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遠超蒙古,為何歷史上沒有吞併蒙古?

成泰逸


如果俄羅斯把蒙古吞併了,會給他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其代價遠遠超出佔領成本。

首先,蒙古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一部分,俄羅斯如果吞併蒙古,將影響兩國關係。

蒙古國曾是中國的一部分,在二戰後獨立。而唆使蒙古獨立的正是俄羅斯的前身沙俄和蘇聯,所以在歷史問題上,中俄之間對此還是比較敏感的。俄羅斯如果吞併蒙古,將對中俄關系帶來不利影響。

其次,蒙古國是中俄兩國的重要戰略緩衝區。

蒙古國和我們有4676.8公里的邊境線,一旦俄羅斯吞併了蒙古,那麼這段4600多公里的邊境線防備將由俄羅斯將承擔,這對於俄羅斯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增加了這麼長的邊境線,又難免生出其他問題,所以得不償失。

第三,會加劇東北亞地區緊張態勢,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蒙古國雖然在國際社會上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它卻是穩定東北亞地區的重要因素。因為,俄、中、美、日、韓等國在蒙古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一旦俄羅斯吞併了這裡,勢必引起其餘國家的不滿。

而俄羅斯境內也有很多蒙古族,他們也會反對俄羅斯的這種行為的。

第四,建設蒙古國需要大力投資,現在的俄羅斯還無力承擔。

蒙古國氣候高寒,地廣人稀,民族單一。如果俄羅斯吞併這裡,必須要大規模移民,這對於遠東地區人口稀少的俄羅斯來說,是個難辦的問題。

另外,蒙古國沒有工業基礎,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開採難度巨大。俄羅斯想利用這裡的資源,必須要大力投資,但這對於目前的俄羅斯來說無力承擔。


石頭說歷史


如果俄羅斯吞併了蒙古,就會使俄羅斯遠東地區民族結構發生變化,引發遠東地區出現民族矛盾,會導致俄羅斯解體。



1.我們大家都知道,外蒙古是沙皇俄國1911年趁清朝滅亡之際,一手策劃扶植起來的國家。蘇聯時期蒙古國已經被蘇聯政府牢牢地控制了,如果蘇聯真的吞併了蒙古國,那麼一定會遭到世界各國的反對。更何況蘇聯已經把大量的軍隊駐紮在蒙古國境內,實際上蒙古已經成為了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所以蘇聯沒有必要吞併外蒙古。



2.蘇聯和俄羅斯人對蒙古人有偏見,因為蒙古人在歷史上曾經統治過俄羅斯人。蒙古人把俄羅斯人變成了一個野蠻的民族。當蘇聯和俄羅斯強大後,也對蒙古人非常防範。蘇聯當年控制蒙古以後,通過民族清洗消滅了蒙古1/7的人口,還嚴禁蒙古人採用各種形式紀念成吉思汗等蒙古歷史人物。蘇聯就是要打壓成吉思汗的形象,來阻止蒙古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傳統。蘇聯解體後,蒙古擺脫了蘇聯的控制後,才為成吉思汗立了幾尊大塑像。



3.俄羅斯和蘇聯如果想吞併蒙古非常輕鬆,如果蘇聯和俄羅斯吞併了蒙古,就意味著幾百萬蒙古人獲得了蘇聯或俄羅斯的公民身份,可以在俄羅斯境內隨意流動。可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有1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人口只有4000萬,俄羅斯族人口本來就少的可憐。如果在引入幾百萬蒙古人進入遠東地區,就會造成俄羅斯遠東地區民族結構發生變化,不利於俄羅斯統治遠東地區。如果哪天俄羅斯中央政府無力控制全境地區,那麼很可能引發遠東地區解體,因此俄羅斯才沒有吞併蒙古。


