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精銳教育常州清潭校區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現在已經成為我家臨睡前雷打不動的固定項目了。要知道,每天堅持這個習慣,最大的困難不是孩子,而是大人的惰性。尤其是當自己身體不適,或者很累很困的時候,心裡一直在掙扎“要不今晚就別看書了吧”。但馬上這個念頭就會閃開,畢竟自己的一點點小小的堅持,對孩子來說卻可以潛移默化的起到很大的作用。最近,成功的把孩他爸吸納了進來,每個一三五晚上都是他帶孩子讀書,果然心裡輕鬆了許多。

言歸正傳,分享一下我家是如何跟孩子一起讀繪本的。

  • 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強迫孩子看書

首先,看書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孩子不願意看書,我們可以採取誘導的方式,比如自己拿著繪本看,然後說“哇,這個真有意思”,用類似的舉動來吸引孩子來到你身邊一起看書。絕對不能用命令的語氣,“你必須要看書,每天必須要看3本書”之類的話。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一旦強迫他做某件事,很可能會出現負面效果。

  •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閱讀空間

閱讀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種方式,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閱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前我晚上陪他閱讀的時候,會著開臥室的門。經常是客廳有點什麼動靜,他就往外瞅瞅;陽臺在我們臥室裡,有時候奶奶進來去陽臺拿東西,他總會抬起頭來問奶奶“你幹什麼呀”。後來,我嘗試著閱讀時關起門來,也跟家裡人打好招呼,不要進門打擾。果然,他的專注度有很大提高。最常的時候,我們能在一起一口氣讀40多分鐘。

  • 讀繪本時,請記住自己是一個表演家

這句話的意思時,讀繪本時一定要聲情並茂,尤其是一些有不同人物和不同故事情節的。不同人物之間用不同的語氣語調,不同場景時該驚訝的要表現出驚訝,該害怕時要表現出害怕,該開心時要表現的手舞足蹈。只有咱們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繪本中,孩子才能跟著我們沉浸在繪本的世界中。

  • 讀繪本時,有時也要做一個傾聽者和引導者

讀繪本不是隻有簡單的內容輸入,而是最終會讓孩子產生內容輸出。有時候一個繪本讀幾遍之後,孩子會對內容比較熟悉了。你一開口,他就會馬上接過話去,也許他講的不完全對,但這時候你也不用去更正他,而是可以順勢問一問“為什麼是這樣呢?”“然後呢?”“你喜歡這樣嗎?”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將書中的內容講出來,或是把自己對書的理解講出來。

最後曬一下我年初給他買的繪本書架。現在家裡整潔了許多,再也不是繪本滿屋飛了。

這就是我的一點心得和感受,也歡迎大家給我留言,講出你陪伴孩子讀繪本的方式方法,咱們一起溝通。


YOYO育兒園


當寶寶1歲左右時,我就開始和寶寶一起讀繪本了。現在,不是我在堅持,而是寶寶堅持要我讀。

我們是怎樣閱讀繪本的?

1.時間不定,他想聽即是讀書時



我們家每個房間都有個小小的書架,書架上的繪本寶寶隨時可翻閱,所以常常遇到遊戲正嗨,寶寶突然想起與之有關的繪本,便找來看。比如

我們玩做飯遊戲,他突然想起了《一園青菜成了精》便開始了繪本閱讀。

2.讀繪本目的單純,只為這一段溫馨時光

有的媽媽在閱讀繪本時準備了好多問題,讓孩子更好的記憶繪本內容;有的媽媽會讓孩子認字,讓孩子在上學前認字三千;有的媽媽說我們讀繪本一個月,為什麼他還沒愛上繪本……這些因為有功利的目的,孩子在讀中不會找到快樂的。在親子共讀中,有媽媽選擇了靜待開花,只為和孩子在一起的溫韾。


