香果

同時,縣農業局、商務局等部門也積極作為,經常性組織百香果種植戶、經銷商互動交流,聘請技術專家定期開展輔導講座,形成了共促百香果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武平縣黃金果協會等社會團體定期舉辦種植銷售培訓,及時傳達產業政策信息,更是為增進黃金果產業交流、凝聚行業發展合力提供了良好平臺。

來武平,我氧你,承載著山區百姓沉甸甸致富希望的武平百香果,已成為助力武平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