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兩週前,醫趨勢盤點了全球IVD top4 在2019年Q1的營收,我們驚訝地發現,這個曾經高增速的領域,對於Top4來說,最高增速僅4%,兩家1%,一家甚至接近0%。

但當我們將目光從全球轉向國內,近年來醫療行業各項政策密集出臺,IVD代理商因“兩票制”、區域集採經歷一場洗牌。2018年結束,相較於國際IVD巨頭的低增長,這些中國IVD代理商,仍保持超20%的高速增長。

2018年,從營收來看:

迪安診斷排名第一,潤達醫療排名第二,美康生物排名第三。

迪安診斷:以近70億營收佔據榜首,同比+39%,毛利率與美康生物基本持平,在35%左右。在2019年Q1,迪安診斷營收同比增長高達52%。潤達醫療:與迪安診斷相差10億左右,同比+38%,毛利率、利潤率均三家中最低。美康生物:

營收31億,同比+21%,三家中營收增長率最低,但毛利率、利潤率最高,也是研發投入比例最高的企業。正在開拓國際市場。

有意思的是,國內市場上,這三家的主戰場都在華東,華東分別貢獻了超50%的營收。第二大市場則各不相同,迪安診斷第二大市場在西北,潤達醫療第二大市場在東北,美康生物則在華中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中國IVD代理商-迪安、潤達、美康2018財年數據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中國IVD代理商-迪安、潤達、美康2019年Q1數據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迪安診斷

整體營收

2018年,迪安診斷營收69.67億元,同比+39.22%。

淨利潤:3.89億元,同比+11.6%。

基本每股收益:0.71元/股,同比+10.94%。

業務營收分析

迪安診斷以打造“醫學診斷整體化服務提供商”為總體戰略目標,持續推動診斷服務、渠道代理、合作共建三種商業模式有效聯動。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迪安診斷業務架構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迪安診斷業務營收數據

迪安診斷的業務營收主要分為服務業和商業兩大板塊。2018年,

服務業:營收24.96億元,同比+24.23%,在總營收中的佔比由40%下降至36%。毛利率41%。服務業細分領域包含診斷服務、冷鏈物流、健康體檢和融資租賃。其中

  • 診斷服務:營收23.62億元,同比+23.90%。是服務也的核心細分領域,佔總營收的35%。迪安診斷通過重點開發優質客戶,促進客戶單產顯著提高。
  • 冷鏈物流:營收0.21億元,同比+49%。
  • 健康體檢:營收0.98億元,同比+35%。其中迪安鑑定實現營收0.62億元,同比增長129%。
  • 融資租賃:營收0.15億元,同比+3%。

商業,即診斷產品:營收44.71億元,同比+49%,佔總營收的64%。毛利率30%,低於服務業。

區域分析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迪安診斷的區域營收

華東:是迪安診斷的主戰場,貢獻了總營收的52.05%,同比增長高達58.12%;

西北:是迪安診斷第二大市場,貢獻12億營收,佔總營收的17.66%,同比+25.12%;

華北:貢獻總營收的12.31%,是迪安診斷的第三大市場,但2018年表現不佳,業績上存在5.47%的下滑;

從增長來看,華南、華中地區最為亮眼,分別貢獻了+72.97%和+123.39%的增長。

研發分析

2018年,迪安診斷在研發上投入1.66億元,同比+26%。金額上屬於三家最高。主要投入在病原體微生物快速診斷研發平臺、分子診斷技術研發平臺、生物質譜技術平臺、實驗室管理系統、大供應鏈鏈項目。

未來發展

迪安診斷的主要業務除了傳統的1.0版的診斷產品代理模式和2.0版的診斷外包服務模式外,近年推出的3.0版合作共建模式也逐步走向成熟。與此同時,

  • 與 FMI 共建的腫瘤全面基因測序實驗室開始全面運營;
  • 與丹納赫集團旗下的 SCIEX 中國子公司合資企業迪賽思順利投產;
  • 與核酸質譜領軍企業-美國 Agena 公司合作項目超預期推進。

* 合作共建模式是指在醫院實驗室人、財、物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與醫院達成合作協議,為醫院實驗室提供技術與管理方面的諮詢建議和管理輸出。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潤達醫療

整體營收

2018年,潤達醫療累計下屬公司36家,累計營收59.64億元,同比+38.10%。增長主要是由於業務範圍延伸到了東北、華北、華中、西南等地區(投資併購),原主營華東地區的營收也保持較快增長。

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62億元,同比+19.51%。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業務營收分析

潤達醫療作為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主要向各類醫學實驗室提供IVD產品和專業技術支持的綜合服務。公司的綜合服務內容包括兩方面:

  • 一是體外診斷產品的供應鏈服務;
  • 二是為各級醫學實驗室運營管理提供綜合的增值服務,包括:實驗室設計及檢驗系統構建支持服務,實驗室信息化系統服務,第三方質量控制服務、醫院無紙化管理等。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潤達醫療的經營模式(點擊可查看大圖)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潤達醫療營收數據-按行業

* 商業:即主要從事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業務,屬於體外診斷產品流通與服務,主要為商業業態;

* 工業:即自主品牌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屬於體外診斷產品研發、生產製造,主要為工業業態。

按照行業劃分,2018年,

商業(IVD代理商):營收57.40億元,毛利率26%,佔總營收的96%。

工業(自主研發):營收2.17億元,毛利率高達63%,佔總營收的4%。自主品牌產品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上海生產基地搬遷的影響,但同比增長超28%,取得了較好的市場表現。