3.讀繪本的互動

【1】選書

很多媽媽按自己的意願選書,而從來不會顧忌孩子的感受,導致了買的很多書,孩子沒有聽和看的慾望。

我會看很多書單也會追新書還混經典書群,這些的大神書單都是我的備選項,根據孩子的興趣定書單,我是第一把關者;我和孩子一起去書店或者從網上下載電子書從這書單裡挑她最感興趣的一本或兩本(繪本太貴,只挑最愛)。

【2】手段要講究,讓他認為與自己有關

①改換角色讀故事

有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名字,我們可以把名字換成寶寶的名字。寶寶認為是自己的故事,會要求一遍又一遍地讀。

②與孩子的生活結合


以《尋找快活林》來說,當講到小狐狸一家時,會談到自己一家;下雨時,小毛猴被趕出去時頂著芭蕉葉,會談下雨時會怎麼辦;下雨後,小白兔採蘑菇,會談下雨後踩水玩……讓孩子感覺故事中的一切和自己有關。

③孩子最愛表演繪本了



這點我做得不夠好,是我待加強的一點。有一次,一位媽媽讀《環遊世界做蘋果派》,她準備了牛,雞等動物玩具,還根據地理位置設置了各個地點,還有畫畫場景……自從這次表演後,這本書就成了翻牌率最高的繪本。

④繪本中的圖要極其重視

有專家說,好繪本=文×圖。所以如果放棄了圖,就把三十多塊錢的繪本讀出了五塊的價值。


繪本,要有美感,比如熊亮,九兒,林明子,加古裡子等都是很好的繪本作家,這些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觀,和對美的鑑賞能力;封面和封底也藏著秘密,可以和孩子一起尋找;有些圖還自成一個小故事,比如《爺爺一定有辦法》;有些藏著小細節,很多書裡常有小老鼠等小東西躲來藏去……讀繪本,要帶好尋找的眼睛。

……

每個媽媽都有一個自己的方式,也都讓孩子愛上了繪本。只要你愛繪本,用自己的愛來詮釋繪本,方法就不那麼重要了。

兒童文學作家彭懿: “因為有了童年閱讀,當我們回道童年的時候,在我們朦朧的記憶中,就有一片明明暗暗的螢火蟲,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努麗初彩


我是在女兒將近一歲時開始給她讀繪本的,我第一次買了三本書,偷偷看裡面系列,寶貝晚安和猜猜看紙板書。由於偷偷看裡面是立體書,講了動物的家,比較生動有趣,所以女兒特別愛看,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看,剛開始,我是半做遊戲式的給她邊講邊玩,興趣度特別高。

不用刻意強求孩子一定要安穩的坐下來

親子閱讀首先要營造的是一種氛圍,3-6歲的孩子,幾乎都是好動、坐不住的,這是孩子的天性,在帶著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情緒進行朗讀就好了,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語調、語速的控制,通過你的聲音將故事的內容傳遞給孩子,孩子或許坐不住,或許在搗亂,或許在玩玩具,但是他會聽到你說的一切,慢慢的會開始對你在做的事情、講的故事、看的書產生興趣,慢慢的坐到你的身邊,一起看你在看的書,聽你說的故事,這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

保持耐心,給孩子適度的自由度,有助於孩子逐步的進行過度,而又容易產生反抗、牴觸的情緒。

個人建議:

第一, 讀繪本從小抓起。不要認為孩子小,不知道你在給她講什麼,日積月累下來,她會給你一個驚喜。我閨女就是在一次我慫恿下,獨立給我講完了一本繪本,當時才不到兩歲,說話還不是特別清楚。

第二,家長要起帶頭作用。孩子最愛模仿家長,有斷時間閨女愛上看動畫片,不看繪本,我就拿本書,給她爸講,故意講的特別生動有趣,她爸也特別配合😁,不到十分鐘,閨女自己跑過來聽我講繪本。

第三, 每個孩子愛好不一樣。別人推薦的,自己孩子不見得喜歡。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先看,遇到孩子喜歡的,可以買回來,這樣可以節約錢買更多的書。

