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相声大师侯宝林老先生说三国之所以称之为三国是因为带三字的事情多。当然那是相声,不能作为最终考核依据。以下的内容是真实的,各位请上眼。

在一个国内五百强企业关于首席运营官的考核试题中提到让参与考核者就如果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四个人来竞聘本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你根据四个人的能力来排一个从强到弱的顺序。参与考核的人都各显神通刷刷点点各抒己见,而且有的甚至结合了几个人在正史中的事件来进行精彩的辩证。在四个参与考核中的人,有两位把曹操排在第一位,有一位把诸葛亮排在第一位,唯独有一个人把诸葛亮排在最后一位,并且出人意料的把刘备排在第一位,而其他三位都把刘备排在了最后一位。最终此人通过了考核成为了该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首先我可以先排除这道题是后门题的可能性。因为这四个人在三国中都地位很高,确实是排谁都没有什么毛病。而且关乎一个五百强企业的前途命运,诸多董事成员怎么可能会想到要去搞什么后门?那么既然不是后门题,这道题显然是包含了很深的用意,那么结合此君的内容与我的个人见解,今天来跟诸位展开一场以新时代审视角度关于三国时期四大牛人能力高低的讨论。

一、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能力,必须以历史背景时代的特殊性作为依据:

众所周知,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中华大地上人才辈出的一个时期,虽然《三国演义》一书可能将一些武将的武功或文官的韬略有一定的艺术夸大,但是我们翻阅史书从中也能得到曹操确实是一个千古难寻的奇才、其超前的意识与卓越的政治才能完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次触底反弹。同时在人文方面,建安七子也是文化的代表。以及《新汉书》以年体的方式撰写同样深深的影响了后世的发展。所以三国这个历史时期,着实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人才辈出扎堆的时期。如果说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代表者少数人的既得利益的话,三国时期则象征着民心所向的大国统一战斗。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二、评价这四个人的发展轨迹:

先从曹操说起,曹操在三国中也算是个有背景的人,其祖父曹腾也是宦官出身,东汉末年宦官的权利无限扩张,不仅可以获得官位还可以收养子嗣继承财富,特别是子嗣通常都可以通过关系网举荐个一官半职。曹操的少年时期确实是个纨绔子弟,飞鹰走狗甚至还干过不少违法的事情。之后几个机缘巧合,曹操被许子将评价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高度评价,但是之后曹操不论是当县令还是进建安八校尉,都和其背景有脱不开的干系。而后陈留举兵、写檄文联络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再收编青州兵获得地盘,领兖州牧,充分说明了曹操敢做敢干的才能,与此同时郭嘉、程昱、李典、乐进、于禁等都纷纷慕名来投,直到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的人生事业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当时汉献帝在很多人眼中觉得早已没有价值,曹操却偏偏给他价值最大化,而后逆境中官渡胜袁绍、河北四州归回汉朝版图,虽有官渡之败,但是而后接连渭水胜利、平汉中、濡须口让孙权臣服汉朝,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大才。

再说刘备,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这个说法至今没有明确的考证得到确凿的证实、最后以卖草鞋的形象出场,与关羽和张飞结拜兄弟,鞭打督邮,可以说刘关张三人最初是以类似黑社会的形象出现,而后开始四处辗转,但也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刘备这个小老大不论拜哪个更大的新老大,新老大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刘备这个人的魅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陶公然三让徐州,先是杀了袁绍的弟弟又与袁绍结盟对抗曹操,躲避荆州不多日就深的荆州百姓人心。联络孙权借荆州抗曹操而后借荆州不还,最终借机自立汉昭烈帝(演义中为蜀、正史中为汉)。可以说刘备也是经历了流氓晋升流寇而后当上皇帝的一段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奇妙之旅。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孙权和曹操与刘备相比更像是一个有胆略有才学的富二代,其父孙坚当初就积累了不少的家底,有程普、黄盖、韩当等人辅佐在身边、而后孙策打下江东的领地又得公瑾辅助、富商鲁肃的赞助、之后又收的贤者二张,可谓说是瞬间做大。孙权继承之后实际上也是蛮有作为的,江东生活逐渐富庶,而且从曹操下江南战赤壁时也能看出,孙权虽然很低调发展,但是实力早已不次于袁绍,曹操吃了人生中最惨重的一次惨败,如果不是张辽接连合肥、逍遥津退敌,否则曹操的家底早就被打干净。