杜達特洛夫斯基


歷史正好相反,蒙古強大時吞併了俄羅斯。後來俄羅斯強大了,可惜沒有機會。俄羅斯最為強大時期是,中國屬於清朝強盛期。

歷史往前推,中國歷史上屬於晚宋時期,從東北外興安嶺到沿北方整個今日蒙古草原到西北,數個遊牧民族先後崛起。契丹-女真-党項-蒙古,最終蒙古滅宋,宋朝結束。

中國封建時代進入有少數民族統治時代。元的軍事強大超出了古今中外,可以說在冷兵器時代絕無對手。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使之統治能力最終到達歐洲半島,今天中東以及俄羅斯全境。好了,再說就跑題了。

俄羅斯歷史並不長,當然與中國相比而言。從一個大公國最終發展到一個沙皇帝國。但此時九蒙古早已經不復數百年前悍勇。但蒙古在中原王朝清的統治之下。

沙皇俄國不斷擾境之戰,最終被康熙數次打敗。最終簽署《尼布楚條約》,中俄進入百年和平,當然在清朝統治之下的蒙古也就不會成為俄羅斯的奶酪。

直到晚期時期,中國開始勢弱,沙皇俄國再次起了覬覦之心。但動作沒搞大,就沒列寧滅了。蘇聯時期面臨並沒有放棄侵略擴張步伐,儘管列寧在一次演講中指責“沙皇俄國”侵略成性,包括侵佔中國土地。但人性難改,外蒙古的當年數次獨立,蘇聯是最大黑手。


核子獵潛艇


俄羅斯在歷史上之所以沒有吞併蒙古,並不是因為他不想吞併,從16世紀開始,沙皇俄國就不斷的向遠東地區擴張,曾計劃將中國新疆以及整個北方地區全部佔領,並實現逐步向南擴張直至佔領整個東亞。

這當然也包括對蒙古地區的覬覦,但是在整個清朝歷史上,雖然沙俄不斷侵佔中國黑龍江以及新疆的領土,但唯獨沒有全面入侵蒙古,這其中也有一些原因,仔細分析一下的話,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由於地形原因,不毛之地的蒙古是沙俄嚴重的雞肋。

如果我們翻開蒙古地形圖,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蒙古地區是一個海拔很高的高原,而且還有大量的沙漠分佈其中,氣候環境異常惡劣,人煙稀少並不適合長期定居。因此像在這樣的環境對於當時的沙俄來說,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因為對於當時的沙俄來說,他們來到遠東想要獲取的是皮毛、沙金等等比較容易獲取的財富。而蒙古高原舉目四望,除了沙漠其他到處都是不毛之地,就算僥倖遇到牧民,也打劫不到什麼財富,因此這裡對於當時的沙俄來說,簡直就是個雞肋,價值不顯。

2、因為歷史原因,蒙古一直都是清政府拒絕放棄的地方。

在中國歷史上,外蒙古一直都是蒙古族的領地,這對於當時的清朝政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在清朝的時候,蒙古族是滿族統治中國的一隻重要軍事力量,雙方在歷史中不斷通婚交流,已經形成了緊密的同盟關係。

因此對於清朝來說,割讓新疆以及大興安嶺以北的不毛之地,並不會對清政府造成多大的傷害,但是如果割讓外蒙古的話,那麼就等於是斬斷了清朝皇室的一隻胳膊,這對於清朝政府來說,是絕對不被允許的行為。

因此貫穿了整個清朝歷史的清俄戰爭中,蒙古地區始終都是清政府拒絕談判的條件,這種情況一隻持續到清朝滅亡,民國政府成立之後外蒙古才在俄羅斯人的蠱惑下宣佈獨立,但這個地方始終都沒有被併入俄羅斯版圖之中。

3、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使得俄國不敢侵佔整個蒙古。

18~19世紀,既是沙俄向東擴張的時間,也是英法等列強瓜分中國的時間,對於想要在中國佔據更多利益的英國來說,是絕對不會允許沙俄在中國佔據蒙古的。

因為這個地方靠近清朝的核心地區,一旦被沙俄佔領之後,沙俄將會有可能以此為基地,直接攻入中原地區,所以從英國人的角度來看,沙俄最好要離中國的核心地區遠一點才好。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沙俄在後來的時間裡雖然不斷的向蒙古地區滲透,但是始終都沒有機會這裡納入到俄國的版圖之中。

