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地鸡毛,但我们能白头到老”!

有人说,大部分凡夫俗子的婚姻,都要受物质磨砺、婆媳考验、中年危机甚至说不出口的心猿意马,然后在层层叠叠的内忧外患中用力突围。而对于一对走进金婚光环的夫妇来说,岁月留给他们最美好的地方就是:生活一地鸡毛,但我们能白头偕老。且看这一期来自赵太昌、孙青廉的金婚故事……

“生活是一地鸡毛,但我们能白头到老”!

“金婚故事并不美,

平平淡淡才是真”

1963年,家住郑州须水镇的赵太昌经人介绍与邻村孙庄的孙青廉相识。“过去的人实在,觉得对方人老实,又是本家亲戚介绍的,我就同意交往了。”两位老人一起回忆道。话虽然说得平淡,但老两口我帮你翻好衣领、你帮我扯平衣角,在相互对视的目光中,流露出的是相互依偎不离不弃的浓浓爱意,饱含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终身承诺。

据了解,经过三年交往,赵太昌和孙青廉1967年举行了婚礼。赵太昌回忆:“当时婚礼很简单,不像现在,我那个时候穿着平时的旧衣服,骑着自行车去把她接回来,对着毛主席像三鞠躬就算是结婚了。”那个岁月平平淡淡才是真,可两个年轻人却怀揣着对因小日子的憧憬而无比幸福。

“50多年了,我们没吵过一句嘴”

婚后,孙青廉生下三个孩子,赵太昌乐得合不拢嘴,但有时也愁得睡不着觉。虽说赵太昌在建材厂工作,但做的都是杂活,工资不算高,家里也只有个栖身的小屋。孙青廉则在家操持家务,伺候婆婆。从没有一句怨言,脸上永远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她知道再苦再累,也只是暂时的。

赵太昌说:“50多年了,我们没吵过一句嘴。什么事情都是商量着来。我照顾她,她也照顾我,一辈子平平顺顺的。”孙青廉拿出一些老照片给记者看,有他们各自的单人照,有全家福,有和同事的合影。问及婚姻中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赵太昌摆摆手,朴实地说:“没有,一辈子图的就是安安稳稳。有钱人不一定幸福,没钱人不一定不幸福。”孙青廉也笑着说道:“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嘛!”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孙青廉骄傲地说:“他家四个男孩,婆子(婆婆)只愿意跟着我们生活,我把她照顾到85岁才走。年轻时俺婆子帮我带孩儿,老了我得照顾她。”现在他们的孙子已经上大学,不需要特别照看,二老有了不少休闲时光。

“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我们家中一直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年轻的时候我有什么东西都想着父母优先,正是这样,让尊老敬老成为我们家的传统,子女们长大后都心系老人孝顺我们。”两位老人激动地说。

如今,老两口居住在郑煤机家属院。他们介绍家里情况:“须水镇拆迁后,住在大女儿这里。这里生活方便,又是一楼,没事种种花草。我们老两口什么都不用操心,闺女都给安排好了,真亏了她!”

如今他们已步入古稀之年,更多的是牵手走在公园里,相伴在电视前,有时甚至会为电视剧中的剧情而拌嘴,但更多的是温馨生活。

“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赵太昌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还说,“如今赶上好时候了,分的房子和钱让我们生活无忧,现在只愿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没有过多奢望。”也许正是这份好心态,让他们身体健康,人也简单快乐。

“他爱拉板胡,她就是忠实听众”

天气好时,赵太昌会去五一公园唱戏、伴奏板胡。

自小喜欢拉板胡的赵爷爷,有一位50多年的忠实听众——孙青廉奶奶。那一幕挺温馨挺美好的。夕阳西下,不是断肠人在天涯,而是一对老夫妻在愉快地玩耍。孙奶奶说,50多年了,以前他一拉板胡我就烦,为此还拌过嘴,现在呀,如果有一阵听不着,还真是有点儿想。说着,奶奶捂着嘴乐了起来。

常常年轻读者表示:“我不羡慕街头热吻的情侣,只羡慕夕阳下挽手的老人。”但是挽手的老人,也是由热吻情侣一天天变化而来的。两位老人想对年轻人说:“你若羡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不妨也拿出耐心来,好好经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