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欺少年穷,莫言当年也当过“临时工”

荣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曾当过4年临时工。

莫欺少年穷,莫言当年也当过“临时工”

1973年,年仅17岁的他就到山东高密第五棉油厂当了一名司磅员,负责抬盛满棉花的大篓子、过地磅。每个大篓子200斤重,累死累活忙一天能挣四毛多钱,工资发到手,还要交一部分给村里。吃的是集体伙房,睡的是大通铺,虽然工作繁重,可是,对一直想跳出高粱地的他来说,心里却美滋滋的----毕竟,这使一个农家子弟看到了踏出黄土地的希望。

莫言为人耿直,一点也不狂妄自大,对领导和同事一样看待,决不会曲意阿谀任何人。工作中的他说话不多,办事却特别认真,任劳任怨。有一次厂里清除杂草,莫言手持一柄大镰刀,拼命干活,以一当十,受到了厂党务书记的表扬,这是莫言平生第一受表扬,所以格外高兴,特意写打油诗一首留作纪念:

一柄大镰四面挥,

眼前高草立纷披,

莫言干活不偷懒,

受人表扬第一回。

1974年厂里组织批林批孔,员工轮流上台发言。莫言写的讲稿并不长,纸上只写了几段话,可是站在台上他却讲了半天,这让大家刮目相看:小伙子有才!于是,领导安排莫言到政工科,让他发挥特长搞起了宣传。当时厂里有三块黑板,莫言主要负责用彩色粉笔办黑板报。他办的报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字迹工整,总会有很多人围着观看。

莫欺少年穷,莫言当年也当过“临时工”

莫言不但字写得漂亮,文章也写得好,他是公社广播站和县广播电台用稿最多的通讯员之一。《大众日报》、《潍坊日报》也发表过很多他的文章,厂里很多同事都跟着他沾光,电台留声、报纸见名,成了“新闻人物”。

高密第五棉油厂里卧虎藏龙、人才辈出。和莫言一起当临时工的有两个年轻人----张世家和王玉清,都喜欢写作,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如何写稿子。有一年,莫言在警卫室看大门,这可方便了两个年轻人,他们干脆吃住在警卫室,以此为家,高兴了和莫言睡在一个被窝里,就连在被窝里也研究文学。

莫欺少年穷,莫言当年也当过“临时工”

高密东北乡徜徉血海般的红高粱地,工厂后蜿蜒东去的胶河,厂内白云似的棉花,共同孕育了莫言的怪才。他的很多小说如《红高粱》、《售棉大道》、《白棉花》等,反映的生活都带着这一时期的印痕。

在莫言参军后,张世家也离开了棉油厂,先当了几年土记者,然后下海去了。他一个从红高粱地里走出来的农民,一无资本,二无技术,在短短的时间里,却办成了资产过亿、公司进入国家首批16个“863计划”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天达制药公司。在“863”计划中,同时列入的大唐电信、浪潮、东大阿尔派、中科三环等都是各行业的龙头,唯有天达是普普通通的民营企业。

莫欺少年穷,莫言当年也当过“临时工”

人送外号“大结巴”的王玉清也进入镇政府当了秘书,一不留神就出了大名:有一次下乡,发现有几个土蚂蚱蹦跶,他硬是写成了飞蝗漫天,结果《高密东北乡发生五十年来罕见的蝗灾》被包括文汇报在内的多家报刊转载,最后竟让高密名扬海外,连联合国粮农组织都被惊动了,差点派四架直升机来帮助消除蝗虫。

莫欺少年穷,莫言当年也当过“临时工”

莫言小时候被饿怕了,看到消息后当天从北京给父亲寄回200元钱,嘱咐老父亲快买粮食别饿着。

莫欺少年穷,莫言当年也当过“临时工”

在棉油厂当临时工的四年间,莫言每年都报名参军,他连做梦都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可是因为家庭成份不好(中农),年年都被涮下来。1976年,莫言21岁,那是服兵役年龄期限的最后一年。这一年,莫言村里的支部书记、民兵连长都到胶莱河水利工地参加劳动去了,莫言利用这个机会又报了名,结果幸运女神向他伸来了手,他终于如愿穿上了军装,带着童年的苦难和临时工的经历,他开始了圆起了五彩斑斓的作家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