隨著兩票制等政策的逐步實施,對體外診斷流通企業的專業技術服務能力要求日益提高,促使傳統的代理渠道模式向綜合服務模式轉變,市場集中度將快速提高。潤達醫療在2018年整體綜合服務業務收入約佔總收入30%,較同期增長45%。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按照產品劃分,2018年,

試劑及耗材:營收56.15億,毛利率27.84%,佔總營收的94%。其中

  • 免疫:營收27.25億,佔總營收的46%;毛利率31%,同比下滑7%。
  • 生化:
    營收9.08億,佔總營收的15%;
  • 血液:佔11%;
  • 微生物、臨檢:分別佔4%;這兩個佔比最低的細分板塊,毛利率最高,分別為32%、36%。

儀器:營收3.41億,佔總營收的6%,毛利率21%,是唯一毛利率上漲的細分領域。

潤達醫療通過信息化系統對庫存進行集團化管理,加強庫存的流轉。2018 年末庫存總額11.51億元,在收入增長16.46億元的情況下,庫存僅增加了1.07億 元。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潤達醫療一系列併購計劃

潤達醫療自2015年上市以來,就通過多次併購不斷跑馬圈地,交易金額超30億元。併購讓營收增長的同時,潤達醫療的商譽和負債率也暴增,一度成為質疑的焦點。

*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

2018年利潤的提升,讓潤達醫療的資產負債率由2017年的61.43%下降到58.49%,商譽的賬面價值為 16.56 億元。

區域分析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潤達醫療區域營收分析

2018年,潤達醫療在其2017年已基本完成的市場佈局上,進一步落實渠道擴容,將業務範圍快速覆蓋到華東、華北、東北、華中、西南地區,華中、西南地區的收入增速尤其出色。

華東:與迪安診斷一樣,華東市場也是潤達的主戰場,貢獻34.69億元,佔總營收的58%;增速最低(+18%)

東北:是潤達醫療第二大市場,貢獻16%的營收,同比+97%。

華北:佔比14%。

西南:佔比最小,僅佔3%,同比暴增187%。

華中:佔比8%,同比暴增227%。

研發費用

2018年,潤達在研發上投入0.44億元,同比+29%。研發資金主要用於臨床實驗室質控管理(軟硬件及質控品)、基質金屬蛋白酶3測定試劑盒、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全自動發光免疫分析儀等。

研發投入度屬於三家中最低,不過想想潤達醫療的最聞名的身份——IVD代理商,似乎這樣的研發投入也屬於情理之中。

未來發展

未來 3-5 年內,潤達醫療將本著“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綜合服務為核心”的理念,立足IVD,以成為中國醫學實驗室的整體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為戰略目標,繼續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完善自主品牌產品體系。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美康生物

整體營收

2003年創立、2015年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美康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IVD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醫學檢驗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18年,美康生物營收31.35億元,同比+21.32%。

淨利潤:2.41億元,同比+4.99%。

基本每股收益:0.71元/股,同比+7.58%。

業務營收分析

美康生物主要產業為體外診斷試劑、儀器及獨立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重點打造以提供區域性醫學檢驗服務為核心的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美康生物營收數據

體外診斷試劑:營收24.22億元,同比+15.89%,是美康生物營收最大的板塊,佔總營收的77.24%。毛利率34.12%,僅略微低於體外診斷試劑原料(毛利率38.68%)。

體外診斷儀器:營收1.99億元,同比下滑4.19%,是所有業務中唯一下滑的板塊,毛利率也最低,僅13.36%。

醫學診斷服務:營收4.62億元,美康生物第二大業務。在所有板塊中增長最高(+89.74%)。毛利率24.91%。

體外診斷試劑原料:僅佔總營收的0.23%,同比+79.16%。

其他:佔總營收的1.45%。

美康生物一方面在成熟的市場佈局區域醫學檢驗共享中心,推動分級診療;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共建的方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體系,成為醫學檢驗集約化系統供應商。

區域分析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美康生物區域營收

華東:華東也是美康生物的主戰場,貢獻了高達51.26%的營收,同比+22.63%。

華中:美康生物第二大市場,佔總營收的14.66%,在所有區域中增長最高(+54.35%)。

西南:美康生物第三大市場,佔總營收9.94%,增長最低,僅+1.13%。

華北:佔總營收9.74%,略類低於西南市場。

國外:美康生物是少有的將IVD業務拓展到國外市場的經銷商。雖然國外市場營收僅佔總營收的0.65%,但增長率高達234.69%。這意味著美康生物已經開始進軍國外市場。

研發分析

2018年研發投入1.10億元,同比+18.44%。

新取得31項產品註冊證,1項美國FDA認證、2項韓國KFDA認證和18項印尼IndonesiaMOH認證。

未來發展

美康生物致力於成為行業領先的醫學檢驗集約化系統供應商。

未來3-5年,美康生物將堅持“診斷產品為核心,診斷產品+診斷服務+健康大數據”一體化發展戰 略。 進一步開展美國子公司伯明翰美康擁有的核心技術VAP和VLP脂類診斷技術在國內市場的本土化推廣,以期成為業績新增長點。加強化學發光 、血球、POCT、質譜系列產品營銷團隊的建設。

IVD再現新格局:中國代理商的躍遷

從國內行業發展空間來看,2017 年中國體外診斷費用每年人均支出約5美 元,世界人均體外診斷支出約8.5美元,而同期發達國家每年人均支出達到30美元,中國體外診斷人均支出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IVD市場欣欣向榮。迪安診斷、潤達醫療、美康生物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渠道鋪設,都是非常值得行業學習借鑑的。但相對而言,他們在研發投入上,與國際巨頭還存在著差距。要成為行業頂級公司或者是世界頂級公司,還有很長路要走。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三巨頭的季報和年報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