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我寫過幾篇關於孩子教育的文章之後,便總有人跟我抱怨,自己的孩子沉迷上的遊戲怎麼辦,孩子整天玩手機怎麼辦,孩子迷上了B站怎麼辦……

這還是正常的心態。畢竟,小孩子天生就貪玩,家長稍不留意,他可能就會貪戀玩耍而忽略了學習,大人還是要想找辦法糾正過來的。

但也總有一些父母認為,這個世界一定有某種東西為自己的教育失敗負責。這種巨嬰思維,滲透在我們的一直以來的教育實踐中。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海街日記》




1/3


這種家長,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不是好好約束和引導自己的孩子,而是:希望限制、查封那些曾經讓他的孩子沉迷過的網站或遊戲。

天涯雜談上有位家長,最近就傾訴了自家孩子對“吃雞”遊戲的痴迷,甚至還寫成了論語式的攻略:

“他全班同學都在討論遊戲,如果一點不懂遊戲,孩子會不合群甚至成為異類,他不到九歲眼睛近視400多度,為了遊戲,與父母爭吵,這不是我想要的親子關係!”


9歲孩子還是可以引導教育的。但這位家長接下來的注意力,卻是開始傾訴遊戲開發商太過逐利,需要加強監管。他的想法是,只要遊戲公司關停、整改了,他的孩子學習成績就會提高了。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天涯用戶@斑駁時光 發了一段文字並且配圖傾訴孩子對遊戲的痴迷




另一個例子,是某媒體4月曾刊發的一則熱門報道,稱一位女大學生,在大學裡迷上了看B站,成績也一落千丈,面臨退學,輔導員多次勸阻無效後母親不得不來到大學旁邊租房陪著她,才讓她遠離B站。

而這篇文章的結論還是,B站有大量讓人沉迷的動漫內容,需要為一位大學生的學業失敗負責。

三十年前,常常有家長聯名投訴電視臺的動畫片,覺得動畫片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後來投訴各種各樣的遊戲廳,它們害得孩子流連遊戲。

再後來,罵各種網絡遊戲,覺得它們帶壞了孩子。

現在呢,認為孩子的成績不好,是因為存在B站這樣的網絡社區、這樣的視頻網站。既然B站吸引了那麼多其他年輕人,自然也應為自家的孩子的沉迷而負責。

請相信,只要以後有什麼特別受歡迎的娛樂方式出來,一定會有一些家長們把孩子學習不好歸罪於那些玩意兒的身上。

對於這個成年的女大學生來說,她的問題在於完全缺乏自控力。把B站,換成遊戲、換成手機、換成漫畫,甚至換成談戀愛、逛街,也一樣成立。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請回答1997》中,追星的詩源




但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一定有某種東西為自己的失敗負責;而他本人,還是一個寶寶呢(哪怕八十歲了),是不能為自己的失敗擔起責任的。

這種巨嬰思維,滲透在我們的一直以來的教育實踐中。

比如說,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孩子哇哇哭,家長為了安撫孩子,就說“都是地板的錯,地板不乖,打地板!”小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打了幾下地板,然後就高高興興地繼續往前走了。

或者,孩子撞到了桌子,哭了,大人就說:“桌子壞,桌子不乖,打桌子!”孩子知道有東西能為他的錯誤買單了,於是打了幾下桌子,高高興興地去玩了。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狗十三》




這種解決方法,確實是很省事。但它是顛倒是非的。

小孩子沒有掌握安全守則、有些小磕碰,很正常,然而大人不去幫他找原因,改進和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而是把錯誤都推諉在他人身上,遷怒於人。久而久之,孩子,包括大人,都會有一種錯覺:如果我失敗了,做得不好了,就一定是別人的錯,我是不會錯的,我要找一個人來轉移我的過錯。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2/3


當然,並不是要任由孩子玩手機、玩遊戲,或者上B站。

孩子自控力不足可以理解,大人有義務幫助孩子培養這種能力。

實際上,這不是一個純潔的、純氧的、沒有任何汙染的世界。這更不是一個只有對你的孩子的學習有益、整個世界都配合你的孩子正面積極向上的世界。

因為孩子不成熟,他的行為需要引導,他還缺乏自控力,他的延遲滿足能力不足。父母應該儘可能早地培養孩子對目標的專注,形成自控能力。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狗十三》




而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和娛樂平臺,確實要遵守法律。但只要它符合法律的規定,它們並不負責“都怪你太好玩了,你害我的孩子喜歡玩,不喜歡學習”。

如果家長天天打麻將、刷手機十幾個小時、通宵應酬、燈紅酒綠,然後責怪孩子喜歡上網,不喜歡讀書。這就是應該行使好監護權的大人,在自己失誤沒有看好孩子,卻在孩子摔跤之後遷怒於地板的放大版。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她的私生活》




教育最好的那些重點中學、小學裡,一般都是城市裡生活條件相當好的一批孩子,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到網絡嗎?沒有機會看到各種遊戲嗎?沒錢買手機、下載遊戲嗎?肯定不是。

