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頭版聚焦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一頭連著創業企業 一頭對接科創資源

媒体视角 | 《浙江日报》头版聚焦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一头连着创业企业 一头对接科创资源

5月7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了《一頭連著創業企業 一頭對接科創資源 寧波杭州灣新區成浙滬合作熱土》,報道了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作為浙滬兩地資源共享的橋樑,在項目、人才引進及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所作的工作。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下,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將充分發揮自身資源與優勢,助力新區建設浙滬合作示範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浙江省大灣區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全文報道如下:

在寧波杭州灣新區,來自上海的項目越來越多了。5月6日,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崔峻對記者說,得益於新區搭建的科創合作載體,如今這裡已經成長為浙滬合作發展的熱土,上汽大眾來了,科創企業也來了,更多合作正在路上。

2013年,寧波杭州灣新區前瞻佈局,引進復旦大學資源,成立了研究院和科創園,為兩地資源共享搭建起橋樑。這樣,上海的項目來了不會感到陌生,到上海尋求技術支持的新區企業也不會茫然無措。

兩年前,在復旦大學舉辦的一場創新大賽中勝出後,丁卜同在復旦杭州灣科創園創辦了寧波察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染色封片一體機等醫療設備的研製。如今產品已經進入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的300多家醫院。“有復旦大學牽線搭橋,新區管委會也很支持,辦事效率很高,我只管專心研發產品就好。”丁卜同說。

一頭連著新區創業企業,一頭對接上海科創資源。崔峻常常上午在杭州灣新區辦公,下午又出現在上海談項目。目前,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在上海設置了兩萬平方米的前孵化基地,幫助對接新區乃至寧波地區企業的研發需求。對於落戶新區的企業,研究院和新區管委會合作成立天使基金,用科技金融手段扶它們一把,幫它們起好步、開好頭。目前研究院引進的項目三分之一來自上海。

和上海的親密互動,為寧波杭州灣新區贏得了良好口碑,吸引著更多項目落戶創業。“寧波加工製造業素來發達,配套比較成熟。大眾、吉利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更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寧波環潔超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葛德剛介紹,依託上海母公司泰和海洋科技,公司研發的船用潤滑油淨化裝置,使潤滑油淨化精度提高20倍以上,廢油率幾乎為零,產品將很快量產。

寧波杭州灣新區成立9年多來,累計引進上海項目30餘個,“滬商”項目投資總額超1100億元;累計引進上海高層次人才1280餘名。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下,寧波杭州灣新區正加快建設浙滬合作示範區,爭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浙江省大灣區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媒体视角 | 《浙江日报》头版聚焦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一头连着创业企业 一头对接科创资源

關於我們

“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

2013年1月22日,復旦大學與寧波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並落戶寧波杭州灣新區。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作為復旦大學在浙江省設立的一所政產學研機構,以推動高科技成果產業化和促進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為兩大核心戰略目標,致力於通過“多樣化創新載體、專業化科技投資、產業化研發平臺與技術轉移”三大抓手,聚焦生命健康、智能製造和綠色科技三大產業集群,打造以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屬地化為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與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並在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醫療服務、文化傳播方面開展工作,全方位服務國家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打造政產學研合作典範。

圍繞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路徑,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建設了“前孵化”“孵化”“加速”三大創新載體,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載體品牌。同時擁有涵蓋科技擔保、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及海外投資等不同層次的創業投資基金,對不同階段的項目進行專業的科技投資,以資本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以資本促進創新創業。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