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成語釋義

齊大非偶:語出左丘明《左傳·桓公六年》,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出場人物

NO.1 鄭昭公

本名: 姬忽

出生時間: 春秋時期,具體不詳

去世時間 : 春秋時期,公元前695年

職業: 鄭國君主

在職時間: 第一次在位,公元前701年5月-9月25日;第二次在位,公元前697年6月22日-公元前695年10月22日(這哥們比較悲催,第一次在位不久就被別人踹下臺了

在職業績: 沒啥值得說的業績,在打獵時被人射殺

自畫像:

“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NO.2 文姜

出生時間: 春秋時期,具體不詳

去世時間 : 春秋時期,公元前673年

職業: 齊國公主、魯桓公夫人

在職業績: 將魯國發展成經濟軍事強國。

自畫像:

“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當時的齊國在號稱“春秋三小霸”的齊僖公英明神武的帶領下,國力是日漸強盛。齊僖公在位期間,還多次組織諸侯會盟,在周邊各國中是典型的老大哥形象。齊僖公有兩個漂亮的女兒——文姜和宣姜,生的是花容月貌,國色天香。一方面是為了攀上齊國這個大樹,一方面是為了娶個漂亮老婆,當時各諸侯國的國君、公子紛紛藉機前往齊國都城臨淄攀扯關係,討好齊僖公,以達到娶齊氏女子的目的。

“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文姜本就天生麗質,再加上又是齊國公主,自然眼光特別高,一般人她壓根不會考慮的。一次,在偶然的情況下,文姜認識了鄭國世子姬忽(姬忽年輕時也是個帥小夥,文采也還不錯,對小姑娘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很快便被姬忽的氣質所吸引,並暗暗決定要嫁給姬忽為妻。齊僖公很是寵愛自己的這個女兒,文姜的心思他自然知道,在一次公族宴會上,齊僖公便含蓄的向姬忽表達了要把文姜將給他的想法。姬忽是個很驕傲的人,本就不會趨炎附勢,再加上他可能側面聽說過文姜的品行不好,便婉言辭謝了。

“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公然拒絕了齊僖公的好意,這在當時是很有轟動效果的,畢竟想依附齊國的人很多。後來就有好事之人去問姬忽拒絕的原因,姬忽的回答很是硬氣:“每個人都有自己合適的配偶,齊國很是強大,不是我的配偶。《詩》說:'求於自己,多受福德。'我要靠自己的實力,不會去依靠齊國。”齊文姜聽說這件事後,很是氣憤,那麼多人想要追求自己,自己都沒答應,現在她堂堂大國公主主動去追求,還被這樣乾脆的拒絕了。自此,文姜來說是莫大的恥辱,終於懨懨成病。

“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後來,北戎軍派大軍侵犯齊國邊境,姬忽奉鄭莊公的命令帶人去援助齊國,在齊國和鄭國大兵的合力進攻下,北戎軍隊很快就被打敗了。在慶功宴上,齊僖公又請求把別的女子嫁給姬忽,姬忽再次表現了自己強硬的態度,說:“我們鄭國是個小國,齊國是大國,我們不配跟齊國攀親。”雖然身邊的隨從一再勸說姬忽,並向他一一分析了與齊國聯姻的好處,姬忽還是沒有聽從,堅決拒絕了。這就是“齊大非偶”典故的由來,後來人們常用這個詞來表示自己地位卑微,不敢高攀,來作為辭婚的理由。

“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姬忽拒絕了迎娶文姜,對自己影響不是很大,也就是在公族間落個“不識好歹”的名聲,但是,這件事確對文姜的打擊很大。文姜因為此事,心裡積鬱成憤,很快便臥床不起。這段時間,文姜的異母同父的哥哥諸兒(也就是後來的齊襄公)經常來照顧她,兩人很快便產生了情愫,之後開始了一段不為人恥的孽緣。文姜出嫁前,一直與異母哥哥私通,嫁給魯桓公後,她依然私下與哥哥私通。魯桓公得知此事後,甚是惱怒,怒責文姜,但文姜不知悔改,反而在齊襄公的幫助下,謀害了自己的親夫。

“齊大非偶”——一代美女文姜墮落的導火索

文姜的這段風流韻事,在當時各國很是轟動,人們一致諷刺她的蕩婦淫亂行徑。這裡借用《東周列國志》中一段話:“齊僖公二女,長宣姜,次文姜,宣姜淫於舅,文姜淫於兄,人倫天理,至此滅絕矣!有詩嘆曰:妖豔春秋首二姜,致令齊衛紊綱常。天生尤物殃人國,不及無鹽佐伯王!”

文姜的品行或許本就不好,但“齊大非偶”這件事,無疑是文姜後來所作所為的導火索,正是這件事將文姜推向了墮落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