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叛逆期該如何溝通?

啊夢想飛翔


有的孩子的獨立意識,個性化時期始於11、12歲,

有的18、19歲,

有的幾乎不叛逆,

有的成年後才開始挑戰原生家庭的價值觀。

叛逆的背後,是一個探索、感受、思考的過程。

爸媽可以這樣做:

① 傾聽

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歡父母靜靜地陪伴,而不是無止境的嘮叨。

有時,你安靜地開著車,或只是坐在他身邊,孩子就會主動跟你說話。

少說多聽+啟發式問題,才是最正向的引導。

② 尊重

很多想好好談心的爸媽,是這樣吃“閉門羹”的:

你把孩子設為星標,不願錯過他的任何一條朋友圈,點贊、評論,積極互動。

於是,他屏蔽了你。

你藉著送水果的名義,敲開他的房門,看看他在幹什麼,有沒有認真做題。

於是,他把門反鎖了。

家人不是非得靠這麼近的。

黃磊曾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這是他內心最寶貴的財富,哪怕他的日記、手機放桌上,我也不會看!

尊重隱私,才是十幾歲孩子最想要的。

③ 站在孩子這邊

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的一生過得非常豐富,每一項事業都是內心興趣的所在。

這背後,他的原生家庭功不可沒。

他喜歡化學,在家做實驗,不小心氣體洩漏,差點傷到狗狗,爸媽只是叮囑一番,並沒有阻止。

他喜歡研究電路,爸爸就給他買機器,讓他自己探索。

校長冤枉他燒書,媽媽力挺:“我們家每個人都愛看書,一個愛看書的人不可能去燒書。”

我們捍衛的不只是孩子的自我,更是他充滿樂趣的一生。


小夥伴愛生活


首先,其實孩子叛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要允許許孩子有表達自己的權利。


有些爸媽看到孩子開始叛逆,覺得:“天吶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其實不是,這是正常的,或者說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這說明孩子正在學會獨立,懂得維護自己的邊界,和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是否可以允許他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可能孩子有天會向你提出質疑,說我憑什麼要每天刷牙,我能不能不刷?那麼這個時候有些父母可能就直接告訴他說,你必須刷牙,因為刷牙有哪些好處,然後刷牙是一個衛生的習慣,如果你不刷就會很髒。但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去試一試,刷了牙和不刷牙的感覺,或者問一下他,你今天不想刷牙,是不是有什麼事情?你可以跟媽媽說一說。當我們能夠給予孩子一個表達的機會的時候,他就不需要用反叛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用種誇張的方式來獲得表達的機會了。


第三方面,當孩子出現反叛行為的時候,我們做他的支持者,而不是評判者。作為爸媽,你選擇做孩子的支持者還是評判者,決定了你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合作的,還是對立的。當孩子叛逆的時候,有一些父母的反應是,你這樣跟我對著幹我很受傷,我含辛茹苦的怎麼養了你這樣一個孩子。這是父母在批判孩子同時也在向孩子傳遞焦慮感,讓他聽話。實際上,往往當我們去評判孩子的時候,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對立了,叛逆就會發生,而且會更多地發生。而當你選擇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時候,叛逆和對著幹的情形就會慢慢減少,因為孩子獲得了尊重,他才能夠跟你合作。


第四方面,孩子叛逆,是他希望瞭解自己的表現,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可以幫助他一起去更好地認識自己。你可以問問自己的孩子說,有時候爸爸媽媽講的東西可能你不同意,那麼你的想法是怎麼樣的呢?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同時在這個過程裡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把一些感受具像化,讓孩子能夠更具像地描述,比如他可能會跟你說,在我玩玩具的時候,我希望你不要催我,我能夠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或者當我不刷牙的時候,也許是我那天真的不想刷牙,能不能讓我有這樣一個機會?


Me3imissu


我認為說服式的教育溝通可能更好。

其實叛逆期也不是那麼難管的,主要看方法。

家長儘量融入孩子的思想,多談心。前提是千萬不要以一種家長式的姿態,要以朋友式的口吻,或者跟孩子聊聊自己年輕時候的一些事,好事壞事都可以聊聊。壞事的話再說說自己後來怎麼吃虧啦,怎麼後悔啦……

如果孩子能敞開心扉的和你聊天,說出他的想法,他想做的,他或許太過天真的理想,你都不要嚴厲的批評或者拒絕。表態一定要認可他們,即使不好的事也要先認可,然後再以朋友的姿態提出意見。

如果打罵,只會讓孩子的心思離你越來越遠,到最後,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身邊很多反面的例子,孩子叛逆的時候沒關注也沒有很好的引導、教育,最後結果很慘,最嚴重的一個是19歲因為搶劫入獄了,10年。最好的年華卻是在監獄裡度過的,出來後怎麼辦?李天一不也是個例子嗎?



