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搶黃金、金價暴漲之後,這個國家最終可能引發怎樣一場災難?

當心引發“雪崩”的那一片“雪花”!

土耳其債務危機和里拉暴跌給土耳其經濟帶來嚴重威脅。然而,面臨危機的可能遠不止土耳其,以歐元區主要經濟體為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可能也會遭到土耳其經濟問題的打擊。

哄搶黃金、金價暴漲之後,這個國家最終可能引發怎樣一場災難?


土耳其現在的狀況乍看之下似曾相識,過去希臘等國也曾面臨債務危機,同時出現貨幣暴跌,陷入衰退,最終得到援助貸款,險象環生。

但是,土耳其和希臘、意大利等債臺高築的國家相比有一個關鍵的不同點,那就是土耳其的債務不僅僅來自國家借貸,更來自不可持續的公司債務,這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很難伸出援手。

土耳其私人負債是GDP的170%,其中半數借款都以外幣計價。由於里拉暴跌,私有公司還款比登天還難,許多公司甚至連利息都還不起,債務違約率因此暴漲。摩根大通預計,土耳其大約有價值1790億美元的外債將在2019年7月到期,幾乎等於該國GDP的四分之一,其中1460億美元的債務都來自私人領域和銀行。

雖然債務危機對土耳其商業和經濟前景的打擊已經巨大,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對債權方的影響,因為歐洲各國的銀行就是土耳其的主要債權方。考慮到歐洲各行對土耳其債務的風險敞口,土耳其的危機很有可能會波及整個歐洲銀行系統。

哄搶黃金、金價暴漲之後,這個國家最終可能引發怎樣一場災難?


西班牙銀行業在整個歐元區算得上是問題最少的,但是其對土耳其債務的風險敞口卻不容小覷。西班牙第二大銀行BBVA持有土耳其擔保銀行(Garanti)49.9%的股份,而土耳其擔保銀行的壞賬率已經上升。過去幾年,西班牙銀行同樣也為土耳其公司提供了大額貸款,這讓西班牙很容易受到債務違約的打擊。

雖然西班牙是土耳其最大的債權國,但法國、意大利和德國銀行對土耳其提供的借款也不在少數。其實這一問題在去年夏天就已經凸顯,當時土耳其債務危機剛剛爆發,投資者紛紛拋售歐洲銀行股票,股價遭受重創,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BBVA、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然而和當前的危機相比,股市崩盤根本不算什麼。如果土耳其貨幣和債務危機繼續發酵,那必將嚴重打擊整個歐洲銀行業。

土耳其的危機再次提醒我們,當前的貨幣體系和銀行體系十分脆弱,央行計劃經濟和法定貨幣存在系統性缺陷,無法可持續運轉。

哄搶黃金、金價暴漲之後,這個國家最終可能引發怎樣一場災難?


里拉及其他任何法定貨幣的價值都取決於人民對貨幣發行國的信任,這樣的信任一旦受到打擊,那麼央行或政府做出再多努力、採取再多措施也無法挽回。這個道理在土耳其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上個月,土耳其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圖阻止里拉下跌,但無一奏效。隨著土耳其貨幣崩潰,國內對黃金的需求增加了一倍以上,以里拉計價的黃金價格漲至歷史新高。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呼籲公眾“賣掉枕頭下面藏的黃金”,轉而購買里拉,防止外部對土耳其經濟的攻擊得逞。然而這樣的呼籲顯然沒有得到任何響應,消費者依然哄搶黃金,土耳其黃金進口量在去年12月增長了7倍,土耳其央行自身也在過去兩年大幅增加官方儲備。

土耳其在過去大肆干預經濟,並採取激進的貨幣政策,而現在卻大禍臨頭,悔不當初。這也給明智的投資者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如果要應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及其影響,那就需要對現有經濟體系自有的一些風險進行對沖。

下一次經濟危機必定會出現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股市動盪、債務違約激增,但沒有人知道這些問題帶來的破壞程度有多少,也沒有人知道這些危機能否都得到及時控制,是否會危及整個銀行系統。尤其是在歐洲,經濟前景不容樂觀,各國央行也不太可能及時出手制止危機,因為在連續多年實行量化寬鬆和負利率政策後,可以用來應對下一場經濟危機的政策工具非常有限。

土耳其的遭遇對世界而言既是警告也是教訓。雖然各國政府和央行可能會無視這樣的教訓,但是個人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畢竟學會分辨干擾信息和真正的信號是規劃未來戰略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