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上吳鶴臣事件,你還相信水滴籌嗎?還會繼續捐款嗎?

細雨紛飛吧


有餘力的時候,看見我引起我同情的案例,我還會捐款,但誰也不願意幫助比自己過得好的人。而且醫療衛生健康養老這些事情,不能單獨依靠民眾的善心和幾個籌款平臺。

原來水滴籌在美團騰訊投資之前,是沒有線下團隊的。純線上運作模式的這些籌款互助平臺,不可避免出現很多利用人們善心的偽籌款和詐騙,比這次德雲社吳鶴臣更惡劣,輕鬆籌愛心籌無憂籌都不能避免,任何制度法規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籌款互助平臺都很難完全杜絕假籌款騙善心,這和保險騙保,弄死礦工騙補助一個樣。

現在水滴籌有地面團隊,基本上是由原來美團點評系的地推人馬和水滴籌愛心志願者組成,一二線城市多一些,三四線和縣城可能一個區域就一兩個(山東是這樣)。因為現在籌款互助平臺競爭很激烈,他們的線下團隊每天推廣水滴籌公眾號,跑醫院幫助困難家庭發起籌款,寫籌款文案,幫助推廣籌款鏈接,每個人都很辛苦,需要忙的事都不少,工作時間也不短。為了和同行們競爭,水滴籌及各個籌都一樣,線下團隊也有績效考核,也有按籌款案例數量(不是按照籌款金額,也不能收被幫助人的任何財物)發放的提成鼓勵,也都嚴格要求志願者和線下團隊審核發起者的資質財產,也都有二次的線上審核避免出現詐捐。

水滴籌等很多籌款平臺是允許有房有車的人發起籌款的。這也考慮到,醫療資源緊缺,看病難,治病貴這些問題日益嚴重,而且房子變現會越來越難越來越慢,可能治好病需要花三百萬百萬,但房子可能只能賣到一百萬,五十萬。這旨在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鼓勵或支持某些土豪富人利用人們的善心愛心為自己謀福利。不想幫助的事件或人可以不幫不捐,覺得懷疑的籌款人和事件,也可以舉報給這些籌款平臺,他們是可以隨時關閉籌款事件的,大部分平臺一旦發現假籌款騙捐會立即關閉籌款提現或者關閉籌款頁面。

插個題外話,我一直覺得,醫療健康養老這些領域,應該由國家包辦,這些屬於社會保障的行業不能過度市場化,現在這些行業亂象黑暗都還少嗎?幾個互助平臺及熱心民眾能救得了所有需要幫助的患者和家庭嗎?輿論和媒體也是,德雲社吳鶴臣這個籌款事件,不質問監督醫療保障相關制度,反倒是,弱者憤怒,揮刀向更弱者了。




易數者說


相信、但是要謹慎了,其實我不明白有的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可恥可恨、把人們的善心當作一種享受,,我家姐夫去年十月份在陸軍總醫院做的胃癌手術、家裡的條件很不樂觀,國家扶貧對象、生活很困難,在醫院的時間大夫說、讓他們鬧募捐善款、可是我們拒絕了、因為在我們這個國家還有很多更需要幫助的人、誰正的錢都不容易,更何況還有不如我們的呢,我希望社會各界人士、我們要抵制這些不良現象的從在、讓我的善心能夠發揚起來、不要讓那些抓住別人的的慈悲心腸、來填空自己的慾望


釋智忠


吳鶴臣眾籌錢款14萬多元,參與捐款達5千多人,人均不足30元。一包中華煙也買不到。

如果吳鶴臣把父母和爺爺的兩套公租房賣了,是沒有產權證。網上也能嘗試拍賣,讓那些噴子參加競拍,最高價成交,看能不能拍成上千萬?

設想最好的,吳鶴臣恢復健康,他和父母連一塊棲身的地方也沒有,憑那點收入也住不起旅館,難道流落街頭?吳鶴臣老爸還得過腦梗,生活無法自理,能忍心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居無定所?現在的噴子一點邏輯思維都沒有,太難以理喻了。

水滴籌為吳鶴臣捐款沒有錯,點水成河,讓一個既將支離破碎的家庭有了希望,看見了光明。吳鶴臣父母所居住的居委會,那些拿著退休工資的大爺大媽,也紛紛慷慨解囊。鄰居是最瞭解吳鶴臣的家庭窘況,否則,也不會從微薄的退休金拿出獻愛心。


秋平171152879


這種有錢人騙窮人捐款的事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些沒良心的人自然可惡,但水滴籌也有審核不全面不到位的責任,以後除非是身邊我確實瞭解的人或者是親戚朋友同事等人我一個子也不會掏。我覺得法律應當追究這些騙捐人的責任,比如咋騙罪,事實上,我認為他們的行為實際上剝奪了真正需要捐款的人生存的機會,假設大家都因為這種騙捐畜牲不再捐款了,真正需要捐款救命的可能就會應為籌不到款而喪命,他們這就是間接殺人!往大了說,他們這種騙捐行為還是對社會信用體系的破壞,是對公序良俗的破壞,一次次的被騙會讓好人們喪失對他人甚至對社會的信任。同時,騙捐的容易又回讓人滋生懶惰的心態,既然騙錢這麼容易還幹什麼活賺什麼錢?所以,我建議對這種騙捐的人要堅決打擊,追究責任,要像詐騙一類的行為一樣嚴肅處理,寫入刑法,該判刑判刑!



