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罪人”?

展望祖國的繡美山川


朱元璋,外號:朱重八,職業:放牛郎、和尚、起義軍、皇上 。出身:至少三代貧農,享年70歲。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有人說朱元璋是中國第一罪人,是不是排名這麼靠前,有書君還真不好下結論。不過,這沒有任何文憑,僅憑自學成才的朱大皇帝,在治理國家上,的確給後世代來一系列麻煩。

1、 科考一道困難關卡~八股文,禁錮了文人的思想。

科舉制度可不是朱元璋獨創的,只是在明朝發揚光大。

朱元璋洪武三年起,就開始實行擴招,這對於文人來講可是機會多多。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社會擇業的新走向~讀書,這也就在明朝文官勢力形成的原因。

但朱元璋及其子孫,卻把這道大寬門設置了一個小門洞,而這個門洞就是“八股取士”。

這道關卡不但改變了歷史悠久的科舉制度,讓無數人陷入極端的痛苦中,在某種程度上,它還影響了中國未來幾百年的命運,可以說對中國文人採用了另類洗腦。

當時科考分為三場,其中經義,這是取士的關鍵。表面上看,經義無非是把四書五經背背熟,而且字數限制五百字左右,對於這些才子來說,那還不是“灑灑水”。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就是寫八股文的開端。八股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幾個部分,其中精華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四個部分不能隨便寫的,必須用排比對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這種寫法十分古板,真是害人不淺,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齊,細看下內容,廢話滿篇。

結果就是糊塗考糊塗,出題的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考試的人也不知道,這樣考出來的是什麼人才?

唐宋之時,詩詞百花爭豔留下許多優秀的作品,而到了明朝,卻留下了許多讓前人、後人都看不懂的“天書”,這朱元璋不是罪人是啥?

2、 設立了言官,光說不練的一群人。

言官到底是什麼官呢?顧名思義,就是說話的官,到了明朝後期,也有人把這些人稱為罵官,實際上,他們是明朝監察制度的產物。

選擇這些言官,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聰明”,他專找一些認死理的書呆子,官職不大,但是權力極大。最大的功夫就是罵人,嘴皮子功夫相當厲害。

他們罵人可不是農村婦女站牆頭般對罵,他們不僅引經據典,而且辭藻華麗,如果你書讀得少,還以為他在誇你呢。可能回家查了書,看到某個典故方才恍然大悟,連祖宗十八代也給人罵了。罵人不帶髒字的功夫,實在厲害。

看到這您說了,這個不是好事麼?最起碼為現代演說事業儲備人才了,但是,這種性格的形成,到東林黨時達到高峰。以至於加劇了晚明黨派的鬥爭,不僅給自身帶來毀滅,也讓國家與民族脫離了社會發展的正常軌跡。

對於這些言官的培養,是朱元璋治理國家的又一大敗筆,不僅給明朝,也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危害,難道這不是罪人麼?

3、 取消了丞相的官位,讓長久以來的皇上與大臣的關係失衡。

千古以來,皇上和大臣就好比拔河,雙方只是制衡,但各司其職相安無事,而朱大皇帝卻不管這一套,他認為權力他一個人掌握就好,這樣的失衡讓明朝一度陷入,所有大臣不作為的一段時期。

而後,卻因為歷史的辯證法,出現了一個勝過丞相的內閣大學士,不僅管外殿,還管皇帝家事,他們無孔不入,不事不管,讓明朝陷入了無皇權的時代,沒錯就是高拱、張居正存在的時代。

歷史是要遵守其規則的,而這個朱大皇帝,卻試圖與歷史的車輪逆向前進,那結果不僅是阻礙其前進,而且也會被這個車輪無情碾壓。

4、 對經濟不熟悉,造成通貨膨脹,進而推動貪腐。

吃過苦受過窮的朱皇帝,對於金錢可謂是十分貪婪。當他看到,元朝的鈔票可以流通,他便大量印發。他認為這鈔票就是銀子,可是他不明白的是,這些鈔票是要與國家收入相關的。

老百姓可不傻,不能紙上多少就當多少用吧!所以,市場上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不過老百姓可以,但是薪水極低,又沒有休假的官員可就慘了,總不能用官服交換吧!

