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將“鐵腕”處置非法集資,加強網絡借貸等重點領域監管

在5月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來臨之時,記者從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獲悉,2019年一季度,全國新發非法集資案件1350起,涉案金額827億元,仍舊呈增長態勢。2018年全國新發非法集資案件5693起、涉案金額35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7%、97.2%,非法集資金額幾近翻倍。

屢禁不止、屢除不絕,針對當前非法集資形勢依然嚴峻的態勢,聯席會議辦公室表示,2019年要堅持打防結合、標本兼治,注重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有力遏制增量,加快消化存量,推動處非工作由點及面、從端到鏈,實現對非法集資活動全社會、全行業、全生態鏈防控打擊。

非法集資案件出現新特點

當前非法集資案件形勢出現新特點。2018年,藉助互聯網實施的非法集資案件數量較上年提高約10個百分點。互聯網金融平臺領域案件多發,打著“區塊鏈”“虛擬貨幣”“金融科技”等旗號的非法集資活動也不斷湧現。

除互聯網金融平臺外,投融資中介機構、商業零售、養老服務等領域案件多發。一些投融資類中介機構為逃避打擊,“改頭換面”捲土重來,隱蔽性很強。集資手段不斷翻新升級,案件上網跨域特點明顯。集資“噱頭”花樣繁多。有的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對養老、健康的需求,通過推銷養老項目、銷售“健康保健品”等方式,以免費贈禮、親情服務等手段,蠱惑老年人投入資金。以“健康產業”“影視投資”等為名集資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細化舉措 加強防範和處置

近期,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積極開展排查整治、切實加強監測預警、突出重點提升宣傳有效性四方面來應對當前嚴峻的非法集資形勢。

在加強制度建設上,自2016年以來,原銀監會一直積極跟進和推動《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進程。目前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正在積極配合司法部進一步修改完善《條例》,力爭儘快出臺。今年年初,最高檢、最高法、公安部研究印發《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統一相關法律適用,提高辦案質效。

以“排查全覆蓋、處置硬措施、風險軟著陸”為工作目標,近期,聯席會議辦公室向各省(區、市)印發風險排查整治通知,並致函重點成員單位,部署開展為期3個月的全國非法集資風險排查整治活動。要求各地要明確責任、突出重點、細化舉措、對症下藥,充分調動多方力量,採取多種手段,全面徹底摸風險,實現轄內風險清倉見底。

今年以來,聯席會議辦公室前移處置關口,繼續加強監測預警,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逐個研判有關風險企業名單,先後就96家風險企業,分兩次向22個省份致函提示風險。並要求各相關省份認真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一旦發生涉嫌非法集資風險,要及時化解、妥善處置,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風險防範意識,今年以來,聯席會議辦公室採取多種方式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集中資源“捏拳頭”,提升宣傳效果。近期正抓緊組織拍攝防範非法集資公益廣告,進一步優化央視公益廣告播出方案;加強推展5月全國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充分調動中央媒體和新媒體積極性,多層次開展相關活動或報道,形成上下聯動的宣傳聲勢;同時,更加註重行業宣傳。部署各銀保監局、各銀行保險機構等依託行業優勢開展公眾宣傳教育活動,部署銀行業協會、保險業協會等組織會員單位在相關節點集中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對外發聲,形成行業宣傳聲勢。

消化存量 遏制增量

聯席會議辦公室介紹,下一步,按照2019年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擴大會議要求,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實現處非領導機制省市縣三級全覆蓋。推動各地將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內容。

二是加快推動出臺《條例》,加快立法進程。研究非法集資入刑標準、罪名適用、追贓挽損、涉案財物處置等共性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刑事法律規定。

三是穩妥有序處置案件風險。統籌謀劃、穩妥有序打擊處置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高度關注打著“私募基金”“養老扶貧”“軍民融合”“影視文化”等幌子的非法集資活動。

四是大力推進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全國非法金融活動風險防控平臺建設,高質量完成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三年規劃編制工作。持續推動舉報獎勵、風險排查和基層網格化治理,深化群防群治。

五是創新方式提升宣傳效果。繼續加大主流媒體公益廣告投放力度,加強與各類新媒體合作,有效佔領宣傳空間。

六是積極推動全鏈條治理。加強對網絡借貸、私募基金、投資理財等重點領域監管。堅決查處清理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加大金融機構資金異動監測和風險防控力度。做好處非工作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對接,使非法集資“一處發現,處處受限”。

記者 馮娜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