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莫言的作品都被譯成四十多種外國文字,誰的成就更大?

渭水釣叟2


莫言超越魯迅只能是個傳說,是個神話而已。

有人說因為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小說將大量翻譯成各國文字,不久以後,最為國際社會熟知的中國作家將是莫言,不再是魯迅,也就是說莫言將超越魯迅,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標誌性人物。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但是在日本和韓國莫言卻不是最受關注的中國當代作家。在日本是閻連科最受重視,在韓國是餘華最受歡迎。 而近百年來日韓圈地最多受眾最多的中國文豪只有魯迅,魯迅在日本韓國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在日本魯迅被稱為“國民作家”,世界上第一部《魯迅全集》在日本,第一部《魯迅傳》也是在日本,魯迅的文章至今在日本的教科書上。



2000年以前,韓國譯介最多的依然是魯迅的作品, 魯迅的很多作品都出現反覆翻譯出版的情況, 僅《狂人日記》就至少有5 個版本以上。 2009年,以魯迅小說全譯本收入英國“企鵝經典文庫”為標誌,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旗幟的魯迅在歷經83年之後,終於打開英美主流市場。 魯迅就是魯迅,經典就是經典,歷史長河更顯出其價值。



諾貝爾獎不是偉大作家的標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無名之輩大有人在,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世界文豪比比皆是,像托爾斯泰、左拉、易卜生、卡夫卡等等。

魯迅是新文學的創造者,是百年來無人超越的巔峰,當好事的讀者問起莫言,是不是已經可以取代魯迅成為中國文學的新代表。 莫言回答說:我從小就是受魯迅的影響,一直模仿、一直努力的深入想超越,但受他的影響實在太深,始終不能也不願從魯迅的影響中跳出來!

莫言稱,自己最崇拜的作家就是魯迅先生,雖然僥倖獲得了獎,但與大師魯迅還差得很遠,還補充說到,願意用自己所有作品來換魯迅的《阿Q正傳》,都換不來的! 魯迅莫言雖然都是著名的作家,但是歷史價值和文學意義截然不同的,分析比較一下以便更好的認識。



一,文化底蘊不同,魯迅的一代大師 莫言是小學生作家

魯迅出身於小官僚家庭,日本留學,國學大師章太炎弟子,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堪稱一代大師,文壇主將。1918年5月15日,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發表,震驚文壇。



莫言是典型的農民子弟,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輟學,在農村勞動長達10年,主要從事農業,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割草。1976年莫言參軍,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的四年時間裡,莫言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將圖書館裡1000多冊文學書籍全部看過。1985年初,莫言在《中國作家》雜誌發表《透明的紅蘿蔔》而一舉成名。莫言是一個很有天分的自學成才的作家。

二,魯迅是啟蒙立人的思想,莫言稱是為老百姓寫作

魯迅“覺得醫學並非一件要緊事,凡是愚弱的國 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溫暖的第一要著,是改變他們的精 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

為此,魯迅操起了從精神上對中國人進行思想文化啟蒙這個武器,用以喚醒昏睡的中 國人,使其覺醒、覺悟起來,看清自身劣根性,達到徹底根治的目的。

因此魯迅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立人”。魯迅小說目的就是“療治國民性”,都是圍繞著這一使命展開的, “揭示病痛, 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莫言宣稱“作為老百姓的寫作”, 直接把寫作身份定位於一個“老百姓”, 莫言出身農民, 當兵之前一直生活在農村, 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百姓”, 他熟悉農民生活、農民情感以及農民的說話方式,是農民寫農民,隨心所欲。

莫言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的重視與融合, 給他的文學注入了與啟蒙思路不同的特色,同時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流氓性野蠻性落後性讓人瞠目結舌。莫言不是思想家,是一個地道的文學家,筆下人物是農民的原始精神反抗精神,蕪雜和粗俗變成了莫言的一大特色。

三,魯迅對農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莫言寫農民是屎尿橫流醜陋變態

魯迅創造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學人物形象。例如:孔乙己、祥林嫂、九斤老太、阿Q。其中的阿Q,作為精神勝利法的典型,更是具有國際意義與影響。他們不但在中國文學的畫廊中,即便在世界文學的畫廊中,也是經典,至今還熠熠生輝。

魯迅的小說基於啟迪民眾、解剖國民性的出發點, 把農民作為文化批判的載體, 批判他們的文化心理弱點, 關心他們的命運, 並從他們的命運中進行深刻的社會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給予巨大的同情。



莫言說:“我是一個出身底層的人,所以我的作品中充滿了世俗的觀點,誰如果想從我的作品中讀出高雅和優美,他多半會失望。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藤結什麼瓜,什麼鳥叫什麼調,什麼作家寫什麼作品。我是一個在飢餓和孤獨中成長的人,我見多了人間的苦難和不公平,我的心中充滿了對人類的同情和對不平等社會的憤怒,所以我只能寫出這樣的小說。”