第四, 孩子一般都有倦怠期。所以遇到孩子特別反感看書時,不要強求,比較是愛好,不要適得其反。過幾天再試試。

關注公眾號:現代教育中心(ID:neoelite),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同時,這裡還彙集好玩的英語知識、實用的育兒心得、豐富的學習資源,致力於讓父母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香港現代教育


大家好,我是李藥師。

我有一個女兒,到月底我們就四周歲。在這四年當中,我始終引導閱讀,各種各樣的書,最早的布書,吃不動哈哈😄。

大一點的時候,我當時正在備考,我也在看書。閱讀習慣,女兒養成最成功的一個習慣,不是說教以身作則來引導孩子。

閱讀習慣怎麼能更好呢?主要是爸爸和媽媽,有與孩子互動,就閱讀的內容與他互動,及時互動就會加深孩子對書本的一個理解,從而就提高了閱讀效果。



也就是我們成年人講的深度閱讀,我們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達到一個深度閱讀呢?

一,我通常是孩子看書之前,我會簡單的瀏覽一下這本書。再帶孩子閱讀。

二,通過簡單的提問和交流幫助女兒加深對這本書的思考。

三,這本書上肯定有很多知識點,我們怎麼去引導孩子去關注這些知識點呢?

當然需要父母花點小心思,就是能有吸引力有趣的方式,引導孩子去關注這個知識點,加強閱讀效果。

還有閱讀呢,現在很多的閱讀材料都配合手工舞蹈,還有什麼APP在線視頻這種發散這種多多方面的一個學習,也就是也是一個閱讀的延伸吧,就是豐富了小朋友的一個閱讀體驗,從而也能達到一個更好的理解繪本的作用。

下面我就毛毛蟲這本書啊,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給大家講解一下


即使這本書教了我們很多很多的知識,我們家長會首先可以從食品的分類;一個星期幾天;還有數字1到7的數字,這就是我簡單的三方面,其實細心的父母自己去發掘每本書。就是優秀的繪本,都有很多知識點。

就是這些知識點,我們怎麼去引導孩子去去關注去記住去思考並運到自己的生活中?

這是很關鍵的,就是我們父母應該做的呢,就是加深閱讀互動陪伴,引導孩子。

我們家長需要調動孩子在閱讀的中的主動性,真正的體會到閱讀的一個樂趣。



請關注李藥師健康管理,給你提供關於皮膚病及護理,關於育兒,關於合理用藥的信息。敬請關注。


李藥師健康管理


我家娃五歲,現在每天晚上睡前必備:三本書+一首主題曲。

在娃六個月左右的時候,我和娃的親子閱讀是那種撕不壞的書,小小的一本布做的,防止好奇寶寶撕、咬……這種書以認物,童謠為主。適合0-3歲的親子閱讀,我家娃一歲前在這種書本上認識了很多蔬菜水果。

娃兩歲以後,我家的繪本開始是從噹噹,亞馬遜,某寶上的貼紙書,這種書有種神奇的魔力:當你在和娃一起親子閱讀的時候,把故事裡的貼畫補上,鍛鍊娃的精細動作,重要的是我們一起互動。

當然也少不了現在常見的繪本:大衛系列,美國凱迪拉克獎,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皮特貓系列,小雞卡梅拉系列……優秀的故事繪本太多。

我和娃的閱讀以圖片為主,我會和娃一起看圖片,我們一起討論圖片裡面的內容,比如說:一幅圖裡的天空的顏色,圖片里人物穿的衣服、表情、動作等。一本書我們可以反覆講很多遍。

今年娃五歲了,去年年底的時候,帶她去圖書館辦個借書卡,她現在可以在圖書館借閱自己想看的繪本故事,也有那種很多字圖片少的書。一本《綠野仙蹤》她可以反覆借,讓我講給她聽。

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家長的培養很重要,親子閱讀中家長的閱讀方式決定了孩子,如果家長就讀文字,覺得沒什麼可講的,那麼娃很難理解書裡的內容。

這幾天講的《小熊家的不速之客》

娃:媽媽,你怎麼知道那個小孩叫什麼名字?