等到1911年外蒙古宣佈獨立之後,沙俄當時又忙於一戰,緊接著就是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從那以後,沙俄(蘇聯)也就在也沒有時間和機會將蒙古納入自己的版圖了。


落下m


就剩幾天的考核期了,不過,看到這個題,那就先放下那堆被邀請的題,簡要說說這個吧。

畢竟,外蒙古問題,也是比較感興趣的。

都這麼多朋友答了,我補充一些資料和看法吧。

首先,看到某優質作者說 民國是外蒙古的宗主國,這個用詞是錯誤的和不準確的。在此先指出一下。

什麼是宗主國關係,對於朝鮮、越南這種的國與國關係,咱們是宗主國。

而外蒙古是屬於中國的領土。

(咸豐時的地圖,基本上,上邊淺色的都是被沙俄侵佔的和分裂後的外蒙古)

清朝管轄外蒙古地區的是庫倫辦事大臣和烏里雅蘇臺將軍。他們管轄著管唐努烏梁海和喀爾喀四部及所附厄魯特、輝特二部軍政事務。庫侖辦事大臣還管轄著對俄互市以及管理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以及相應區域的藏傳佛教事宜。在對俄關係上,清晚期,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侵佔我國領土達150餘萬平方公里,是最大的受益者。

這樣大踏步的前進,也使得沙俄在華勢力在新疆、西藏與英國,和東北方向的日本有了正面接觸。

在中國,晚清政府與民國政府,再羸弱,也沒有把領土輕易讓人的想法。尤其是將外蒙古拱手讓給沙俄,因為外蒙一旦落入沙俄手中,從外蒙到天安門最近距離也就是500多公里。等於將京城暴露在沙俄的刺刀之下。

1904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在英國第二次侵略西藏時,北遁庫倫,我相信哲布尊丹巴八世因此事也有觸動,尤其是在沙俄勢力不斷滲透影響之下。因此在1911年,當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就宣佈”獨立“,建立所謂的”大蒙古國“。

對於沙俄而言,卻有些後退,沒敢讓外蒙古真正”獨立“或者更進一步直接吞併外蒙古。

因為分裂中國的和外蒙古方面所謂”俄蒙協約“之後,同時也是辛亥革命之後,中國的民族主義高漲,如果此時讓外蒙古”獨立“或吞併,極有可能引起中國出兵。

因為南京臨時政府建立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就表明了“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新疆當時是算行省的哦)

袁世凱的北洋政府也非常重視外蒙古分裂的問題,臺灣1977年出版的 前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黃慕松的《新疆概述》和《使藏紀程》的合集中,黃鎮球所寫的先兄慕松事略中就說,

”民國元年,施肇基鈕惕生兩先生組織外蒙考察團,二年一月,庫倫變作,袁世凱將有事於蒙疆,派兄為考察委員,密令規劃國防軍事。“

黃慕松是民國時期最具盛名的軍事測量專家。因此這也是在施肇基、鈕永健(即鈕惕生)組織外蒙考察團之後,立刻派出剛剛回國的黃慕松去進行前期的軍事考察,作為一旦需要對外蒙實施軍事行動的準備。

同時,袁世凱兩次致電哲布尊丹巴,勸其放棄分裂祖國,但其還是妄圖仰仗沙俄實現”獨立“。

同時,沙俄為了東北的利益,和日本人打了日俄戰爭,失敗了。又與日本四次簽訂密約,瓜分東北、內外蒙古的利益。於此同時希望在外蒙古地區獲益的美國、英國,以及主要在新疆、西藏包括中亞方向獲益的英國。自然不希望沙俄策動外蒙古獨立或者吞併外蒙古。

