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了鴿子?如何看待蓬佩奧臨時取消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面?

蘇鎮兔子


這極有可能與時下的伊朗問題有關。

國家領導人會面不像一般人約飯一樣簡單,完全是政治行為,典型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取消既定的會面一定有某種政治因素。

時下美國與德國有一個突出的癥結就在於伊朗,為何?作為歐盟國家的領頭羊之一,德國是一個工業發達、資源匱乏的國家,長期以來一直靠進口資源維持龐大的工業運轉,最多的還是從俄羅斯和中東。無論如何,德國的發展還得仰大國鼻息,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羅斯。

上世紀90年代初,也就是蘇聯剛解體不久,德國曾經謀求繞開美國與中東單線聯繫,建立獨立的石油貿易渠道。但是因為巴爾幹半島有強大的南聯盟擋道,德國軍事實力又不足以擺平南聯盟,匪夷所思之下想了個飲鴆止渴的辦法,請美國出手。於是,引起了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令德國大跌眼鏡的是,科索沃戰爭不僅沒有幫德國建立與中東的單線聯繫,反倒是讓整個歐盟賠進去1萬億美元,剛出襁褓的歐元慘遭蹂躪。

進入20世紀後,德國又謀求與伊拉克搞歐元與石油結算貿易,惱怒的美國人乾脆直接出兵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將薩達姆斬首示眾,使德國的目標又一次泡湯。

現在伊朗又和美國槓上了,而且美國使出了石油封殺這個威力不亞於原子彈的大殺器,德國人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於是,自5月2號美國對伊朗的全面石油禁令正式啟動後不久,德國、法國、英國便一道代表28個歐盟成員國謀求與伊朗建立獨立於美元之外的貿易體系和結算機制。這等於是對美國封殺令的公開反對,並且還是北約成員國之一。

現在美俄博弈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美俄的主戰場還是在歐洲,德國是最重要的棋子之一,蓬佩奧此行訪問德國也是奔著這個目的而來。結果德國在伊朗問題上節外生枝,但是在大敵當前美國人也不好對德國施加壓力,只好委婉的表達一下不滿。於是蓬佩奧就用放鴿子的方法敲打一下默克爾,這和前不久特朗普與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合影時將其擠出紅地毯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將軍威武K


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性是目前雙方分歧是比較大,沒有談的必要。

按照此前的公告,美國國務卿將於5月7日抵達德國首都柏林,與總理默克爾及外交部長馬斯等會面,商討關於俄羅斯、烏克蘭、敘利亞等方面的問題。但是臨近訪問之時,蓬佩奧取消了這一行程,轉而參加了7日在芬蘭舉辦的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



要知道,對於一個大國領導人,默克爾的行程安排至少是幾個月甚至是一年以上,對於哪一天該做什麼事,都是明確的。而且在外交場合上,對於一國外長的接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蓬佩奧在最後時刻取消對德國的訪問,無疑是放了默克爾鴿子。

而事後雙方的回應,是比較有意思的。默克爾辦公室僅確認了消息,並強調是取消會談是美國的因素。言下之意,不是默克爾不想談,而是蓬佩奧不來。顯示出德國願意協商,而美國另有所圖的態度。



美國發言人則聲稱有緊急問題,雙方的會談需要重新確定時間,並強調蓬佩奧期待再次前往柏林,與德國領導人進行會面。但是,從參加北極理事會這種無關大局的會議可以看出,蓬佩奧並沒有特別緊急的事例要處理。

有德國內部人士消息透露出,蓬佩奧取消行程的理由是“國際安全問題”,暗示與美國近期派遣航母威懾伊朗有關。而蓬佩奧訪問德國的原因是商討俄羅斯、烏克蘭、敘利亞等方面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可以解開蓬佩奧失約的真正原因。



在通俄門事件趨於平靜後,美俄關係的改善是大概率事件,這就要求美國在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上與俄羅斯達成妥協,對俄羅斯的種種打壓行為也需要進一步放鬆。但是以德、法為代表的歐洲國家,顯然是不願意美俄關係轉暖的,這就要求在烏克蘭、敘利亞方面對俄羅斯保持一定壓力。