以我的孩子所在的那所小學為例。在三四年級的時候,他們班上的同學十有八九都曾經短暫地玩過《王者榮耀》、《完美世界》或《吃雞》,還偶爾在課間交流經驗。但很快,他們班的學生們就不怎麼關心這件事了,沒有一個同學投入地玩遊戲的。因為孩子們都太忙了,父母對他們的學業看得比較緊,小孩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玩。

反而在一些縣城、小鎮,或者鄉村學校裡,遊戲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他們家裡已經能買得起手機、電腦或遊戲機了,物質上並不差。但是,父母沒有時間或能力好好教育他們,孩子的時間就靠各種遊戲或網絡來以填充。對他們來說,學習哪有遊戲有魅力?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就是這麼多,要麼就是學習,或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出自學和自律;要麼,就是用這個時間瞎玩。

過去,沒有各種各樣的網絡吸引他們,不學習的孩子可能就會參與打架鬥毆;後來,有動畫片就看動畫片,有了遊戲廳就打遊戲,有了網遊就打網遊,有了B站就上B站……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請回答1997》




總之,是一定要某些娛樂來填充他們沒有人教養的空洞的。而網絡的遊戲,已是最溫和的替代方式了。

其實,成年人玩手機、玩遊戲,入迷的也非常多,通宵達旦、日以繼夜。包括我。最近用小程序一查,我才知道自己平均每天用手機十二到十三個小時。刷微博、朋友圈、看新聞、看視頻,甚至在手機上寫稿……可我有耽誤我該乾的工作嗎?並沒有。

——如果真到了玩手機、刷微博、玩手機遊戲,以至於影響了我該乾的事的地步,我絕不會投訴手機商,認為他們坑了我,要反省的是:我如何才能剋制我的壞習慣?

我相信,已工作了多年的成年人,也會這種基本的判斷力。

但為什麼孩子教育得不夠好,家長卻試圖讓社會和平臺為自己的孩子的學業失敗負責呢?這其實就是一種對自己沒有教育孩子能力的一種“甩鍋”心態。正如17世紀的英國思想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說的那樣:

“人類的頭腦生來是一張空白的刻寫板,一張空白的書寫板,最終在兒童心靈寫下什麼這個重任便落到了家長和校長的身上。一個無知、無恥、沒有規矩的孩子,代表著成人的失敗,而不是孩子的失敗。”


3/3


你抱怨孩子沉迷遊戲,沉迷於上B站,沉迷於看視頻。

但事實上,看了央視網前段時間的報道,我才知道,去年有1800多萬人利用B站學習,相當於2018年高考人數的2倍。有不少孩子在B站通過直播學習,他們把這種陪伴式學習叫做#study with me#。從高中物理到大學數學,從英俄日法等外語再到古代文學、法學、邏輯學,可以學習的內容五花八門,有人利用這些免費的網絡學習資源考研成功,也有人用來自我充電。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在B站搜索關鍵字:物理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第一財經週刊發佈的《2018年中國Z世代理想生活報告》




事實上:網絡是一種工具,你用得好,不僅無害,甚至還能找到新的生財之道。

美國7歲兒童Ryan,已成了全球最賺錢視頻博主之一了。Ryan 從三歲開始做玩具開箱體驗視頻,到現在發佈了1235個視頻,至今261億次觀看量,2018年Ryan就賺了2200萬美金,美國的大超市已有了Ryan的品牌玩具和服裝產品。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油管博主Ryan




而前段時間,《最強大腦》就登上了一位南開大學畢業的B站UP主,逍遙散人,他在B站有幾百萬粉絲,是一位全職的UP主,而他投稿的最初動力,一開始只是因為在國外留學的寂寞。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散人參加《最強大腦》




當然,這些成功無法複製,個例也難以模仿,更沒有讓孩子都拍視頻的意思。但只是想說明一點:所有的平臺都是為人服務的。它本身是無善惡的,關鍵在於你怎麼應用,家長怎麼指導。

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裡說得有點道理:

“也許由於媒介控制的天地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對自己撫養孩子的能力喪失了信心,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在養育孩子方面的知識和直覺是不可靠的。”


但這點無需過於擔心,從歷史上來看,每當新的載體出現,比如,廣播、電視、電腦、手機出現的時候,當時的時代都曾經有過深深的焦慮,覺得不好控制了;但實際上,這些新的工具明顯都讓我們生活得更好,更多選擇了。而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並沒有因此娛樂的方式增加而變得更笨、更糟糕。

孩子教不好?比孩子更亟待教育的可能是家長呢

工具從來都是為人服務的,也有一些app可以幫助培養專注力。戒掉手機。




娛樂並不是錯。娛樂是人類物質條件達到一定水準、有充分閒暇之後才具備的特質,也是文明的標誌。有學習,有勞作,有休息,有娛樂,這才是一個文明人生活的健康節奏。

正如我們不贊同996對勞動者無窮盡的施壓,也不可能讓孩子無休止的學習學習再學習。適當的娛樂,本來就是有益於孩子的腦發育和身心成長的。

擁有有更多的平臺、更多的可能,才是社會的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