在這樣的情況下,1915年6月袁世凱任命陳篆為都護使駐庫倫辦事大員,陳毅為都護副使駐烏里雅蘇臺佐理專員,劉崇惠為都護副使駐科布多佐理專員,張壽增為都護副使駐恰克圖佐理專員。還制定了《庫倫辦事大員公署章程》和《烏科恰佐理專員公署程》,並派駐了少量軍隊。要知道,在同時期,北洋政府並未成功向西藏派駐官員及軍隊,從這點來說,在捍衛外蒙古主權方面,北洋政府還是有很大功績的。

(陳籙,可惜的是他在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汪偽政權,最後被軍統特工暗殺,留下了人生的敗筆)

不僅如此,由於一戰爆發在即,沙俄的重心還是主要在歐洲的,因此確實也沒有實力吞併外蒙古,能保證在中國享有主權,但是沙俄享有特權的情況可以說是沙俄的最優選擇。不過當一戰爆發後,通過陳篆、陳毅等人的努力,使得內地的法定貨幣得以在外蒙古流通,改善了內地到外蒙古的交通、郵政等情況。蒙藏委員會的前身蒙藏院(最初稱蒙藏事務處、蒙藏事務局)也積極任用蒙族官員,開展針對內外蒙古邊疆地區的管理與教育等工作。

(徐樹錚)

俄國十月革命後,俄國內部混亂,1919年,徐樹錚做為西北籌邊使,率軍進入外蒙古,收復了唐努烏梁海地區,並且迫使外蒙古無條件撤銷自治。不僅如此,北洋政府還在1918-1920年期間出兵西伯利亞,與美、日等國,一起幹涉俄國革命。(當然,咱們從這道題來看,不能把北洋政府的這個行為簡單的定義為賣國反革命行為吧。)

後來蘇俄穩定國內之後,外蒙古在鼓動下,再次於1921年宣佈所謂“獨立”,1924年,中國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仍規定外蒙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享有領土主權。這一年,帶頭分裂的哲布尊丹巴八世突然圓寂,外蒙古走向了“共和制”……

在之後,就中國面臨內戰、日本侵略的威脅,而蘇聯整明白內部的事兒了,就忙著進行蘇芬戰爭、分裂波蘭以及和德國人打,一直到了二戰結束。

下邊兒多說幾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美國為了換取蘇聯出兵東北,兩國在不告知中國政府的情況下以犧牲中國在東北和外蒙利益為條件,簽訂了“雅爾塔協定”,而這個協定所帶來的後果,我認為其實大於一戰結束後,《巴黎協定》對中國的負面影響。

其後,蘇聯政府迫使民國政府在1945年8月14日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所以從這個角度說,8月15日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但也需要了解到中國所付出的沉重代價。這其中,涉及到外蒙古的內容是:

“中國政府聲明,日本戰敗後,外蒙如依公民投票,證實其獨立願望,中國當承認外蒙之獨立。”作為蘇聯方面的妥協,“ 蘇聯聲明,蘇方將尊重外蒙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

在這之後,“喬巴山”還致函蘇聯,希望蘇聯轉達給中國。簡單的說就幾個意思,第一,我們早就是獨立的“國家”了,其實就用不著投票,第二是因為蘇聯說讓投票一下,所以我們還是要走個形式。第三是如果投票,允許民國政府派團觀察投票,但是不允許干涉我的所有程序。第四是你要是不來,我投完了把結果告訴你們一下。

在民國政府知道無力改變結果的情況下,只是派出了內政部常務次長雷法章擔任正式代表的15人代表團赴外蒙古觀察投票狀況,其中負責蒙古邊疆事務的蒙藏委員會也只是派出了委員兼矇事處長楚明善隨同出行。投票結果是,可參加投票民眾494074人,已參加投票的483291人中,無一人反對獨立。據此,外蒙古宣佈投票結果。民國政府只得承認其“獨立”並登報。1946年1月5日,民國政府承認外蒙“獨立”。

差不多從這時候開始,外蒙古放棄了自己民族的文字,轉而使用基於俄文創造出的西里爾蒙古文。

在此,請允許我呵呵一下。

同時,在此處,我覺得我應該列上 喬巴山 的照片

(中間的是喬巴山,右邊的都認識吧)