在另外一方面,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定,取消所有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對世界能源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這對於依賴進口中東能源的歐洲,是一次比較大的衝擊,引發了包括德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堅決反對。



而且在委內瑞拉、中東世紀協定問題,美德兩國的分歧都比較大,故蓬佩奧訪問德國,實際上是談不出實質性的內容的。但是作為北約同盟國,美國又不能輕易對德國施加壓力,所以用放鴿子的方法警示默克爾,誰才是北約老大。

不過雙方本質上是同盟間的內部矛盾,是可以調和的,美國實力遠勝於德國和各懷鬼胎的歐盟,一旦默克爾認清現實,還是得跟誰美國的步伐。


L夕惕若


按照既定行程,蓬佩奧將在結束北極理事會會議後赴德國訪問,屆時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外長海科·馬斯舉行會晤。然而其卻突然決定改變行程突訪伊拉克。德國總理辦公室和外交部拒絕對此事發表任何評論,他們只是表示取消的請求是由蓬佩奧方面提出的。蓬佩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已經在飛往巴格達的途中與德國外長馬斯通了電話,就取消訪問一事表示遺憾。蓬佩奧稱,馬斯對此表示完全理解,並且知道美國與伊拉克的關係十分重要、馬斯認為在伊朗向德國和歐洲提出挑戰過程中,德國和美國是合作伙伴。

(蓬佩奧在芬蘭)

蓬佩奧改變行程突訪伊拉克的主要原因其實跟伊朗局勢升級有關係。蓬佩奧給出的理由是美國方面截獲情報稱伊朗及其追隨勢力正準備對美國在中東的駐軍、美國機構、個人發動襲擊。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無疑是首當其衝,主要原因就在於伊朗在伊拉克有著很大影響力,有很多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存在。在與伊拉克總統薩利赫和總理馬赫迪的會談中,蓬佩奧希望對方能夠確保在伊拉克的美國人的安全,同時蓬佩奧也表示美國將會保證伊拉克將不會受到外部勢力的干涉。蓬佩奧此行訪伊也是為了協調伊拉克方面切斷與伊朗的之間的經濟聯繫。這其中包括伊拉克進口伊朗電力問題。一直以來伊拉克都在進口伊朗的電力來彌補本國電力短缺的現狀。這其實也是伊朗向伊拉克輸出影響力的另外一種方式。在今年3月特朗普取消了伊拉克進口伊朗電力的豁免,不過生效期在6月。

(蓬佩奧與伊拉克總統馬赫迪)

蓬佩奧改變行程突訪伊拉克,這毫無疑問也間接反映了目前的美德關係現狀。僅在“伊核問題”上,德國就不贊成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德國認為美國對“伊核協議”提出的附加條款,應該放在伊核協議框架之下進行協商解決。然而這對於特朗普而言,其根本不會聽從德國勸解。主要原因在於“6+1”這種多邊參與的談判模式的效率十分低下,而且美國的所提出的要求伊朗又幾乎不可能答應。這完全沒有單邊制裁更有效率。還有一點非常重要 ,在5月7日下午,伊朗就已經放出風來,準備要部分退出“伊核協議”。這也就意味著伊核問題已經升級。伊朗用實際行動打了歐洲人的臉。彭佩奧取消訪德而直飛伊拉克無疑是在落井下石,間接向德國以及歐盟施壓,敦促其改變立場。

(德國外長馬斯與蓬佩奧)

特朗普上臺之後,美德關係便開始分歧不斷,甚至美國駐德大使格雷納爾差點被德國方面視為不受歡迎的人。美國對於德國與俄羅斯在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的合作很不滿意,而且還對德國的移民和難民政策指手畫腳。在安全領域,特朗普政府對於德國遲遲不依照約定提高軍費佔比的行為頗有微詞,幾乎所有默克爾在場的外交場合都會抱怨一下。相比之下,雙方在貿易爭端方面的分歧更大,美國一直威脅對歐盟汽車增收25%的高關稅,而德國又是歐洲汽車第一齣口大國。

(默克爾與特朗普)