我:書上有寫她的名字,你也可以給她起一個名字。

娃:讓我想想,還是叫書上的名字吧!

與娃閱讀小五年的時間,希望能幫助大家!





candy暖心糖


相信大家都見過黃磊、林志穎等人在微博發的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照片。現在的家長們越來越注重親子閱讀了,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是很多家長都在做的事情。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與孩子一起讀繪本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閱讀繪本的目的是什麼。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這很簡單,領孩子讀書,當然是為了讓孩子多認字,多學知識啊。

其實不然。繪本圖多字少,是推薦給相對年齡較小的孩子進行閱讀的。可以說,從孩子出生就可以念繪本給他聽了,直到7、8歲的時候,慢慢就轉為字比較多的書了。



那麼,對於讀繪本的孩子來說,最主要的任務不是認識多少字,學到多少知識,而是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幫助孩子建立起對閱讀的興趣,對於他將來的學習、工作都大有裨益。

因此,家長在和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就需要注意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閱讀繪本時,尊重孩子的興趣,以孩子喜歡為主。

在選擇讀什麼書的時候,有時家長和孩子的意見會不一致。尤其不太瞭解繪本的家長,可能會覺得這些書太簡單,沒有內涵,甚至有些無聊。

但事實上,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他們的關注點不同,成長需求也不一樣。就拿繪本《呀,屁股》來說,大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通篇都在講屁股。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經歷一個屎尿屁的敏感期。瞭解自己,是他們瞭解世界的開始,因此他們會覺得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越是孩子小的時候,越應該以孩子意願為主。

第二,閱讀繪本時,不必要求讀完全書。

孩子小的時候,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2、3歲的孩子,也就能坐上那麼5~10分鐘。可能還沒讀完,孩子就開始玩玩具,或者吵著要別東西了。

就算孩子肯跟著大人坐在那裡讀書,也有可能不等家長讀完就要翻頁,或是家長想翻頁,他還摁著不讓翻。

不管是哪種情況,家長都不要勉強孩子完完整整地讀完一本書。既然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喜歡讀書,提高對閱讀的興趣,只要孩子對書中的某一頁產生了興趣,願意仔細去讀,就是成功的。

第三,給閱讀增加一些趣味性。

在讀書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一些手段,讓閱讀過程變得更有趣。比如繪本里的角色往往是小動物,讀對話的時候可以加上動物的叫聲。可以根據繪本內容玩布偶遊戲,畫畫,角色扮演等等。

當然,也可以在選購書的時候就挑選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如翻翻書、洞洞書、立體書等。

第四,適時引導。

儘管我們說了,要尊重孩子興趣,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一直依著孩子。那樣的話,可能孩子的閱讀只侷限於某個領域。

前蘇聯教育學家維果斯基曾提出“最近發展區”的理論。這指的是孩子的發展是分階段的。在一個階段和另一個階段之間的區域被稱作“最近發展區”。如果家長和老師進行助力,孩子就能跨越最近發展區,提升到下一個階段。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恰當地引導孩子的閱讀。有個很好的建議是每次讀書時,讓孩子選一本書,家長選一本書。

這樣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可以保持他的閱讀興趣。而家長選擇不同風格、不同主題、不同難度的書,可以拓展孩子的閱讀視野,讓孩子在書中接觸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那麼親子閱讀的“副作用”——認字、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專注力等等也都能得到。

搬書回巢,有書智庫領讀達人,今日頭條認證作者,新浪微博認證書評人。圖書編輯、網絡編輯、運營編輯……這麼多年,兜兜轉轉還是和文字打交道。我願搬書回巢,助你師逸功倍。

搬書回巢


我和寶寶堅持親子閱讀近兩年,收益真的非常超出我的想象!寶寶的觀察力、思考力、理解力、專注力、邏輯力,表達能力等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們每天5本繪本,每週更換一次書單!