有人稱莫言是個沒有思想只有感覺的作家,,他筆下的人物始終都像打了興奮劑,沉浸於顛顛倒倒、離奇癲狂而漫無目的、漫無邊際的感覺世界裡。莫言所描寫的農民充滿野性原始性的衝動,他們奮力掙扎、頑強生存, 無所顧忌,譜寫生命的華麗篇章。



莫言的所敘述的原始性滑向了不可遏制的動物性,醉心寫臍下三寸和酷刑血腥,迷失於民間立場不能自拔。

莫言下筆極其血腥殘忍,抹煞了一切關懷和溫情,中國傳統文學裡的含蓄美被他全盤破壞,屎尿橫流醜陋變態,極盡渲染之能事,字裡行間透著血腥和瘋狂,各種描寫逼真的大便, 各種亂倫與病痛, 各種鬼怪與幽靈, 各種血腥的殺頭與屠殺, 扒人皮、凌遲、檀香刑等各種酷刑, 充斥著莫言的小說。

某些評論家把這種變態升級為“暴力美學”,莫言的口味之重的確是前所未有的。 莫言用愚昧,醜陋,狹隘,放蕩的人性去描繪中國人,在某些人眼裡覺得是醜化中國人,如此粗俗不堪是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而已。



學者韓德強就在其微博中表示:“對莫言從來沒有好感。用慾望否定意志,用下半身否定上半身,用獸性否定人性,用意識流否定結構,用胡思亂想否定現實,用個人否定社會…,所以,才會被西方看中。三十年文學流氓化、漢奸化的典型代表!”

莫言和魯迅最大的差距就是思想,莫言小說思想的淺薄與蒼白,而成為其作品最明顯的硬傷,莫言常以“素人作家”來為自己思想與理論的貧乏辯護。莫言作品的粗鄙化很明顯, 內容的空洞、價值觀的混亂、缺乏詩意和人性的高度,自我人格矮化。

魯迅的深刻是莫言永遠所不能及的,莫言超越魯迅只能是個傳說,是個神話而已。


非常道畢延河


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他們都喊出了自己的心聲!都做成了本色的自己!作為讀者和看眾,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亦或是喚醒了國人?可以有批判一切、懷疑一切、推到一切的精神!但是不可以走極端,拿那少數失敗者的個案說事!拿那些欺世盜名、作威作福人當作自己奮鬥的目標和榜樣!可以汙衊和詆譭歷史,因為歷史從來就沒有以真面目示人過,從來就不存在光明正大,為什麼?答案是:“不怕死的作者敢於揭露人性的一切假醜惡,我相信魯迅和莫言是不怕死的作家,在這一點上,他們的心是相通的,至於誰比誰更勝一籌、名望更大一些,就此打住、別在無休止的議論下去了!毫無意義!有時間多學習,多為人類的一致覺醒,寫出更多更好的催人奮進的文章,才是吾等該做和應做的事!”——紅利書。


用戶5490835590499除


魯迅是全世界公認的文豪,大師。莫言只是一個心理陰暗,對殺人和酷刑有特殊偏好的變態狂。看看他的小說《檀香刑》就一目瞭然。他會以十二分的狂熱,繪聲繪色地描寫劊子手把一根塗油的檀香木塞進一個人肛門直到喉嚨的施刑過程,以及受刑者的痛苦掙扎過程,這種心態簡直像人間惡魔。看他的作品,非常像吃蒼蠅,噁心欲嘔。其實,不要把諾貝爾文學獎想得有多高尚,1990年有個中國人高行健,逃到法國,放棄中國國籍,混了個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獲獎作品《靈山》,根本無法卒讀,一堆文字垃圾。換言之,如果莫言和高行健的作品真的受人歡迎,好萊塢和中國影視界早就把他們的小說拍成影視劇了。


楊周彝


當然是魯迅的成就大!

看到這個問題,想笑——莫言怎麼能與魯迅相提並論呢?就連莫言自己也說,我願意拿我所有的作品換魯迅先生的一部《阿Q正傳》(意摘,非原話。)此話,雖然是莫言的謙遜之言,但從這句話裡可以看出,

莫言與魯迅不是一個等量級的人,雖然,兩人都是文學家。<strong>

好有一比,美國籃球有夢之隊,中國籃球有國家隊,雖然兩者都是打籃球的,但水平相差恐怕不是一兩個級別吧!在夢之隊隊裡隨便挑出一位球員,都是星光燦爛、耀眼奪目的。科比、詹姆斯、杜蘭特等等,每一屆的夢之隊的球員,哪個不是頂呱呱的?而中國隊除了姚明外,還有誰可以享譽世界?