但是,他們手中有權,所以各種撈錢的道道紛紛出爐了。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就是火耗,有書君理解,就是不可預見費。

這費用可大可小,而且表面上看相當合理,不過這樣一來,終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受苦的還是百姓。

同時,因為出身原因,朱元璋十分痛恨商人,然而歷史發展到明朝,又是工商業發展的必經階段,而朱大皇帝卻頒佈各種條令限制商業的發展。這種又是朱大皇帝違背歷史發展,拖歷史發展後腿的一個罪證,他難道不是罪人麼?

發生在明朝朱大皇帝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建立特務組織、變相推動宦官干政、亂制定職業分配製度等等,不過介於篇幅的原因,有書君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

朱元璋是個能人,但卻不是超人。他可以以農民身份上位,也可以滅了元朝,打敗陳友諒、張士誠,但是他卻試圖改變歷史規律,從而造成了他過大於功的歷史評價。

所以說:大到整個國家和民族,小到黎民百姓,朱元璋的功還是無法埋沒他的過失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第一,戰爭方面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與他十次戰爭有關,分別是兩次平定準噶爾,平定回部一次,掃金川兩次,靖臺灣一次,降緬甸,安南各一次,兩次受廓爾喀降,總共十次。

這十次戰爭,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傷亡,可想而知。

第二,大興文字獄,濫殺人才

大興文字獄,據記載,從1735年到1796年,每年發生的案件最少兩次,有些年份甚至超過六次。

文字獄的興起,破壞了科舉制度和人才制度。導致了很大部分古書被毀,給我國傳統文化遺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也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第三,科技方面

可以說,乾隆統治的六十年是快速拉大中國和世界的差距的六十年。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訪華,帶來了他們最新發明,如蒸汽機,棉紡機,榴彈炮,迫擊炮等。然而,乾隆爺對這些可以說是不屑一顧。還在天朝上國的夢中沒有醒來。



第四,統治制度

先是鄂爾泰和張廷玉朋黨之爭,後是貪官和珅獨掌軍政、朝政大權。而乾隆對這些可以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吏治腐敗也變成了當時的普遍現象,也使得統治制度內部開始淪喪。

第五,浪費奢侈

六下江南,伴隨的是巨大的船隊和龐大的隊伍。 每次南巡,歷時四五個月,隨駕當差的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大約需用馬6000匹和船四五百隻,再加上幾千名役夫,不止用掉了上百萬銀兩,還給民間帶來了極大的騷擾。

綜上,你覺得他是第一罪人嗎?


歷史壹加壹


這個帽子扣大了。歷朝歷代,都有這麼個皇帝,他開創了一個時代,讓他所處的王朝進入巔峰,同時也從他開始,王朝進入衰落期,直至覆滅。乾隆就是這樣的一個皇帝,在他的治下階級固化,社會發展停滯。乾隆還比較特殊,作為異族統治者,對華夏文明的篡改,把理學徹底改造成奴學,讓奴性深入漢民族骨髓,以致漢民族兩百年來羸弱不堪。從這來說,乾隆罪末大焉。可是,乾隆畢竟是滿人,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族永遠奴役漢民族。如今,我們如其糾結這些,給別有用心之人口實,不如漢民族民族自醒,堅持在漢民族主導下的中華民族的民族團結,完成民族復興之路


半世滄惶


  • 首先感謝邀請,自我介紹一下:師從遼南古文學者徐得掀,隨老師學習鑽研古文數年,對一些歷史略有小解,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下面有我老師甲骨文書法,敬請欣賞,進入正題!

  • 乾隆,愛新覺羅.弘曆,清朝定都北京的第四位皇帝,24歲繼位,其祖父是清聖祖康熙,其父是清世祖雍正,可以說其祖父康熙是繼往開來的千古一君,完全沒錯!功績更是很是卓越!其父雍正雖說談不上千古一帝但也完全可以說是一位明君!在位時節儉勤政,更是為清朝的繁榮週期創下了不朽的功勞!日本曾有位學家說過,康熙是播種,雍正是耕耘!而乾隆是收成!從題外分析可以說是,有了辛苦播種和認真耕耘,底已經打好了,豐收只是時間的問題!只能說乾隆的命很好!就算換成一代昏君盛世也會出現,只是看會不會維持下去,但事實證明乾隆並沒有維持下去,而是從乾隆開始清朝就開始走向衰落!下來說說乾隆是怎麼“敗家”的!怎麼成為第一罪人的!