第1天,我們只講繪本本身的故事,不拓展內容,不打擾寶寶專注力,翻書的時候會穿插幾句引導性的話,“小兔子會怎麼辦呢?”“誰會來幫小羊們呢”,寶寶是否回答不重要。

第2天,一邊講繪本,一邊引導一些跟情節有關的小問題,“公主為什麼讓火龍一直跑一直跑呢?”培養寶寶的思考習慣。

第3天,講繪本時,偶爾合起書本,問寶寶,“剛剛小熊的書包是什麼顏色的?”“小腳丫的同學都有誰?”,訓練寶寶的觀察力。

第4天,引導寶寶的觀察和思考,比如繪本上說“冬天到了,奧力弗跟鳥兒要飛去南方了”,我會問她“你從圖上哪裡可以看出來是冬天呢?”寶寶會告訴我“奧力弗戴了圍巾,大樹樹葉少了”。

第5天,引導寶寶關聯聯想,“我們以前也讀過一個故事,小猴子是怎麼拿到很低很低的東西呢?”“這隻青蛙也叫弗洛格哦,上次哪個故事裡也有弗洛格啊”

第6天,引導寶寶深度思考,“小雞用樹枝救了掉進坑裡的小鴨子,你還有其他辦法救它嗎”“用水,因為小鴨子會游泳,也可以找大象幫忙,它有長鼻子”“如果大象可以,那還有誰也可以呢?”“長頸鹿”

第7天,引導寶寶表達,最後一天的繪本我們會分角色扮演,一週的五本繪本閱讀結束。

寶寶們的潛力真的超乎我們的想象!


素簡日記


作為一名推廣閱讀和教孩子寫作的老師。我要對那些學齡前的家長,尤其是2-5歲的家長說:一定要重視起這個階段的親子閱讀教育。不然,孩子上了小學你會很辛苦的。欠下的債,補起來要付出更多。


重要性就不分析了,因為這個無需多言,多讀書的好處,無論是博士還是農民,所有的家長都會認同的。只是我們要明確一點,無論再忙,工作再多,時間再緊,也一定要抽出時間陪孩子讀繪本,讀故事,讀兒歌,將一部分的陪伴時光變成美好的閱讀回憶。


具體該怎麼做?


首先,一定要選好書。其實親子閱讀的書大家不要挑來挑去。只要選那些公認的,口碑好的,就可以了。也就說,經常被各類的圖書網店,或是公眾號,媒體雜誌推薦的,就可以選。因為,繪本類作為一個圖書大類,品質還是有保障的。基本都是引進版,拿來主義有時候還是挺管用的。


另外,一定不要侷限在知識類上,而要以情商開發為主,知識認知為輔。


其次,時間最好固定。我覺得最好的時間就是睡前。一是這個時間段比較安靜,適合親子閱讀;二是,忙碌了一天,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可以將這樣的共讀時光當成一種心靈的放鬆。這樣的心境下,閱讀的效果會更好。當然,這個時間不是絕對的。但最好是形成固定的時段。


第三,家長在共讀時,可以通過指讀來提高孩子的認字,通過提問與啟發來激發孩子的思維。這個是一定要有的。開始時,可以只是讀,慢慢地就要指讀,再介入問題。如果孩子主動提問,一定要耐心解答。不要敷衍了事。


第四,從單純地讀,到共讀,再到互動,最後是孩子主讀,家長負責主聽。要有這樣一個變化的進步發展。不要只是一味讀,當完成規定任務一樣。不然,這樣的親子閱讀就變味了。很多繪本和故事,童話兒歌,都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來閱讀,甚至有一些找茬,猜謎,尋蹤破案的遊戲書,都可以一起讀、一起玩。但是這類書不宜放在睡前閱讀,否則越玩越興奮,影響了睡覺,可就不好了。