順道說一句,喬巴山死後,他的墳放在庫倫的某廣場,後來04年,給清出去了。

當然,在二戰之後,極少發生一個國家強悍吞併另一個國家,因中蘇關係,美蘇關係的發展變化,蘇聯始終沒有以吞併的方式控制外蒙古。

軍事實力是為政治服務的。所以俄國是否吞併外蒙古,也並不是由其軍事實力所決定的。

就答到這裡吧。


恬然說歷史


這個問題……比較腦殘。


歷史上美國實力遠超墨西哥,為何沒有吞併墨西哥?歷史上我國實力遠超東南亞,為何沒有平推東南亞?

如果簡單的軍事實力就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歸屬,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將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了。

歷史上的俄羅斯噬土成性,且軍事實力異常強大,尤其是蘇聯時代,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就可以明目張膽地完全將蒙古收入囊中。

俄羅斯和蒙古的歷史糾葛,有一系列國際因素和俄羅斯面對的內外因素的影響。

簡單說來,在國際環境允許俄羅斯吞併蒙古的時機,俄羅斯實力不濟;而在當時的蘇聯具備了吞併蒙古的實力,國際社會又不允許;而且一直以來,在蒙古問題上,吞併蒙古也不是俄羅斯的第一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國際社會並不允許

沙俄對蒙古的滲透,起源於清朝末年。在沙俄陸續吞併了外東北和外西北之後,蒙古的位置顯得異常前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沙俄不斷派遣考察隊、探險隊等進入蒙古。

此時的清朝,為緩解財政危機。在蒙古高原推行一系列所謂的新政,由於罔顧蒙古的現實,激化了社會矛盾,使得他們對清朝越來越不滿。

而這時活躍在南方的革命黨。以激進的排滿排蒙為口號,這讓蒙古上下人心惶惶。

面對這樣的局勢,沙皇尼古拉二世拋出“黃俄羅斯”計劃,意圖將包括新疆、蒙古高原及東北在內的廣大地區納入沙俄的版圖。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沙俄趁機煽動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沙比納爾宣佈獨立,開啟了沙俄控制蒙古的潘多拉魔盒。

但是沙俄的野蠻行徑遭到了各國的一致抵制,尤其是宗主國民國。此時的民國雖然軍閥混戰,內憂外患,但是在面對蒙古獨立的問題上表現得異常堅決,就連袁世凱也力主蒙古的自治,各屆政府均不承認蒙古的獨立。

當然沙俄不可能考慮到孱弱的民國政府,他所真正忌憚的是各國列強,特別是英國和日本。

沙俄控制蒙古是其染指整個蒙古地區的前奏,這一點從蒙古瘋狂進攻烏里雅蘇臺、內蒙古以及新疆等地可以看出端倪。


在清朝時期,蒙古不僅包括蒙古高原,還包括新疆以及青藏高原地區,而青藏高原的南部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南亞次大陸。所以沙俄若吞併蒙古,首先反對沙俄的必將是英國。而落後孱弱的沙俄政府,是絕對難以和英國對抗的。

而對於日本而言,沙俄一旦吞併蒙古,勢必嚴重威脅東北地區。而此時的日本已經完全吞併高麗半島,和東北咫尺相隔。一旦沙俄吞併蒙古,日本和英國在亞洲聯合對抗沙俄的局面將會出現,這是沙俄絕對難以應付的。

沙俄吞併蒙古是絕對作死的表現,很可能會將沙俄在整個遠東的局面葬送,因此沙俄不會因小失大。


2、俄羅斯已實際控制蒙古

公開吞併蒙古的設想並不可取,因此沙俄也採取了退而求其次的方針,那就是:以獨立之名,求吞併之實。

雖然沙俄沒有公開吞併蒙古,但是蒙古在事實上已經成為沙俄的附庸和殖民地。

十月革命勝利後,為爭取民國的支持,列寧宣佈1881年之後與我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全部作廢,但是對蒙古問題列寧始終不置可否。