這就像魯迅先生的作品,如小說《阿Q正傳》《狂人日記》文集《彷徨》《吶喊》《朝花夕拾》《中國小說史略》等等,燦若星河,熠熠生輝。而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山》《生死疲勞》《蛙》等。

在現今的中國,有幾個人看過,有幾個人知道莫言的小說講述了什麼故事。<strong>

在大街上,你隨便採訪一位路人,問他知道魯迅筆下幾個人物,他就會告訴你:阿Q、孔乙己、祥林嫂、潤生等一串名字;而同樣的問題,問你知道莫言筆下幾個人物,恐怕能答上一兩個的人,就是神了。這就是差別,這就是影響力。魯迅筆下塑造的人物已經深入人心,並潛移默化地在影響著大眾;而莫言呢?他筆下的人物,能被大眾記得的,幾乎為零。一個作家成功與否,不在於他獲了什麼獎,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他給世人留下了多少生動的藝術形象。

魯迅除了是文學家外,還是思想家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毛主席曾評價魯迅先生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而莫言呢?他的文學方向在哪?不得而知。

總之,拿莫言跟魯迅相比,可能,莫言本人也會不好意思的。好了,就說到這吧,觀點未能一一展現,歡迎您跟帖討論!


老梅尋夢


完全沒有可比性!

時代背景不同。人物品格不同。

魯迅先生於中華民族還處於黑暗之時,他是一位向舊世界和黑暗勢力挑戰吶喊的鬥士!他不僅僅是一個作家、文人,他是我們民族的脊樑和勇猛的毫不妥協的文化戰士!他的語言,他的文字,象匕首,象投槍毫不留情的刺向黑暗世界的驅體,加快了它的滅亡!

他從來沒有向黑暗勢力低下那高昂的頭!

他是民族文化的先驅!

他是世界文豪之一!

他對中華民族的新生做出了非凡貢獻!

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莫言則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名作家。他的所有作品都屬於一般文學、文化範疇,在改革開放初期,給了人們一定文學方面的薰陶,但個人認為他的作品大多都是揭示了民族劣根性,有的還有意放大,因而缺少了應有的正能量,某些方面還不同程度的誤導了一些讀者!

作家應該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指路嚮導,而不是相反!

魯迅先生精神不朽!


早春記憶


在面對日本侵略的中華民族生死存亡關鍵時刻,魯迅不與國家政府民眾同心協力積極抗日一,卻竭力鼓吹”取消漢字,取消中醫。”煽動民眾反政府抗日,企圖攪混水這明顯是為日本謀利益,還漫罵被日軍殺害的抗日誌士是自己招惹日本人。淞滬會戰(第一次上海事變)時躲在日本人家中還約妓,沒寫一篇抗日文章。面對民眾的對這期間他沒寫日記的責疑,還竟然詭稱自己失憶了。

在這國家危難之時,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逃到有日本間諜之嫌家中尋求保自己的性命。平日那種鼓吹國人內鬥狂狠精神,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卻象條搖尾乞求生存的哈日狗!這就是魯粉吹噓的“民族脊樑”?

中醫與漢字是中華民族核心的文化與精神傳承,否定取消這二個偉大的精神,就是企圖從靈魂上消滅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是在為外族奴役中華做鋪墊,這就是魯迅漢奸的真實嘴臉。

為人師表卻包養小三,大搞師生戀,亂倫理調戲弟媳。罵人天性源自祖父科舉舞弊,企圖為兒子謀仕途被發現罰處,不感恩朝庭網開一面的不殺之恩,卻養成了罵人為樂的劣根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基本道德約束也不顧,自己拿政府高薪,卻罵別的文化名人是”政府走狗。”這種貨色也配記念!真相慢慢開始大白。連他當漢奸的弟弟都看不起他的人格與偽裝的政治面目,竟然至今還有人替這個民族敗類塗脂抹粉。

這些資料圖書館能查得到,網上也能查得到,卻總有一幫魯粉歪曲事實,為這個人渣歌功頌德,這個漢奸早就該清除出學生課本了。


鶴林雨露3


不要再將莫言同偉大的魯迅比了。魯迅的狂人日記是錯的,但是,魯迅的作品整體上是永恆的,是不朽的。莫言確實不行,老外給他披了一件外衣。可是在中國文壇,沒人把他當回事。他的確實是好人,但確實只是二流作家。他的作品傳不了世。


虎門俠客1翁南翔


魯迅先生是思想的巨人,而莫言是崇洋媚俗的庸人。

魯迅先生的作品可以喚醒一個時代,是國人精神的脊樑。而莫言的作品低俗不堪,根本沒有靈魂可言。

魯迅先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座豐碑,而莫言只是個極力醜化國人的文痞。

讀了莫言的一首詩,不禁要問,這是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寫的?這算詩?又長又臭,陰陽怪氣,是夢囈!其寫作水平之低劣,不堪入目。

在我心目中,莫言的文學水平遠比不上餘秋雨先生,拿他和魯迅先生比?開玩笑!

拿先生的詩和莫言的詩比一下,高下立判。




鑑水漁翁


魯迅先生的名望應該再無人超超!至於莫先生吧,他的作品我讀的不多,既然得了諾獎,自然有他的成就,想超越魯迅先生是不可能的!因為魯迅先生的文章裡藏著中華民族之魂!


吳韶歡


魯迅是旗手,莫言是根蔥。魯迅是大師,莫言是小丑。魯迅是勇士,莫言是人渣。魯迅是英雄,莫言是渣男。他倆不是一個檔次。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論作品而言。一個寫善良,一個醜民眾。一個被民愛,一個遭人恨。根本無法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