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夫人的故事,竟让全场爆哭!网友刷屏了,快讲给孩子听!

最近,“新青年 耀青春”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艺晚会

在湖南卫视播出

在晚会上

王洛勇、刘琳

跨时空情景演绎《等待》

致敬两弹元勋邓稼先

全场观众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节目播出后

相关话题很快冲上微博热搜

我们常说成功的男人都离不开那个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而成为邓稼先背后的那个女人,更要艰辛得多。这一点许鹿希深有体会,邓稼先从1958年接受研制原子弹任务开始,便聚少离多了整整28年,他隐姓埋名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戈壁滩。

这28年里,邓稼先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这28年里,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的承诺,始终无怨无悔地等待。

可是,在等到夫妻团聚的那一天时,邓稼先已经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苦等28年只换来一年的相处时间,随后邓稼先便离开了人世。由胡银芳编著的《英雄大爱》(华夏出版社)便讲述了邓稼先与许鹿希演绎的这段人间少有的至爱故事。许鹿希说:“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困难的时候鼓足勇气,跨过所有过不去的坎!”

他和夫人的故事,竟让全场爆哭!网友刷屏了,快讲给孩子听!

▲1986年3月,邓稼先在医院里。原子弹是他永远的话题。

相见竟成永别

1986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十八),星期二,一个本来十分平常的日子。

上午,灿烂的阳光让刚刚进入初夏的人们感到了一丝难耐的热度。人们发现,坐落在北京街头的许多报刊亭,往日被小报占据的抢眼位置,这一天却摆上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并很快被人们买走了。也就是这一天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长篇报道。报道介绍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研制我国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与爱人许鹿希分别28年,隐姓埋名,艰苦创业,谱写“精忠报国”新曲的感人事迹。

这一天的报道,把科学家邓稼先推到了公众的面前。

邓稼先和他夫人许鹿希的许多亲友手拿报纸,激动万分。在北大医学部,不少年轻人一边挥舞着报纸一边跑过来说:“许老师,许教授,您看看邓稼先上报了。”可是等他们跑到许鹿希面前的时候,却看见许鹿希在掉眼泪,年轻人奇怪地愣在那里,被眼前教授伤心落泪的情景弄懵了。年纪比较大一些的亲戚朋友,这时也从各个地方打来电话询问,几乎都是那句话:“一个人20多年来一点都不知道他干什么,现在报纸上突然一下把他造原子弹和氢弹的事情全部宣布出来,太突然了。”还有人问:“邓稼先这人还在世不在世?”面对亲友的提问,许鹿希的内心充满了哀伤。她含着眼泪默默地翻看着日历。明天,6月25日是她的爱人邓稼先62岁的生日。而此时,在解放军301医院南楼5层的16病床上,虚弱的邓稼先正躺着接受输血。他的生命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接近中午时分,外出为邓稼先购买用品的许鹿希,急匆匆地赶回了医院。由于天气比较热,加上她走得又急,额头上已经沁出了汗水。快到病房时,她放慢了脚步,抬手贴了贴满是汗水的额头,轻轻地走进邓稼先的病房。

邓稼先还在昏睡中。自从邓稼先住院,特别是进入病危期以后,许鹿希每天都到医院照顾丈夫邓稼先,有时连续几昼夜不睡觉地陪伴。她要在邓稼先最后的日子里,陪他走完生命的旅程。20多年来,聚少离多。几乎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照顾他。现在的相聚,虽然令人心酸,但也弥足珍贵。

他和夫人的故事,竟让全场爆哭!网友刷屏了,快讲给孩子听!

▲1958年,邓稼先一家合影留念。

一位值班护士手里拿着《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走了进来。这时,昏睡中的邓稼先醒了,他看着面带倦容的妻子刚要说什么,许鹿希摆手示意,让他不要说话。近些日子,晚期直肠癌带来的疼痛越来越频繁,把一个高大、健壮、智慧、幽默的邓稼先折磨得瘦骨嶙峋。邓稼先的目光又转移到护士手里的报纸上,许鹿希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她轻轻地握了握丈夫的手,迟疑了一下,转身从护士手里接过报纸,慢慢地、轻声地给他念了起来:许多前辈科学家都还记得,本世纪40年代有一段时间,国际上一批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忽然“失踪”了。直到美国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这批科学家才又在公开场合露面。中国也有这样类似“失踪”的科学家。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从事的工作,在一段时期属于国家的高级机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声巨响,浩瀚的戈壁滩上冉冉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人们宣告: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邓稼先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一件难度更大的工作又落在了他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肩上——研制氢弹。

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要想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掌握这些技术,除了党和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外,邓稼先等人作为直接参加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 许鹿希念着,渐渐地,她的声音哽咽了,在她抬起头的那一瞬间,她看到,病床上邓稼先的泪水也慢慢地溢出了眼角。许鹿希放下报纸,轻轻地用手替邓稼先擦去泪水,此时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也许是他们握手时太用力了,邓稼先又感到浑身疼痛,慢慢地,身体在床上扭曲成一团。许鹿希知道,晚期癌症疼痛的频繁复发,像个恶魔一样又开始折磨自己的丈夫了。

