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你認為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平淡,普通,有小煩惱也有開心。

他們認為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痛苦不堪,殘忍,充斥著髒話和虐待,永遠身處黑暗。

《何以為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在為電影做調研的時候採訪了許多孩子,他們的回答讓人心驚。

“你們覺得活著開心嗎?”

“我覺得我還不如死了。”

我從來沒有想過小孩子會生存得如此艱難。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一個12歲的小男孩贊恩因持刀傷人入獄,在律師的支持下,他向法院起訴了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他們生下了他。

身為被告的父母坐在那裡,滿是無奈、悲傷,他們似乎不理解為什麼兒子會有這樣的舉動。但我想他們是理解的,只是不願意承認錯誤罷了。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贊恩的父母很窮,孩子很多,他們負擔不起撫養孩子的費用,孩子們沒有資格獲得護照,不能去上學,甚至在緊急情況下也不能獲得醫療救助。贊恩就是這樣的“黑戶”。

贊恩是家中最大的孩子,為了養活自己和兄弟姐妹,他被迫工作,為當地的雜貨商阿薩德送貨。阿薩德經常會給贊恩一些甘草糖和方便麵,讓他帶回去給他的妹妹薩哈。贊恩一出雜貨店的門就把東西給扔了,因為他知道阿薩德打的什麼主意。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贊恩提出想上學的時候,爸爸堅決不同意,認為上學耽誤他打工。媽媽倒是覺得可以去上學,因為其他小孩在學校都可以偷偷拿很多東西回家,補貼家用,她希望贊恩也這樣做。

贊恩很少說話,也很少笑,小小年紀卻有點拽,比如他面對阿薩德的時候從來沒有好臉色。面對可惡的大人時,如果你不拽一點,他們會覺得你很好欺負。但是他對妹妹特別好,他是一個很好的哥哥。

薩哈初來月經時,贊恩告訴她不可以讓媽媽知道這件事,如果被知道的話,薩哈就會被賣掉。

贊恩想帶妹妹離開這個家,但是12歲的孩子又能做什麼呢?薩哈還是被迫嫁人了,嫁給了原本就對她不懷好意的阿薩德。其實也不算是嫁,是被賣掉。

那時候的贊恩該有多無助呢?贊恩獨自離開了,到了一個小鎮上,想找一份工作,但是沒有人願意接受他。他認識了埃塞爾比亞移民的拉希爾,一個黑人姑娘。拉希爾隱瞞了自己有個孩子的事實,她怕政府部門會帶走她的孩子。同時,她也在賺錢辦假證,為了獲得一個安穩的身份。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拉希爾外出工作時,贊恩在家照顧她的孩子,約納斯。拉希爾出庭的時候說,剛開始幾天她的確擔心贊恩,但是後來她就知道,贊恩是把約納斯當做親生弟弟對待的。

拉希爾會偷偷地帶回一個蛋糕,讓贊恩吹蠟燭,贊恩笑得很開心。約納斯也很喜歡這個哥哥,雖然他還不會講話。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拉希爾還是被捕了,因為她是黑戶。

贊恩帶著約納斯度過了一段很難熬的日子。他們沒有吃的,贊恩就和約納斯吃冰,或者去外面搶別的小孩的奶粉給約納斯;他準備賣掉家裡的鍋,做成一個小板車拖著約納斯去了集市;他模仿以前父母的做法,開始賣簡易毒品,賺了一些錢,也捱了不少打……

贊恩遇到了辦假證的阿斯普羅,他說自己可以幫贊恩移民,贊恩要支付一大筆錢,或者把約納斯交給阿斯普羅。

不管生活如何艱難,贊恩都沒有放棄約納斯。可是慢慢地,他們住的房子被房東租給別人了,錢都被贊恩藏在房子裡,拿不到了。兩人沒吃的,沒喝的,很久沒洗過澡。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贊恩把約納斯交給阿斯普羅了,阿斯普羅承諾,他會給約納斯找一戶好人家收養他。而贊恩要回家拿身份證,然後辦理移民的手續。

贊恩回家後得知,薩哈去世了

父母說薩哈結婚後不久就懷孕了,但是身體不適,他們趕緊送她去醫院,由於是黑戶,她沒法得到醫療救助,死在了醫院門前。

那是贊恩最疼愛的妹妹,去世時的年紀才11歲。

贊恩拿了刀衝出門,他捅了阿薩德,以持刀傷人罪入獄。

整部電影的敘事和攝像手法都很自然、乾淨,它展示著贊恩的生活,不刻意描繪生活的殘忍,沒有把那些骯髒和黑暗以巨大的衝擊力投向觀眾,不過度煽情。但也因為這樣,才更衝擊人心。

電影中有兩個地方最戳中我的淚點。第一個地方就是贊恩進監獄後,媽媽去看望他,然後告訴他自己懷孕了,這是上天賜給他們家的,她希望是個女孩,生下來後會給她取名叫薩哈。

第二個地方就是影片最後,贊恩拍證件照。

“微笑

微笑 贊恩

這是護照照片 不是死亡證明”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贊恩笑了,我們都哭了。

贊恩起訴自己的父母,法官問他希望父母怎麼做,贊恩說希望他們不要再生孩子了。“可是肚子裡的那個呢?她不還是要生下來嗎?”贊恩問到。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深受震撼,小男孩的演技真的很好。但是電影最後說,小男孩贊恩·阿爾·拉斐亞並不是職業演員,而是真實的敘利亞難民。他被導演發掘時,12歲的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而電影裡的情節幾乎都是他的親身經歷

我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況了,電影情節都是真實發生的,不是虛構的。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刷到孩子被虐待的新聞,這個話題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和討論,很多人都說,這個時代什麼都需要考試,但當父母不用,真是夠諷刺的。

也有很多年輕人遭遇著被催婚催孕,好像人只有結婚生孩子了才算完整。可是小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定會過得幸福嗎?

電影裡的贊恩很聰明,他懂得在骯髒不堪的成人世界裡要如何生存,面對欺負時他從不軟弱,照顧弟弟妹妹時他全心全意。在他度過的這短短的12年中,他當過爸爸,當過媽媽,卻獨獨沒有當過小孩。他在盡全力保護弟弟妹妹,卻還是敵不過這黑暗,他把約納斯交給阿斯普羅時,可想而知他內心有多麼絕望啊。

我突然想到,我們常常會誇小孩子聰明可愛漂亮懂事,但小孩子其實不需要太懂事,太懂事大部分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而這影響是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的。雖然這些跟電影中贊恩的經歷相比,好像不是同一件事。

豆瓣裡有一條短評寫得很好:“見過遊樂園女神被扒光,洗過沾了鮮血的衣服,聽過蜘蛛俠變成蟑螂俠的傳聞。才知道美麗會變醜陋,純淨會變髒臭,英雄泯然眾人,自己卻無能為力。把童貞交給世界,用匕首刺穿醜陋,靠起訴狀告父母,擠笑臉嘲弄命運。贊恩把嬰兒交給男人,才明白自己誰都保護不了。他就站在破敗的街角,彷彿人生走到盡頭。”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我們沒辦法做到感同身受,我們很幸運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可是那些孩子生來也和我們一樣是孩子,為什麼就要面對那麼多醜陋與不堪呢?

電影原名叫《迦百農》,迦百農是聖經中的一個地名,在加利利海附近一域,耶穌開始傳道時,即遷居此地,有不少神蹟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地方發生。在法文和英文中“,迦百農”都解釋為亂和不規則的意思。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發生在混亂環境中的一個故事。

建議很多父母都看看這部電影。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生而不養 何以為家

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