總結下來,德國作為老歐洲國家,伴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其在外交、經貿、安全等方面的立場更加自主。這其實也間接導致美歐之間的分歧與矛盾開始加深。美國並不希望一個實力強大,而又整合在一起的歐洲出現。這對於其國際話語權,以及對外戰略方面構成潛在威脅,儘管這種威脅並非是價值觀念和安全戰略上的對立。相反一個相對鬆散的歐洲,會更加依附於美國,並服從於美國的對外戰略。以伊核為例,如果是冷戰時期,可能歐洲國家在面對伊核問題時,會毫不猶豫與美國保持一致,然而現在卻不是這樣。

(特朗普與歐盟)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蓬佩奧作為美國的國務卿,其作風和美國近期無禮的表現如出一轍,在沒有任何提前通告的情況下,蓬佩奧直接取消了前往柏林的行程,轉機前往伊拉克,在媒體沒有給出報道之前,蓬佩奧以及美國國務院沒有任何消息,可見蓬佩奧此次伊拉克之行十分的倉促。


蓬佩奧
現身伊拉克

蓬佩奧放了默克爾的鴿子,轉身前往伊拉克明顯是接到了什麼重要的命令。5月6日,華爾街日報曾給出美國情報部門截獲了伊朗想要襲擊美軍中東軍事基地的消息,為此博爾頓還特別宣佈美國將在中東部署一支航母戰鬥群和轟炸機指揮部隊,消息傳出後不久,美國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就已經被證實駛入了波斯灣,可見美國真的在應對伊朗可能發出的突襲。據美媒給出的消息,伊朗此次突襲的地點可能是美軍在中東的任何一個區域的軍事基地,所以調度伊朗附近國家的美軍軍事防禦是必須的,這也與蓬佩奧火急火燎地趕往伊拉克不謀而合。

美國航母戰鬥群


蓬佩奧之所以放默克爾的鴿子,還因為美國與德國最近的分歧確實很大,特別是在制裁伊朗的問題上,美國根本不會聽從英法德三國的勸說,所以會談也只是走走形式,美國根本不會想德國等國家做出讓步,因此也就解釋了蓬佩奧為何會輕易的放默克爾的鴿子,因為本來就沒太想去。

蓬佩奧放鴿子的事是小,美國對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態度才是關鍵。美國自認為是大哥,就可以不管歐盟小弟的死活,其實美國這是在破壞已經被建立起來的盟友體系,也是對自身霸權的一種蠶食。當下美國之所以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肆無忌憚的推行霸權,其中必定有歐盟一半的功勞,但現在美國自以為是的行為正在加速歐盟與美國之間紐帶的斷裂速度,說白了美國就是再砸自己的飯碗。

“懸崖”



近幾年,美國是在靠著已有的強大吃老本,還靠著已有的盟友體系到處恃強凌弱,可是現如今在不顧盟友的情況下,美國還能維持如今的狀況幾年呢?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盟友眾多是美國強大的原因之一,但強大的實力不是推行霸權的工具,推行霸權只會鬧得眾叛親離,利用已有的資源去限制別國的發展,去創建多個不平等的秘密協議,並不能讓美國因為抓住了別國的把柄而變得強大,這隻會讓美國在被孤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黑先生1998


蓬佩奧臨時起意取消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晤,悄無聲息的奔向了伊拉克,全程保密,要求離開伊拉克之後,才可以報道。據報道說,他在伊拉克逗留了4小時,同伊拉克的總統、總理、外長舉行了會見。蓬佩奧說堅決支持伊拉克的“主權獨立”,並要求伊拉克在能源方面不要依賴“鄰居伊朗”。

本人從媒體零碎的報道中,判斷,美國是不是對伊朗有什麼重大的舉動要發生?一是,

德國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歷來都不對付,甚至可以說是分歧很大,在制裁俄羅斯方面,在北溪2方面,在加徵關稅方面,特朗普對默克爾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蓬佩奧作為特朗普的下屬耳聞目染,當然對德國就有些“輕視”,故此,見與不見,他們認為無足輕重,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就臨時取消,全然不顧對方的感受。德國對蓬佩奧的舉動沒做如何評價,僅僅是確認“會晤的確取消”了。

二是,美國對伊朗周邊派遣航母和轟炸機特遣隊,並派出F35打擊群,如今又到伊拉克分化瓦解伊拉克和伊朗的關係,勸告伊拉克不要使用伊朗的能源,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嘴上說不會和伊朗開戰,但實際上卻是“殺氣騰騰,磨刀霍霍”,會不會搞突然襲擊?