诸葛亮相对其他三人出场比较晚,但是整部三国之中也属于中后期最为重要的人。出场就有未出茅庐天下三分、而后又是一场火烧博望坡、紧跟着火烧新野、在江东舌剑站群儒、赤壁借东风、远程助刘备入川。而后定军山、斜谷等也是屡出妙计。刘备死后,后主刘禅更是让大权旁落到诸葛亮手中,诸葛亮正式掌管了刘备的家底,开始和司马懿对抗,最终火熄上方谷星落五丈原。得不不说是一段十分悲壮的履历。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三、当今的时代与三国时代的历史特殊性对比:

第一体现在了人口的方面和三国时代截然不同,以三国志作为参照物的话,在三国时期人口问题提现在了严重不足上,三个国家加起来无非一百三十余万户,总人口也只有四百万。这和唐朝鼎盛时期长安的户口百万都望尘莫及。而如今这个数字仅仅是达到了一个二线城市的水平。光一个北京市的常驻人口就达到三国时期总人口的五倍左右。而且三国时期战争较为频繁,人口的增长情况完全是负增长形势,而如今是正数。

第二就是经济形式,三国时期的经济主要依托于农业和工业,而且古代的生产水平要相对落后低下,根本没有金融和市场经济与市场环境这一说,经济政策区域统一性与稳固性。如今采用GDP来作为参照物,不仅生产力远甩古代几条赤道线而且经济环境更是瞬息万变。

第三就是古代的外交领域基本趋于武力压制、军事制裁一条路。如今全球一体化,制衡局面要靠一个全球的共同经济体,在外教方面制裁手段越来越多元化与多样化。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结合最显著的三点,我们再翻回头来看这四个人究竟谁更适合去带领当今的企业呢?

诸葛亮固然才华出众而且甚至和科学家沾边,但是我们看诸葛亮也是有很多决策失误存在的。第一就是入西川,其实在当时诸葛亮提出以西川作为根据地在刘备阵营中也是有人反对的,因为西川就是一个大牢笼,固然外敌很难侵入,但是自己想要走出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先囚禁起来然后再等死。到累后期,这一劣势确实得以印证,诸葛亮六出祁山把国力彻底耗尽,司马懿故意把时间拉长,最终令诸葛亮无功而返。

换做当今,诸葛亮就是像是一个只知道猛打猛冲,盲目广泛投资不计自身成本亏损的企业莽夫。当一个企业一次次的出现赤字却依然妄图制定遥不可及的销售计划指望早期实现,最终让企业步步走上了深渊。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同时诸葛亮自身能力毋庸置疑,而且面对司马懿这样的对手,也会震慑的司马懿不敢进兵。但是诸葛亮却在人员选拔方面以及接班人培养方面做的很不好。魏延的反叛同样和诸葛亮有脱不开的干系,因为魏延速来与杨仪不和,军事会议上魏延甚至火到当场要拉刀子结果掉杨仪,好在当时还有蒋琬与费祎两位和事佬在其中。而诸葛亮死后,偏偏选定的临时接班人是杨仪,杨仪也早就想除掉魏延,这场你死我活的内乱也是无法避免的。