而隨著沙俄國內局勢的穩定,他們對我國的態度也變得消極起來,對於蒙古問題更是變本加厲。


按照列寧的設想,全世界的無產階級應該遍地開花,在歐洲,在蒙古都應該發動無產階級革命,然後以加盟國的形式併入蘇聯,最後實現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

但隨著1924年列寧逝世,斯大林上臺,對列寧的政策進行了一系列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斯大林比列寧更加務實。

斯大林認為應該先發展蘇聯本國的國民經濟,在經濟成熟時再向外輸出革命。因此重點發展蘇聯,成為斯大林思想的核心內容。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開始迅速工業化,蒙古作為蘇聯的附庸,被蘇聯控制得更加嚴密。


在斯大林執政期間,通過在經濟上驅逐第三方資本,完全控制蒙古的經濟大權;在政治上掀起多次肅反運動,大量屠殺喇嘛和蒙古王公;在思想上禁止民眾崇拜成吉思汗,否定蒙古的輝煌歷史;在文化上則廢除蒙古的傳統的回鶻蒙古文字,而推行帶有蘇聯特色的西里爾蒙古文字……

此時的民國內憂外患,軍閥混戰,又經歷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對蒙古問題鞭長莫及,蘇聯得以在二戰後要挾民國政府承認蒙古獨立。

可以說,除了公開吞併蒙古的國際程序,蘇聯已經在事實上吞併了蒙古。


3、蒙古的戰略價值並不高

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蒙古深受蘇聯影響,成為蘇聯事實上的第16個加盟國。這種從內到外的影響持續至今,揮之不去。

但是無論對於蘇聯還是俄羅斯,蒙古始終不是其戰略重點。

有人說吞併蒙古會改變俄羅斯在遠東的民族結構,進而引發俄羅斯在遠東的社會動盪。靜夜史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全面。

俄羅斯在遠東的人口確實不多,但是蒙古的人口相對更少,特別是在1911年蒙古宣佈獨立時,其境內人口也就50萬左右,根本無力改變俄羅斯在遠東的人口和民族結構。


再者,俄羅斯在擴張的過程中是極其野蠻的。今天的遠東地區之所以穩定,就在於俄羅斯擴張的過程中,屠殺或驅逐了當地的土著居民,而將俄羅斯族大量向遠東移民,這才從根本上改變了遠東的民族結構。

如果俄羅斯排除萬難要吞併蒙古。那麼在蒙古這片土地上,蒙古人能不能生存下來都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靜夜史認為真正讓俄羅斯止步的,是因為蒙古並不重要的戰略價值。

在1945年斯大林逼迫蔣經國簽字承認蒙古獨立時,曾說過,他看中的是蒙古的戰略緩衝價值。但是俄羅斯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主動進攻咄咄逼人的國家,因此蒙古作為防禦性的價值,對於俄羅斯國家戰略而言並不十分重要,俄羅斯想要的是新疆和東北。


一直以來俄羅斯都渴望擁有溫暖的出海口,東北無疑是俄羅斯的最佳選擇之一,如果在日俄戰爭中沙俄取勝,那麼今天的東北將成為沙俄的領土。

而新疆雖然身處內陸,但是佔據新疆可窺視中亞,威脅中原,並且可南下和英國展開爭奪,打開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

“黃俄羅斯”計劃從新疆喬戈裡峰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其中包含了蒙古高原。對於俄羅斯而言,這是順帶捎上蒙古的戰略,畢竟它的重點是新疆和東北。

所以種種內外因素決定了俄羅斯不會吞併蒙古。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個問題可以聯想到蘇聯為什麼沒有吞併東歐?