三,伊朗今天已經通知了“伊核協議”的簽字國,在不退出“伊核協議”框架之下,要重啟核濃縮等核活動,美國是不是等的就是這樣的機會?他們以伊朗生產核武器為由,打擊伊朗的核設施,重要的軍事基地——因為一切都做好了準備。同時,伊朗的所作所為必將迫使英、法、德重新和美國站在一起。

德國至今也是歐盟的領頭雁,美國一個國務卿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並沒有突發事件),不符合外交慣例,而去伊拉克也沒見做什麼特別的大事,能不讓人覺得“蹊蹺”嗎?

捂住胸口等待,中東有大事要發生?


見腫消世界


因“緊急問題”突然放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鴿子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哪兒了?據外媒最新消息,蓬佩奧對伊拉克進行了一次事先未作安排的短暫訪問。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報道稱,當天,蓬佩奧突然以“緊急問題”為由取消了原計劃的柏林之行,轉而訪問伊拉克。(5月8日環球網)


蓬佩奧僅是美國國務卿,相當於外交部長,居然膽敢放默克爾的鴿子。默克爾作為德國總理,願意接見蓬佩奧,已經是對蓬佩奧高看一眼了。在美國,只有特朗普可以與默克爾平起平坐,蓬佩奧只有坐下面、坐旁邊的份兒,居然言而無信、臨時爽約?蓬佩奧為啥膽敢爽約?


學習“老闆”特朗普壞的東西。作為外交素人,作為特朗普的下屬,蓬佩奧是應該向特朗普學習。但蓬佩奧不學特朗普好的東西(當然也可能是特朗普沒有好的東西可學),專門學習特朗普壞的東西——特朗普曾拒絕與默克爾握手,導致美德關係急轉直下;蓬佩奧這次放了默克爾鴿子,美德關係必然更加糟糕。


與默克爾討論的問題時間不急。按美國國務院此前發佈的公告,蓬佩奧訪問德國將與默克爾及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舉行會談,討論有關烏克蘭、俄羅斯、敘利亞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相比美國製裁伊朗的問題,時間不急,蓬佩奧單方面認為暫時沒有會談的必要,所以臨時改道去了伊拉克,與伊拉克交談如何處理制裁伊朗的問題。然而,蓬佩奧這一爽約,下次能否受到默克爾接見還是問題,默克爾不可能隨便接見一個國家的外長。


美國和伊朗的關係非常緊張,戰爭一觸即發。美國不僅揚言讓伊朗石油零出口,而且宣稱讓伊朗賺不到1分美元;還要對伊朗的商品、金融和新能源等領域進行制裁;更有甚者,美國航母群和轟炸機已經開到伊朗附近……面對美國步步緊逼,伊朗態度非常強硬,伊朗總統魯哈尼表態:“伊朗不會屈從於美國的錯誤決定,將繼續出口石油。”對此外界認為,美伊必有一戰。蓬佩奧是美國的“鷹派”,美伊關係如此緊張,蓬佩奧“居功至偉”;美伊都有可能開戰了,蓬佩奧哪裡還顧得上與默克爾討論有關烏克蘭、俄羅斯、敘利亞等問題?


一個拒絕握手,一個放鴿子,特朗普和蓬佩奧確實奇葩,外人稱特朗普是“瘋子”(尚且屬於人類之列)、蓬佩奧是“瘋狗”(只能屬於動物之列)到處狂吠亂咬,也就不足為奇了。美國和德國是盟友,曾經還是鐵桿盟友,但特朗普上臺以後,美德關係急劇變差,德國幾乎和美國對著幹。特朗普治下的美德關係如何發展,美德關係是否還有未來,讓美國和德國都捏著一把冷汗。


毛開雲


心眼兒過多了就是傻!你小弟買伊郎石油你禁令!那讓他們買誰的?只能買俄羅斯的吧?如果美國油,氣和俄羅斯同等價格歐盟放開供應你還不願意也浪那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