这位医学教授,看着丈夫如此痛苦,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她痛苦地把自己的脸贴在邓稼先的脸上,她真想大声地痛哭,但是,她知道,此刻她应该给予邓稼先的是抚慰。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流出,紧紧地抱住邓稼先,不停地为他擦着虚汗,安慰着。不知过了多久,邓稼先的疼痛好像减轻了,扭曲的身体又恢复了舒展。

许鹿希望着躺在自己怀里的邓稼先,她怎么也不愿相信,这个曾经让东方产生巨响的丈夫会这样倒下!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1986年7月29日,着名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因癌症晚期全身大出血逝世。许鹿希紧紧地抓住丈夫邓稼先的手,悲痛地说:“你的血流尽了!”在她绝望的哭泣中,丈夫邓稼先的手慢慢地冰凉了。

其实,许鹿希和邓稼先最后诀别的场面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悲痛也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那一年邓稼先62岁。

他和夫人的故事,竟让全场爆哭!网友刷屏了,快讲给孩子听!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

真爱永恒

从邓稼先隐姓埋名在大西北研制原子弹到他有病回京住院,一共28年的时间。这28年许鹿希与邓稼先天各一方。结婚33年,在一起共同生活只有5年。从1985年7月31日到1986年7月29日,是她与邓稼先相处的最后日子。许鹿希说,在最后的一年里,她的心情非常复杂。等待了那么久,人是回来了,身体却垮了,命搭进去了。说这话时,她声音哽咽着,用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

1950年8月,邓稼先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参加建设。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婚后5年,他们生活得无比快乐。可是1958年8月,随着邓稼先工作的突然转变,他们进入了寂寞的人生。

那晚,邓稼先睡在床上不断地翻身,许鹿希问:“你今天是怎么了?”邓稼先坐了起来,轻轻地把一只手放在她的手上:“我要调动工作。”她忙问:“调到哪?”他说:“这不能说。”她还想知道:“干啥?”他又说:“这也不能说。”她的心被刺痛了:“你给我一个信箱的号码,我跟你通信。”他仍然坚定地说:“这不行。”

这让许鹿希很难过,她刚30岁,孩子还小,她不知道他去干什么,眼泪顿时在眼眶里打转。可是邓稼先说:“我如果做好了这件事,就是死了也值得。”

她了解他,他下了这样的决心,一定是不能改变的,他要干的事情也一定不简单。于是她咬住嘴唇,点了点头,说:“我支持你!”

此后,邓稼先便“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只言片语。

之后不久的一天傍晚,许鹿希领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刚走出楼门,她就注意到,有几个以前经常打招呼的人在一边看着她们娘儿仨窃窃私语。那些人问:“许老师,好久没有看到孩子的爸爸了。”

许鹿希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答:“出差了。”

“出差了?怎么那么久,不会是……”

“不会是什么?”许鹿希笑着反问。

“没事的,没事的。”问话人快速地走了。许鹿希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下意识地把两个孩子的手拉得紧紧的。

两个孩子摇晃着她的手问:“妈妈,爸爸呢?”听着孩子的问话,许鹿希内心涌上一种难言的苦衷。不明真相的人还在猜忌,以为邓稼先要么是被打成了“反革命”,要么是抛下她们另寻新欢。她的心里很不好受。

他和夫人的故事,竟让全场爆哭!网友刷屏了,快讲给孩子听!

▲工作中的邓稼先。

一年、两年、五年就这么挺过去了。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此时,她隐隐约约地知道丈夫在做什么了。这个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的牺牲很值得。

10多年后的一天,他们终于见面了。当邓稼先推开房门站在许鹿希的面前时,许鹿希大吃一惊。

从1958年到1971年,这是分别后的第一次重逢。邓稼先穿着旧的灰制服和绿军便鞋,当年英俊的汉子,如今都有了白头发。

他们彼此相望,都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邓稼先说:“家里都好吧?”

“好、好……”许鹿希说。

许鹿希有些不自然地走近邓稼先,想接过他手里的提包。可是邓稼先却把提包抓得紧紧的。他们就这样面对面地抓住一个提包,相对无言。

好一会儿,许鹿希强忍着就要流出的眼泪问:“你回来啦?”

邓稼先没有回答,他松开提包去拉许鹿希的手。提包掉在了地上,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刻,泪水在无声地流淌。

过了一会儿,邓稼先说:“给口水喝吧。”

许鹿希转身去了厨房。邓稼先四周环顾了一下,屋里的一切都没变。

很快,邓稼先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邓稼先离家28年,28年间,夫妻俩少有的几次见面也都是来去匆匆。邓稼先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走,许鹿希根本不知道。

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回京住院治疗,先后接受了两次大手术,3次小手术。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了。许鹿希不相信地问:“20多年的等候,分别得这么快?”

在邓稼先逝世后,许鹿希依旧对他念念不忘——家中的陈设一如既往,邓稼先的用具都标上了年代和使用日期,连他坐过的沙发上的毛巾都没换……她以自己对丈夫绵延无尽的柔情,演绎着一段人间至爱。

很多人都问过许鹿希,为什么能够忍受和丈夫分离长达28年。她说是因为她不仅见过洋人,还见过洋鬼子;不仅见过飞机,还见过敌人的飞机在空中盘旋轰炸自己的家园;不仅挨过饿,还被敌人的炮火逼着躲进防空洞忍饥挨冻。她说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使她能够理解邓稼先,理解他因为要造原子弹而和自己分离28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