水滴籌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也是真真正正幫助過很多人的,是很多絕望的人最後的一絲希望,我們不能因為一小撮人的行為而完全去否定這樣一個公益平臺。

吳的行為只代表了一小部分缺乏基本道德,自私自利的人的行為,從這個事件反而映射出我們有關部門對於公益事業的不作為,試想一下,如果相關部門立法,對於不夠資格並且以虛假信息騙取公益慈善款項的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看看還有沒有人敢於這樣做。水滴籌只是一個開放的公益平臺,而且操作簡單,普通老百姓都能真真正正的得到幫助,不想那些鼎鼎大名的慈善機構,晚回開的金碧輝煌,欠款堪比天文數字,但那些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普通老百姓很難觸摸的到,反而是水滴籌這樣的平臺更能直接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去指責或者質疑水滴籌,而更應該把矛頭指向像吳某這樣的行為,他們的行為不但不道德,還很可能摧毀了一個公益平臺,從而令到很多真正困難的人得不到幫助,簡直罪大惡極。

最後也希望水滴籌經過這一事件儘可能改進一下,比如有關資料的審核,或者資金的發放能否有更完善的方式等等,衷心祝願水滴籌越辦越好,也希望相關部門能給予更多的扶持和幫助。


kkpoter


相信的,原因有幾點:1、吳鶴臣事件只是個孤立事件,水滴籌從建立伊始到現在,並沒有多少反面事例曝光,誠如平臺所言,作為一個慈善機構很難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人力去一一核實。2、是否捐款主要在於自己的獨立判斷,通常而言,捐助對象基本為本人認識的或同事朋友親戚認識的,有自己信任的證明人或機構,對於陌生人一般捐助金額不會大。3、本人也經常在水滴籌上捐款,對水滴籌的各項流程的嚴謹還是比較認可的,對於一個福利不怎麼健全的社會,還是有很多人需要類似的渠道得到幫助,作為一個普通人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力所能及時幫助一下別人說不定是在幫助未來的自己


不存在de小船


肯定會捐,我們都知道只要和醫院打交道,平民百姓沒有幾個家庭能承受的了的,少則上萬,多則十幾萬,本來一個家庭出現一個病人就讓這個家庭困難重重,又要承受高昂的醫療費,只要一生病,肯定會讓一個家庭進入艱難狀態,可能這裡面會有濫竽充數的有錢人為了賺取或者省下自己的而去做著昧著良心的事,但那畢竟是少數,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在水滴籌捐個十元二十元的對我們的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可是對於那些真正有困難的人來說,確是雪中送炭,所以為了那些困難的病人,個人還是覺得有必要捐助,從小裡說給自己多積點德,從大里說不要讓我們中國這個大民族進入冷漠的時代,就像歌中唱的,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李志偉142756672


這是個很傷感的話題。我想請問一下。如果要要你一直捐款捐下去。你會捐款嗎?有的人很窮。甚至已經失去了自理能力。你幫他度過了一次困難,接下來他該怎麼辦?有很多人說賣房子。把所有東西都賣了。那我想請問一下,他以後怎麼生活?他如果在生病了。是繼續伸手要錢呢?還是選擇死亡。有時候我會選擇救一個。年輕人而不是選擇救一個老人。不是因為我殘酷。那是因為我能力有限。我不可能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因為我還有我自己的家人。我希望所有,要別人買房子,讓別人家徒四壁的人,都能夠看一看。也希望他們想一想。他們在欠了那麼多錢的情況下。還有一個住的地方都沒有,請問怎麼讓他活下去?



藍紫金58293959


滴水籌是一個很好的捐款模式,我個人非常認同。突出的特點是:充分體現了自願原則。願不願意捐,不會受來自周圍因素的干擾,捐多少?不會受人情世故影響,完全是善心使然,捐是一種暢快的心情。但是,滴水籌現在存在的問題也暴露出來,每天享受貴族一樣生活的人,因為不願意更多地花自己攢下的財富,知道大病對財富的勇猛蠶食而不想降底自已生活質量,也來滴水籌,使很多原本自已生存都困難的人因為善也捐,這就慢慢褻瀆了善的本義,如果導致漸漸人們不願意去善了,這是最危險的!記得曾經某座城市要舉辦一個大型活動,讓全國很多人捐錢,而這個城市的人享受著中國最好的福利,卻讓西部山區上學爬懸崖過索道的人也捐錢給這個城市,豈不是貽笑大方?後來改了,改成舉辦大型活動,錢不夠就讓銀行印,不號召捐了。這也是一個比直接捐文明一些的辦法。滴水籌要改進,否則,完不下去了,人心也走向末日。


每天早晨我們擁抱過


所有的平臺籌款,我從來不捐,並不是我小氣;有些人就是透支著良心和道德,利用這個平臺,利用了人的善舉,欺騙著社會,玩弄著整個社會的善良祥和的氛圍。我曾經歷過被捐款人家人說的話,十塊二十塊捐著幹啥,要捐多捐點這樣不要臉的語言。對於普通老百姓,每一分錢都是汗水換來,一分錢也是代表著一份愛心。我不高尚,但絕不是小人,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