就好像当今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在企业他的能力很突出,业绩很优秀。但是带团队却一塌糊涂,不仅自己的团队业绩上不去,他还要批评团队不给力。一个真正的五百强企业你能进入本身就说明你的能力已经得到认可,不需要一步步的去证实你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企业的领导更希望看到你能带出多少优秀的人才,个人的力量永远不可能跟团队抗衡。所以诸葛亮被排在第四位,至少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孙权的发达和他的父兄前期经营有着脱不开的干系,周瑜、太史慈、张昭、张纮、鲁肃、凌操、程普、黄盖。这个阵容就好像一个超RMB玩家到了一个新区一身超级装备,先期不需要练级也能在游戏排名中占据一席之地一样。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就此否认了孙权的才华。诚然孙权比起曹操和刘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亲自指挥战斗被张辽数次击败折损太史慈和陈武也是有够丢人。但是在民生方面孙权做的还算不错,虽然地域不如魏国那般辽阔,但是在扬州、荆州、交州三个地区,他也做到了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特别是刘备倾巢出动的时候,依然可以冷静对应,夷陵之战大破刘备,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他一人赢下了两阵。可能有人会说民生提升得益于二张和顾雍这三位三国时期的民政家佼佼者、荆州是得益于吕蒙、赤壁基本是靠周瑜和诸葛亮、夷陵是陆逊的指挥。但是不要忘记,知人善任、懂得放权给正确的人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三国中因为主公亡故而对新主公不满转投其他主公的大有人在,但是孙权全盘接手了父兄的旧部依然让这些人对自己忠诚不渝同样说明了其管理能力高明与领导手腕卓越。

在股市中有这样一群玩家,他们会选择长期持有一支股票,孙权在这四个人当中恰好是扮演着这种稳中求胜的人物。自己可以能力不如自己的前任,但是十分能审时度势知道困难指数的高低点,以次作为依据根据下属的特点来制定自己的方针与目标,这和前几年特别流行的绩效飞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虽然孙权政绩卓越但也难掩自己的不足,就是在逆境中似乎显得办法不足,必须得有高配的阵容才能做出突出的业绩。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曹操在此不需要多做介绍,因为他的很多行为都具当今教科书上的代表性。而且集合了上述诸多人物的优点,而且不论身居什么位都是会有突出的表现。和孙权起初的底子雄厚相比,曹操起家时候也是困难重重,先是追击董卓打光家底,而后扬州招兵结果半途士兵哗变,自己差点挂了。之后夹在两位实力比自己雄厚的君主之间,曹操同样是经历了重重逆境最后开创了盛世。虽然输掉了赤壁,但是如今的企业高管谁敢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做一次失败的决策?而且输掉赤壁,曹操又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元气,并没有像蜀汉那般从此一蹶不振。

看样子他的各项能力指标完全压过刘备、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样强的人在接班人的问题上是很难处理了,也就是说放眼望去满世界也很难再找到和他实力相当的替代者,这是如今企业总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别忘了他起初虽然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是后期可就不一样了,汉朝的大权他一人独揽在手,包括孔融等名士都成为了他实验自己威信度的的牺牲品,如果一个企业的首席运营官不仅将企业的最高决策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频频的对董事会施压,而且完全架空了整个董事会,放眼望去整个公司都是他的亲信与嫡系。让这样的人当首席运营官?是不是想想都后怕呢?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换老大最多的人,从起初的卢植到公孙瓒,之后再到徐州而后栖息小沛,完后跟随曹操后又依附袁绍,投身刘表之后借荆州背靠孙权,紧跟着入西川。表面上刘备确实是一个反复难养的小人,但是实际上刘备的举动也不失为乱世的一种生存之道。

这和当今的商业战场情况特点十分类似,近几年来所谓的抱团取暖现象或合作共赢的口号比比皆是,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发现很多死掉的企业并不是死在对手的强大的上,而偏偏是毁在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手中。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毁在刘备这样的合作伙伴手里。因为刘备不论跟随谁都是既得利益者且又不担风险的那个角色。

刘备在当时就具备了如今的商业外交模式,说明刘备还是比较深谋远虑的,其特点不停的借助更大企业的股值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估值,最后一步步的做大也确实完全符合如今的商业模式。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选一个当总经理结果选曹操和诸葛亮的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