先說一下事實: 蘇聯吞併了外蒙古的一部分,就是唐努烏梁海,現在的圖瓦共和國。蘇聯先是操控唐努烏梁海在1921年宣佈獨立,改名圖瓦共和國,然後1944年,圖瓦共和國“請求”加入蘇聯。

蘇聯二戰後在歐洲也幹過這種事:蘇聯佔了波蘭的領土,然後蘇聯把德國的領土劃給波蘭作為補償,波蘭在地圖上整體往西移動了。只不過外蒙沒有波蘭幸運,,沒有得到領土補償。

蘇聯為什麼不吞併其餘的外蒙古地區呢?因為外蒙古在1945年才“公投”獨立,蔣介石後來認為蘇聯違約,不承認外蒙古獨立,新中國成立後也和蘇聯交涉外蒙問題,雖然都沒起作用,但如果蘇聯吞併外蒙古,肯定會面臨中國的壓力。

但更重要的是,其它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看到蘇聯吞併了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恐怕全都會提心吊膽,全都會和蘇聯保持距離,因為東歐國家和外蒙情況類似,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蘇聯駐軍,經濟受蘇聯控制,所以吞併外蒙不利於蘇聯作為“老大哥”的形象,不利於蘇聯輸出革命,更不利於蘇聯爭霸。

還有就是外蒙古的經濟,太窮,如果蘇聯吞併了外蒙,就必須對外蒙古的經濟負責,也就是蘇聯中央需要轉移支付給外蒙古,蘇聯所有加盟共和國,只有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不需要中央的補助,等於阿塞拜疆和俄羅斯需要輸血給其它加盟共和國,再來一個外蒙,蘇聯財政也承受不起。

另外,蘇聯已經完全掌控了外蒙,利益已經最大化,吞併會過猶不及,如果非要吞併,蘇聯也會先吞併東歐。可以想一下,清朝為什麼沒有吞併朝鮮呢?那時的朝鮮太窮,朝鮮自己糧食都不夠吃,別說納稅了。


解憂時間


這個問題要講透徹,真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俄羅斯為何要讓外蒙古獨立。我們知道俄羅斯是在清朝末年,趁著清朝衰落開始控制外蒙古,並最後讓其獨立的。而為此當時俄羅斯還在外蒙古進行了屠殺,幾乎殺了七分之一的外蒙古人口,這才徹底控制下來。但是始終俄羅斯都沒有吞併外蒙古,其實這就要說到俄羅斯的目的。在二戰末期,斯大林說的很明白,讓外蒙古獨立,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在中俄兩大強國之間,建立一個巨大的緩衝地帶,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否則中國和蒙古將會直接接壤。所以,俄羅斯不會吞併外蒙古。



第二,控制成本最低。而從成本來看,外蒙古都是一個欠發達的地區,即使到現在也是很窮困潦倒,欠了鉅額的外債,自己都不能養活自己。因此,如果吞併,對於俄羅斯來說,就必須大力的支援,給予大量的錢財,這無異於一個巨大的負擔。而讓其獨立,然後自己對其進行控制,在外蒙古大量駐軍,這樣既達到了掌控的目的,又不用花很多錢,可謂是最划算,最簡單的方式。

第三,吞併內外成本壓力太大。而從現實來看,俄羅斯吞併外蒙古風險很大,一方面來自國際,公然吞併一個主權國家,美國等會立馬跳出來,我們也會極力反對,國際壓力俄羅斯就無法承受。另一方面,加劇遠東矛盾,俄羅斯遠東地區是地廣人稀,有1200多萬平方公里,卻只有4000萬人,而且幾乎沒有大的民族,所以俄羅斯才好管理。但是一旦吞併外蒙古,一個300多萬人口的大民族加入進來,遠東格局立刻就被改變了。這不利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穩定和統治,所以內部壓力也很大。

第四,對於蒙古人的芥蒂。從歷史來看,俄羅斯人當年被蒙古人打的無還手之力,統治了幾百年,而且俄羅斯人的狼性,那也是蒙古人調教出來的。因此,使得俄羅斯人至今對蒙古人都是很防範。在控制蒙古期間,俄羅斯甚至禁止蒙古紀念成吉思汗,紀念昔日的輝煌,也是怕蒙古人想起當年的歷史傳統。所以俄羅斯的民族內心這一關也很難跨越。