腦波交響樂


所謂的叛逆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他會進入一個準大人期。這時候的孩子特別想自作主張,自己解決一些事情,同時對家長的管教也有諸多對抗情緒!

所以在和孩子溝通時,要多徵求孩子的意見,聽聽他的意見和想法,即使是錯的,也不要急於否定孩子,引導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總是喜歡追求個性化,那其實是他們想引起某些人的注意,而特意做出一些很荒唐的事情出來。其實,只要父母多和孩子溝通,當他們回家的時候,吃完飯後,不要讓他們就直接回自己的房間了,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看電視,一起散散步,一起做一些小遊戲,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手機上有趣的段子。正確引導,給孩子適當的獨立空間。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不要約束的太多,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好了。他們在這個期間,很衝動,只會認自己認為是對的。所以應該正確的引導他們的價值觀,並給予他們一定的空間,不要揠苗助長,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沙塵愛生活


叛逆期的男孩子其實脾氣特別怪,你逆著他的心意,他就會使勁給你對著幹,你順著他,他感覺你對他另有目的,又會擔心這擔心那的。

在孩子叛逆期該如何與其溝通呢?

我們作為父母的不能按照自我的心意去理解孩子,而是要聽聽孩子內心的思想,這就要看孩子小時候你是怎麼教育的了。如果你的孩子從小都沒有給你說過知心話,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你是無法與他相互溝通的。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如果他說的對你就支持他,如果說的不對,不要直面抨擊他想法,而是側面去說明這件事為什麼不對,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緩和期。


幼芽媽媽






心理學高大夫


溝通是在於雙方交流,交流是在於雙方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的條件下進行!充分尊重相互的隱私,別讓對方覺得自己的隱私受到侵犯。交流時最好使用第三人稱,也就是他。不要說你如何如何。用別人的事來一起交流。這樣會比較容易雙方都能夠接受。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不要過分焦慮,以焦慮、批評、甚至打壓來對付叛逆,會使孩子越來越叛逆。正確的做法是靜觀其變,給孩子一個自我調節的空間,要相信他。信任、信任、再信任是攻無不克的法寶!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好象魚兒不能沒有水一樣。孩子的成長過程是離不開父母、學校、朋友、親人等的關愛的。那麼,孩子出現叛逆,我們是如何與孩子渡過這個深遠且有影響力的時期呢?心理學研究表明,叛逆形成一種特殊的具體心理表現,要求我們與孩子這樣渡過叛逆期:1、懂得呵護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需要被尊重,我們要給孩子鍛鍊、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對他們寬容,給他們嘗試犯錯誤的機會,也給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悅,不要過分的限制他們。2、學會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青少年的孩子,他們調皮、活躍,但是他們的情緒波動也非常的大。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老師正確的去引導他們學會自我控制,耐心的幫助他們緩解緊張的情緒。3、幫助孩子養成健康、良好的習慣。習慣的好壞,能夠影響孩子這一生的路是否走得順利,幫助他們養成健康、良好的習慣,輔助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4、幫助孩子疏通心裡的壓力。積聚過多的壓力容易扭曲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的引導、幫助他們去排解壓力。5、給孩子充分的自信和勇氣,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家長和老師要懂得肯定孩子,調動孩子做事情的積極性。6、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忽視孩子的品德教育。不但要培養孩子學習好,品德更要好,一份感恩之心尤其重要。現在的孩子不知道關心別人,自我中心較嚴重,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了做人的教育。

因此,父母應善於發現叛逆形成的積極因素,並善加利用,而不應在孩子有叛逆的心理時,一味的嘮叨、說教,過分強化孩子的錯誤或過分的溺愛和順從,使孩子養成不良的心理反應。我們應學會用心去了解和理解孩子,耐心的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並建立起“合作——寬容——理解——尊重——接納”的友誼橋樑。


SeeYouAgain推薦


這個時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什麼事都要跟你對著幹,對他不好,他就徹底擺爛,對他好,他又覺得你別有所圖。我的建議是,等他心情好的時候,等下來好好談一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才能解決這個局面


秋蘭青春期教育


叛逆,我們也經歷過,有時候大人也叛逆。

對於叛逆孩子,儘量做到尊重,減少他的叛逆機會。

家長在遇到問題時,別讓情緒佔上風,多理解,多包容,多正向引導,讓孩子容易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