好了, 就簡單介紹這些,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隨時問我。我可是一名幹了十幾年圖書編輯的老師哦。



林老師講作文


陪伴孩子親子閱讀分為兩個階段:0-2歲的低幼繪本和3-6歲的幼兒繪本。

孩子0-2歲,處於低幼階段,這時期不用讀繪本上的字,不用非要講解繪本的原意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低幼階段的繪本基本都是圖畫,字很少。而且畫面簡單,孩子具有閱讀經驗後,還能看懂圖畫的意思。

家長陪伴低幼寶寶閱讀時,主要是吸引孩子的興趣,在圖片上看到什麼就說什麼。

比如最經典的低幼繪本小熊寶寶系列,《誰哭了》,圖片上就三個字,家長不用只讀三個字,可以帶孩子看圖片上的細節。比如:指著小草然後就說小草,指著玩具桶就說小老鼠拿著玩沙桶,小熊戴著紅圍巾,臉上有紅臉蛋,這樣讀繪本既可以加強孩子的認知行為,將語言具體情景化,也可以引導寶寶注重細節,孩子以後繪畫時就不容易忽視細節,提升繪畫水平。這幅圖中,家長還可以說,小熊表情很疑惑,怎麼了?然後學哭泣的聲音,做情景演示。孩子兩歲前,我就是這樣講繪本的。

寶寶3-6歲:

有了前面的閱讀基礎,孩子三歲後可以自己看懂繪本了,孩子自己可以看,家長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

跟低幼對比,這階段的圖畫內容相對更豐富,故事性更強,還是不用直接讀字,因為照本宣科的讀,會缺乏跟孩子的交流互動,可以邊讀邊跟孩子一起討論。


關於繪本的選擇

我想說,五年下來,買了不少繪本,剛開始很糾結,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繪本,就買了很多國際上獲獎的繪本,但事實是,獲獎的繪本孩子不一定愛看。

去年我買了神奇飛書,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等獲獎的繪本,可孩子就是不看,說太醜,不好看。

繪本的選擇不一定價格是要太貴,一定要獲獎,外在的東西可以考慮,但不要太刻板就行。我選繪本只有一個原則,只要是正版的,孩子喜歡感興趣就行。像小熊寶寶系列,雖然每本幾塊錢,但很多孩子就是愛看。


七蒙育兒


我是在女兒將近一歲時開始給她讀繪本的,我第一次買了三本書,偷偷看裡面系列,寶貝晚安和猜猜看紙板書。由於偷偷看裡面是立體書,講了動物的家,比較生動有趣,所以女兒特別愛看,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看,剛開始,我是半做遊戲式的給她邊講邊玩,興趣度特別高。


個人建議:第一 讀繪本從小抓起,不要認為孩子小,不知道你在給她講什麼,日積月累下來,她會給你一個驚喜。我閨女就是在一次我慫恿下,獨立給我講完了一本繪本,當時才不到兩歲,說話還不是特別清楚。

第二 家長要起帶頭作用。孩子最愛模仿家長,有斷時間閨女愛上看動畫片,不看繪本,我就拿本書,給她爸講,故意講的特別生動有趣,她爸也特別配合😁,不到十分鐘,閨女自己跑過來聽我講繪本。


第三 每個孩子愛好不一樣。別人推薦的,自己孩子不見得喜歡。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先看,遇到孩子喜歡的,可以買回來,這樣可以節約錢買更多的書。

第四 孩子一般都有倦怠期,所以遇到孩子特別反感看書時,不要強求,比較是愛好,不要適得其反。過幾天再試試。

第五 不要一直家長講,可以適當讓孩子講講,然後大人再補充。我就發現孩子的記憶裡是驚人的,有時我只講了兩邊的繪本,閨女就基本能複述出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賜教!

我是米小兔,一個全職媽媽,如果你在育兒中遇到其他問題歡迎和我交流,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