  • 乾隆在位早期可以說略有建樹,在延續雍正帝的土地改革政策上發揮了相對積極效果!在康雍兩朝的鋪墊下,清朝的國庫可以說是很充盈!但從中期乾隆的專制主義和奢侈主義,好戰主義更是提現的淋淋盡致!
  • 乾隆時期清朝遠征越南,清緬之役,就足以證明乾隆的好戰主義,這些仗打的是對清朝百害而無一利!更多的是為了炫耀清朝的繁榮昌盛!用武力屈服他國!此舉可以借鑑現在的好戰國家!
  • 專制主義提現在乾隆時期的文字獄,為了統一國民思想,將很多有思想的大家全部入獄,銷燬很多中華文化!這對中國來說是一件很可惜得!而且從乾隆時期開始的閉關鎖國!為了防止他國的入侵!乾隆並沒有想到是強國,而是幼稚的閉關鎖國,天真的認為這樣會鞏固自己的政權,清朝正是從此時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落!
  • 奢侈浪費提現在乾隆多次下江南,隨行人員上達數千,光是船隻就有千隻,每次出巡地方官員必須提前建造行宮,大家知道地方官員的錢都是從搜刮民脂民膏而來的,就這樣搞得民不聊生!有的官員做的不到位就會發放!做的到位,就會受賞!就這樣更導致官員們更加的貪汙腐敗搞得民不民,官不官!從而為嘉慶年間的百姓起義起了鋪墊!
  • 從以上幾點足以說明,乾隆的專制,腐朽,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將清朝引向衰落!這也是他為何成為清朝第一罪人的原因!因為清朝是從他的帶領下走向衰落!更是在他的文字獄下導致中華文化受到了一大損失!他不僅對清朝滿族是罪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更是罪人!
  • 純屬個人愚見!有不妥地方請理解!也可以交流出來,對我也是幫助!謝謝!

學之海


;關於乾隆是否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罪人問題,許多網友談了自已的意見。不外乎三種:第一,不能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罪人;第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罪人;第三,第一罪人另有其人。我認為第二、第三種說法都不準確。評價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應該看大節看整體,看歷史環境。人無完人,偉人、帝王概莫能外。功過比較,歷史比較,全面準確評價一個人,不僅是準確與否的問題,還與批評者自身素養問題有關。指責古人容易,反省自我難。

一、同意多數網友看法,乾隆不是清代文人們所稱頌的那樣光輝和偉大,什麼文治武功十全老人,康乾盛世,一代明主等。乾隆文字獄,奢侈糜爛,掏空國庫,盲目自大,坐井觀天等問題不少,失誤振興時機等,都應該予以指責和批評。算不上高大上的完人。



二、乾隆在位60年,也辦了不少好事。一是大局方面,平定西北叛亂,安定國內局勢還是值得稱道的;二是民族關係方面,繼承了康雍的作法,對消除漢人漢官與滿人滿官的等級差別貢獻不少,基本彌和了滿漢關係,使滿人漢化程度進一步加快,漢人的仇滿情緒大為緩解;三是文化建設方面,編《四庫》倡儒學等文化事業是有清一代較好的時期;四是倫理方面,不僅平反了其皇族內鬥中的多爾袞案、八爺黨案等,還對清初明代高官降清的人進行清理,典型如清初禮部尚書王鐸,不僅文章等政務,連王鐸書畫都徹底封殺。乾隆間地方誌書對降清官員的清理更大快人心。象黃島的張若麒,歷明、大順和清三朝高官,到乾隆時《膠州志》《山東通志》均不收入傳記。這件事深得漢人贊同,替漢人出了一口氣。對於彌和滿漢互仇情緒是有利的。



三、乾隆其實很圓滑,在位期間,除文字獄外,極力拉籠文人為他歌功頌德,利用南下結交江南文士,歌舞昇平不過是手段,結交吹鼓手是目的。總之,乾隆無大罪過於中國歷史,算不十全之帝,但也不是第一罪人。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僅限於歐洲。世界上其它的農業文明都未及時跟進。馬戛爾尼來華之時,乾隆正陶醉在天朝大國夢中,根本看不上英國的先進技術,誤為奇技淫巧不足觀,何論學習?歐洲的工業和技術革命帶來社會制度的變革,大清朝豐衣足食之下,有誰願意為此交出江山呢?這是專制帝制皇朝的勝利,卻是民族命運的失措。乾隆負不起這樣的責任。他不過是大清王朝守夜人,他不是秦始皇。