歷史真相背後


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問,我們的實力也遠超蒙古,為何歷史上沒有吞併蒙古?這就涉及到兩個名詞,一個叫緩衝地,一個叫藩屬國。

我們看下地圖,蒙古是夾在兩個超級大國的中間的,和平時期可以說他是絕對的安全的。這兩個超級大國開戰,蒙古就悲劇了。

同樣還有朝鮮,朝鮮幾百年來都是中國的藩屬國,而且對中國忠心耿耿。歷史上,元明清都可以把朝鮮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是都沒納入版圖。不是說沒有能力統治這個地方,而是自己留著這個地方可以做備用。

藩屬國和宗主國是這樣一個關係,藩屬國自治,而宗主國隨便來個人都比藩屬國老大大一級。這問題就來了,戰爭的時候,藩屬國是不是要聽宗主國的?為什麼要聽?怕啊。

藩屬國對於宗主國來說,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籌碼,丟了,不心疼。關鍵時刻,可以賣掉。

甲午戰爭最初的戰場就是在朝鮮,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入侵同樣是朝鮮。其實日本最主要的目標是中國,而明清兩朝的護盾正好就是朝鮮。戰爭,可以在朝鮮打,打贏了,萬事大吉,打輸了,這個藩屬國就可以當做談判的籌碼。

而蒙古對於俄羅斯同樣如此。諾門罕戰役,日本派出的就是偽滿軍進攻外蒙試探,而蘇聯同樣是讓外蒙軍隊進行抵抗。兩邊打了一會兒了,好,主角登場,戰神朱可夫開始大發神威。這是很聰明的,在外蒙作戰,打贏了,你是英雄,打輸了,割地賠款也和蘇聯沒關係,反正各地賠款都在外蒙,也沒打到俄羅斯,就不用俄羅斯割地賠款了。

藩屬國,就是宗主國的一個緩衝地帶,關鍵時刻還可以賣掉。有了藩屬國,這個土地不是自己的,丟了國內也不會指責什麼,什麼都好辦,手裡有兩張牌,怎麼打都可以。蒙古前後的兩個超級大國,關係其實是很微妙的。


軍武文齋


誠然,就是軍事實力而言,如果說俄羅斯是一頭成年的北極熊,那麼蒙古充其量就是一隻剛剛出生的奶貓。北極熊一揮爪子,這小奶貓看著自己化成一攤肉泥。



必須得承認,從沙俄時代開始,北極熊對於蒙古地區是有野心的。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瓜分清朝的狂潮中,沙俄趁火打劫,攫取大量的土地。對於蒙古地區,沙俄顯然有想法。

但是蒙古地區距離清政府的國都比較近,列強絕對不會允許沙俄在華一家獨大。因此沙俄才選擇了在蒙古地區扶持傀儡的方式。

清朝覆滅時候,繼任的北洋政府對於蒙古地區的態度還是比較強硬的,皖系軍閥徐樹錚還直接出兵外蒙古。加之一戰爆發,沙俄內部發生了革命,最終被沙俄(蘇聯)取代。剛剛成立蘇聯,也不敢在外蒙古事情上採取太大的動作,畢竟也不敢把民國逼的太急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成為了可以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才明目張膽開始迫使蔣介石政府在外蒙古問題上做出讓步。顯然,一心要發動內戰的蔣介石顯然不如當初的北洋軍閥來得硬氣。1946年,外蒙古以公投的形式獨立,蔣介石政府表示承認。


外蒙古的獨立,這恰恰是蘇聯想要的。因在當時的環境下,想要吞併外蒙古的野心已經不可能實現了,畢竟當時的蘇聯已經要面臨著歐美國家施加的壓力了。因此退而求其次,在中蘇邊境設立一個緩衝區是蘇聯所想要的結果。

等到蘇聯解體,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雖然依舊強硬,但顯然不再具備一個超級大國的因素,只能被稱之為軍事強國。再加上此時的中國不再是民國時期的那個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強國。

俄羅斯有想法,也得要掂量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