左說春秋



路遙lgy


為什麼說乾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罪人了?因為中國本來有有機會跟上西方發展的潮流,走進工業時代。但是就是因為乾隆皇帝麻木自大,沒有看清世界發展的潮流,自我陶醉在中央帝國的美夢,才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後。乾隆時期外國使臣馬嘎爾尼要與中國進行平等貿易通商談判條件。但是就是因為乾隆皇帝對於來訪的英國使臣,在禮節上沒有對他三叩九拜讓乾隆皇帝感覺臉面無光,對於英國提出的條件置之不理,還下了,更加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錯失了一次與西方世界發展工業潮流接軌的最好時期。乾隆時期大興文字獄對國內百姓以外通商或創新思想約束眾或者出國做生意進行嚴格管理,實行自我隔絕的狀態把清朝對外交流與發展的大門緊緊的閉上,還下了遺召不允許後來的繼承者打開國門與外國人進行平等貿易商,使中國沒辦法打開國門接受新世界的思想與新思維,採取高壓的思想禁錮。造成的老百姓只能老老實實的種地,不能經商。過於重視農業的發展,呼視工商業的發展。實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才造成了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的局面這些都是乾隆成為中國第一罪人的所有條件。


鐵木真165163663


說乾隆是第一罪人,有點言過其實。乾隆在位六十四年,作的事情確實不少,歷史學家已經寫了出來,在此不再重複。乾隆平定準葛爾,掃金川,靖臺灣,使緬甸.安南(越南)投降等,其二,與漢民族關係基本緩和,其三,編纂《四庫全書》等。作為一個統治者,特別是少數民族的統治者,為了統治國家,必定會鎮壓廣大人民,所以興文字獄是其手段之一。歷朝歷代的帝王為了享樂都會四處豔遊,其六下江南是一個例子(隋煬帝為了享樂窮盡國力開鑿運河)。至於不接受新技術等是由幾千年閉關自守造成的(到民國時還在自吹自擂)。

我沒有必要為一個死去的乾隆鳴冤叫屈(我也不是滿人),我認為乾隆的功勞是六分,過錯(罪過)是四分。


木子白丁


不知道這種說法源於何處。我自己是不贊成這種說法的。乾隆雖然算不上傑出的皇帝,但也絕對算不上歷史第一罪人。

一,乾隆在位六十年。在這六十年裡,中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亂。這就是說,中國的老百姓基本上是處於和平的生活條件下,過著比較安定的生活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功績。丨

二,乾隆一朝,中國的疆域基本得到保全。平定準噶爾,平定四川,平定安南,緬甸。在這些對邊疆的維護上,乾隆是有貢獻的。

三,支持開荒,興修海塘,發展農業,商業。財政始終維持在6,7千萬兩(白銀)以上。人口大幅增長。經濟基本上比較繁榮。

四,在政治上,乾隆也是很注重懲治貪官汙吏的。他懲處了很多大臣,其中不乏封疆大吏(手頭無書,不能一一列舉)。不能因為後來出了個和珅,便否定乾隆的政績。

五,乾隆也有很大的缺點,最突出的是好大喜功,鋪張浪費,好搞形象工程。如六下江南的舉動,勞民傷財,大可以和隋煬帝媲美一番了。

六,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有許多是非常濫的,如南朝和北齊的那些皇帝。和那些皇帝比起來,乾隆無疑是強很多很多的。說他是第一罪人,是沒有道理的。

歡迎點評。


WM曉奇


第一罪人有些言過了吧?

縱觀乾隆的一生,應該算是功過皆存。其最大的過錯,無疑是其是滿人而非漢人吧。否則乾隆雖然有過錯,但憑其開疆拓士、著《四庫全書》之功。便足以抵消其過了。

這第一罪人,依在下之見。便如同那所謂的“千古一帝”一樣,是根本不存在的。別人不講,僅舉三人。這三人的過錯,就是“難分高下”。更別說別人了。

一,秦始皇。其過錯不必多言。焚書坑儒,徭役極重。因為他所毀的書籍、古本,死的平民百姓便是不計其數。誰能過之?!

二,慈禧。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誰能過之?!!

三,“二十八劃生”。僅憑十年浩劫,誰能過之?!!!

所以所謂的“第一罪人”,是不存在的。倒是那句歌詞寫的好“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